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传播环境下的媒介教育改革

2019-02-21王潇然

关键词:媒介专业信息

马 梅, 王潇然

(安徽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逐渐成为公众生活的必需品,标志着移动传播时代的到来。移动传播对于新闻业的影响,体现在媒介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它使媒体信息的刊播具有跨越时间、空间、介质的无限自由,使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边界模糊,对信息生产者的内在素质能力要求发生变化,媒介信息的产制方式和话语体系也在发生变化。移动传播环境带来新的业态,而这一变化必然要求高校的媒介教育要做出相应改变。

一、 移动传播环境特性分析

(一)主体: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的边界消融

移动传播环境下,新闻传播活动的传者与受者之间的边界开始消融。作为信息流动终端环节的受众,地位发生了“逆转”与“颠覆”。依托互联网的互动共时性与移动媒体的便捷性,移动传播环境中,具有物理属性的媒体是移动的,传播者与众多参与者是移动的,由传播构建的社会环境也是移动的。随着移动智能设备如手机的功能不断丰富,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拍摄、上传多种形态的媒介内容至微信、微博、公众号、短视频APP等众多平台,以获取粉丝与影响力,APP模式化的全媒体信息流动使得受众不再局限于接受信息,而是趋向于制作与整合信息资源、发布实时动态的信息产品,这一现象的出现打破了传者与受众单一中心主导的线性交流,呈现出去中心化的互动交流态势,传播主体由固定的新闻专业采制人员转向普罗大众,形成了人人是媒体的丰富化信息生产模式。这既表现为移动媒体用户普遍参与的公民新闻运动,亦在具体的事件中得到印证,如曾经的“阿拉伯之春”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在这些政治动员中,移动传播者的确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社会。

(二)环境:碎片化的信息获取与消费方式

媒介的变革并不单单体现为传播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新的传播生态的构成离不开现代人信息需求的改变及对信息的碎片化获取。这种碎片化同时体现在媒介使用方式和内容形式上。在移动传播中,碎片化让人们获得信息的自筛权,可以跟随自我兴趣选择信息。短小而情绪饱满的信息更容易获得注意和传播,深度阅读的耐心则迅速消退。线性的、逻辑的、追寻深度意义的思维方式开始转变为碎片化、非逻辑、追求表层信息量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在碎片化的时间环境下,受众所获取的大多是零散、破碎、逻辑关系较弱的信息内容,而移动媒体的信息时长短、文字精炼简洁,在节省用户流量的同时提供了夺人眼球的内容,激发了受众的观看欲。

(三)内容:新闻与各种信息产品的边界模糊

对于新闻业,首先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新闻,什么是新闻媒体,但在移动传播时代,这两个基本问题也变得更加难以回答,新闻的意涵不再像过去那样确定,很多似乎已是常识、无需讨论的原则性知识和概念都变得面目不清。

一方面,数字科技的普及和移动媒体智能化、便携化,使得新闻生产极为简单迅速;社交媒体等各类新兴媒体拓宽了新闻产品的发布渠道;社交媒体带来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化,突破媒介使用的技术障碍,使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生产者;数字科技让新闻作品和其他各类文化作品都以比特形式存在,使得新闻作品和(在外延层面形成升序排列的)媒介作品、文化作品等具有了一样的形态。另一方面,各类媒体上除单纯的新闻报道外,散文、漫画、生活服务类信息与新闻信息杂糅,新闻产品边界模糊。于是,各类信息传播渠道,无论是过去的专业媒体(在中国大陆,报纸有党报、都市报、行业报;各级广播电视台;上述报纸和广播电视台的网络形态、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账号),还是尚且不能算作专业媒体的机构媒体、平台媒体、自媒体都充斥着各种各样围绕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或粗糙、或专业、或奇观化的信息。

长期以来,学界所认同的“新闻”定义是“对于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者评论”。但仔细观察网络与新兴媒体中广泛传播的信息,如微博、贴吧上面关于“暴打成都女司机”的相关信息,关于“2016年春节期间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的相关信息,可以发现:信息数量庞大,但大多只是发言者借这一事件抒发个人情绪及观点,很少对事实本身进行独立思考,事实真相无人关心。同时,客观性的梳理少、评价少,大多是极端的、感性的情感表达。这虽然是人人拥有表达权的具体例证,但是离新闻、离专业性、离真相颇远。这些疯传于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上的信息,显然已与传统“新闻”之定义相去甚远。事实上,网友在借热点宣泄自己的见解和情绪,浇自己心中的块垒。正如余秀才在对“暴打成都女司机” 的微博内容进行分析后指出,微博上的内容主要是网友个人的评价、看法,这些观点性的信息,不具有专业新闻的客观、全面,不是专业的奔赴现场对于当事人和相关人的深入采访调查,没有网民像传统媒体记者那样去寻找真相、还原事实,给予双方当事人说话的权利。

