“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研究
2019-02-21刘红
刘 红
(塔城市委党校,新疆 塔城 8347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整合已成为必然。就现阶段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来看,互联网技术应用展现了广泛化特征,对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互联网+”具有跨界融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所以在此优势下,可以帮助农业更好地占领发展主阵地,无论是对于农业技术升级还是产品销售及农产品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以互联网电商平台为依托和渠道实施农产品销售已呈现出了全面崛起的态势,是对以往传统销售理念和模式进行的改变。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能使固有的农业产品销售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既可以使农民收入得到稳步提升,又是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的重要力量。
1 “互联网+”时代对农业营销渠道的影响
农产品营销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可以以B2B和B2C等电商平台为载体,推动现有营销渠道的有效拓宽,改变以往营销渠道单一、农产品销售效果不佳等现象。“互联网+”时代对农业营销渠道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拓宽农业营销渠道
网络覆盖范围的迅速扩大,为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依托于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更加直接地联系起来,使其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农产品交易。在传统的农业营销工作中,限于信息的闭塞,一些小型农户为了尽快卖出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大多以大宗批发的方式低价将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而销售对象大多是一些中间商。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农户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产品售卖给消费者,交易对象可以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极大地扩大了交易范围,拓宽了农业营销渠道。
1.2 降低营销渠道维护成本
农产品生产加工具有周期性特征,而且易受到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量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而产量不稳定又会对其价格造成影响,这就导致农产品营销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贸易风险。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广阔,以及及时了解农业市场的各种相关信息,从而对农产品生产规模、品种等进行调整,以此来降低农产品贸易风险。另外,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农产品生产者可以足不出户地与渠道商进行沟通,省去了传统营销渠道维护所需的约谈和出差等工作,营销渠道维护成本随之降低。
2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的具体路径
2.1 建设政府网站
据了解,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农业行业相关部门等都建立了网站,用于展示领导的具体动态活动和政务信息,而对于农业等相关信息的展示则少之又少,其具有的重要作用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政府的门户网站更新不及时,导致大量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基于此,在建设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的过程中,要对政府网站这一平台进行充分应用,在政府网站中开设农产品销售的相关模块,从而依托政府网站的权威性等特征实现对地域性农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并注重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链接,为购买者提供便利。借助政府网站建设这一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农产品的知名度有所提升,解决以往资源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能扩大地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从而获得双赢的效果[1]。
2.2 依托知名网站进行营销的模式
知名网站简单来讲就是第三方网络平台,如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都属于第三方网络平台。同时,第三方平台具有产品对比等功能,也正是依托这一功能,对于具有优势的农产品来讲优势较为突出。而且第三方平台具有产品众多、竞争激烈等特点,因此,农产品想要在第三方平台得以立足并实现稳定良好的营销,就必须从自身产品着手,加强对自身农产品质量的管理。此外,知名网站受众群体较为广泛且用户基数大,不仅可以打破地域农产品只在当地销售的困境,而且可以使农产品的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拓宽,对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具有积极意义[2]。
2.3 灵活性较强的微商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手机等移动设备就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营销。客观来讲,虽然微博和微信营销具有起步晚等特征,但是其发展速度飞快,加之具有无线、方便和快捷等特征,使微商一跃成为现阶段广受欢迎的营销渠道。同时,微商以朋友、家人等为基点向外辐射扩散的群体为服务和销售对象,所以要将农产品质量作为看重的内容,是基于群体间的信任背景下进行的营销活动[3]。因此,在建立微商渠道进行农产品销售时,要确保产品质量,并注重双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在优胜劣汰机制下推动营销新渠道和新模式的形成。
2.4 直销定制渠道
农产品销售简单来讲就是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要产品进行的经营活动,专业性较强。在“互联网+”背景下,直销定制渠道也是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渠道模式。以蔬菜类、主食类农产品为例,都可以采取此种营销渠道。以蔬菜类产品为立足点来讲,其会受到服务半径的限制,包括在郊区经济中,以营养学为依据,可以采取蔬菜搭配配送的方式,以此带动销售。而主食类产品与蔬菜类产品对比来讲,其服务半径相对要大。直销定制这一营销渠道中的每个农产品都有属于自身的编码,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生产源头等,因此属于高端消费的一种[4]。此外,要不断提升农产品品类的丰富性,以清晰的目标人群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生产,如以供老年人或儿童食用的农产品等,从而依托产品种类的丰富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5 网络销售与移动终端相结合
随着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于应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网络上获取信息,以及开展社交、购物、理财等多种行为,尤其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背景下,手机已成为最为常用的一种网络移动终端设备。智能手机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操作简单,在农村地区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智能手机APP的操作比较简便,因此农户可以利用这些APP将农产品网络销售与移动终端结合起来,这样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处理客户咨询信息及产品订单,从而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量。除了利用一些交易类的APP进行农产品销售外,农业生产者还可以利用一些信息发布类的APP进行农产品信息推广,在扩大产品影响力的同时,还能利用链接向自己的网络销售店铺引流。
2.6 开发网络团购营销模式
团购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络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将分散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通过一种类似于大宗批发的方式来降低销售价格,提升销售量。常见的团购组织模式有3种,包括消费者自发组织、卖家组织、团购网站[5]。团购营销模式具有3个特征,一是团购通过大宗买卖的方式,使得农产品生产者可以节约人力、仓储、物流等成本;二是团购成员通常会事先支付购物款项,从而加快农业生产者的资金流转;三是团购不仅让消费者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农产品销售量,提升了其收益,可以实现二者双赢。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1 农业生产者对信息化营销渠道不了解
在我国,很多农业生产者都是农民,虽然在互联网快速普及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农民学会了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搜索、社交通信等,但是对于网络营销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对于网络更是一窍不通,更何况利用网络进行产品营销,这些都会影响农业信息化渠道的建设。而针对这一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农民对信息化营销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且组织农民建立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社,然后从合作社中选出信息素养、知识素养比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的相关知识,从而保证农业信息化渠道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2 农产品物流运输问题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生产者不是单纯通过信息化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即告终结,在完成网络上的产品交易后,农产品生产者需要通过合适的物流运输渠道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收货确认后才算完成交易。众所周知,很多农产品都具有易腐烂、变质的特点,必须要冷藏运输才能保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的质量。因此,部分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并且在产品流转的全过程都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否则易导致产品到消费者手中后出现腐烂变质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除了不断完善农产品物流运输链外,还可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将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转变为易保存的深加工产品,从而保证其信息化营销渠道的顺利建设。
3.3 农产品质量缺乏监管
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中最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质量监管问题,而这同时也是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产品与其他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农产品质量等级缺乏明确的标准。这是由于农产品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个体大小、成熟度等,而其中部分指标很难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明确的标准划分,而这必然会对其质量判定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制定一套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在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对其质量安全进行监管。同时,国家应加强有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宣传推广工作,并且逐渐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使得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能满足相应标准,这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国家应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并且逐渐提升检测水平,以保证农产品质量。而且政府应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农业生产者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并要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工作,使农产品生产者能正确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觉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手段来保证农产品质量。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购物的重要方式与途径,一方面农产品推广力度和宣传力度都能得到有效的强化,另一方面能激发用户的购买力和欲望,从而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在此背景下,要依托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设,从而为农产品向商品的转换提供优质渠道,确保其经济价值的有效实现。这不仅对农村经济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而且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