(四)表达:轻量化与走心的偏好

移动传播环境下媒介信息的轻量化既表现为篇幅的短小,又表现为更注重感性风格。如2015年3月31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抵重庆。卖萌的飞行日记广为传播:“大家好!我是阳光动力2号飞机,这次的飞行目标就是和我一样喜欢火锅的重庆,虽然和瑞士的奶酪火锅相比要重口味得多,但是我很期待。火锅我所欲也,睡眠亦我所欲也,可惜二者不能兼得……”无独有偶,我国首个月球车“玉兔号”出现异常时,官微“月球车玉兔”用拟人化的口吻发布消息:“啊……我坏掉了。”故障排除后,又用一句“Hi,有人在吗”宣告了自己苏醒,在卖“萌”中进行科学传播。正因如此,当“玉兔号”遇麻烦,网民没有奚落,而是牵念挂怀。

2015年“复兴路上”工作室推出的热门视频作品《十三五之歌》用说唱的方式阐释了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内容、意义和产生流程。这条视频,以“十三舞是什么舞”轻松幽默的误读开头,边说边唱,诠释了一个有国际味的“十三五”。短片时长3分3秒,旋律轻快、朗朗上口,其轻松活泼、接地气、富有人情味儿的报道形式,获得了国内外网友的点赞。上述例证,或属于科学传播领域,需要传播的是深奥而专业性强的科学知识与科学事件;或属于政治传播、知识传播与理论传播的交汇领域,需要传播的是“十三五”规划这一国家发展大略。本来,要迅速弄懂记住它们并不容易,甚至有些人会因为“刻板印象”而拒绝接触这类信息。但上述例证以第一人称、拟人化、“我和你”的对话式叙事,动画视频的表达形式,萌版的说唱歌手造型,轻快的说唱风格,不同场景设计,短小而又恰到好处的篇幅共同反复表述同一内容,这一媒介产品形式将高冷的内容呈现为主体间的亲切对谈,赢得网民认同。这充分说明了轻量化与走心表达的传播力、影响力。

(五)符号:数字化信息形式中各种元素的无缝对接

移动传播中各种物理特性和感知形式的符号都以数字形式存在,组合之间不具有障碍,听觉形态的各种声音,视觉形态的文字、静态照片、图表、活动影像、Flash动画、表情包、网络语言等自由组合,共同服务于信息传播。如2016年1月在 Facebook 的中文圈子中进行的一场 “大战”,即 “周子瑜事件”持续发酵引起的两岸“表情包大战”。 在“周子瑜事件” 和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岛内舆论沸腾,媒体与部分网民纷纷发布对大陆的激烈言论。不少大陆网民,也开始组织 “反击”,他们的武器,就是在微博和微信上红极一时的表情包。当大陆网友随便就能拿出这“成千上万”个“不重样”的“表情包”,而且这些“表情包”的素材有不少还是大陆自己的明星时,已经足够充分地证明了大陆网络文化的多元、开放与充满活力。当台湾网民开始用自己的“表情包”应战,甚至从大陆网友那里“盗图”时,他们其实就已经融入了大陆这种充满活力和多元的网络文化主流了——尽管他们嘴上并不愿意承认。

再以当前流行的互联网视频直播为例,其制作播出方式门槛极低,视觉符号作为传播语言在符号信息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播或者玩家自己制作视觉信息产品并加以传播,伴随ACG文化的兴起,出现了众多的适应特定文化群体的平台,例如ACFUN、BILIBILI等视频网站,通过弹幕形式的即时评论加强了阅听者之间多对一的交流互动,将集体的狂欢与个人表达相结合。上述例证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移动传播的成功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搬运与粗犷的内容生产,而是依赖于多元化元素的无缝对接与受众对数字化信息接收的习惯性。

二、 移动传播环境对媒介教育改革的要求

移动传播与数字科技,带来了媒介生态的变化,改变了媒介生产的方方面面,为高校媒介教育改革指明了新风向。目前,媒介教育领域课程设置、理论基础、教学手段、人才培养方案等均欠成熟,但日益变化的媒介环境却对从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就业环境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未来不同的、充满诸多变化的媒介工作,所以旨在培养多元化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媒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才培养模式:由专门化、碎片化向项目化、一体化转变

过去,我国媒介教育偏重于单一专业技能培养,导致“专业”分工精细化,甚至一些高校将某些专业技能独立为一门学科,如今,这一做法已不能适应新的传播生态的变化了。如前所述,新闻产品和其他媒介产品有时难以区分,在具体的信息传播中人们会根据传播目的灵活选择信息载体和信息呈现形式。同样的,在这种传播业态影响下,媒体工作者的身份及工作内涵也在转型,如媒体记者在某些时候可能要变为项目经理,这就促使很多传统记者转型。2015年以来,媒体公开报道多位资深传统媒体人离职引起传媒行业关注,仅中央电视台就有分属于各频道的名记者、名播音员、主持人、名导演、名制片人等离职,如李小萌、哈文、李咏、武卿、段暄、郑蔚、郎永淳、张泉灵、赵普、张洁……这些传统媒体知名人士离职后除了自主创业,大多转型投身于新媒体行业发展,而自主创业的也有很多从事与新媒体相关工作。在报道中,这些转型的传统媒体人谈到其离职的主要原因是传统媒体不景气,想寻求变化尝试新的领域。而他们的这种转型,必然提升了新媒体的水准,增加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竞争的实力。目前,传媒行业已展现出由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主导的传统媒体向视频网站、新闻门户网站、网络娱乐平台(公司)、各类短视频APP等多元媒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当下,基于移动互联的媒介产品,呈现出影响力、传播力高的特点,这些产品往往是内容形式兼美、兼有文字、图片或视频、音频的符号融合性作品,采制复杂度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对从业者的要求较高,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掌握如何将音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元素相结合进行新闻叙事,同时还应具备影像拍摄记录与剪辑的能力、对各种素材的整合编辑能力。因此,移动传播环境下的媒介教育应实现从专业化教育向培养全媒体、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转变,其培养模式也应该从碎片化的、课程分割的教育,转向按照媒介作品生产流程和操作方式,采取项目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目标:由媒体化向公共传播转型

当前,移动媒体的兴起与信息内容的数据化传播改变了媒介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引资难的困境,传统媒体对于新闻传播类毕业生的需求也在降低,媒体需求更多倾向于懂传媒的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媒介教育改革中如何重构人才培养的机制成为了高校新闻教育的新挑战。

张志安认为,“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从过去以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机构媒体为核心的新闻传播舆论场,逐步转变成专业媒体、平台媒体和自媒体协同互补的公共传播舆论场,为此,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有必要将新闻学这门注重规范和技能的学科与传播学这门注重经验和方法的学科进一步融合,将新闻传播这个相对具体的分支领域纳入公共传播这个更加广泛的范畴中来加以研究,将长期以来过于注重的媒介生产转向更加广泛的传播实践。”

事实上,虽然以报刊为主的传统媒体不少由于媒介形态的转换,陷入困境,那些艰难探索的传统媒体很少甚至不再招收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但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逐渐重视自媒体为主的信息传播通道,或者自建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或者设立专门的新闻宣传岗位负责此项工作。这恰恰说明社会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只不过这种变化的媒体语境和社会个体普遍转向移动传播的状况,使得过去依托传统媒体、主流媒体来发布信息、沟通内外的中介化传播,转向各单位自己直接走上前台自主发布信息,这也是新的传播环境下去中介化、去中心化、去媒体化的表现。

因此,新闻传播类专业尤其是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各单位和公众对信息传播的需要,进行为全社会培养信息传播人才的转型。

(三)课程设置:向技术与艺术板块扩容

在移动传播环境下,一部优秀的媒体作品往往是各种媒介符号元素的结合,既有文字、音频、视频,又有动画、可视化图表等,这就决定了这样一部作品的生产者是懂新闻学知识并有专业基础的写手、是具有视觉传达功底并掌握拍摄剪辑技巧的设计师、是了解新媒体信息制作并懂编程的程序员……

同时,媒介作品需要内容和形式兼美,尤其是视频作品更讲究构图、景别、影调、意境等,因此在视听作品生产方面,新闻传播类专业应该借鉴影视类专业的课程、借鉴其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新课程的开发:要理论结合实践,调整内容比例,使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要加强媒介技术教育,重视数字媒体技术课程;要注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就业上加强与新媒体业界的合作、互动;要适时调整,开设交叉课程,重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如音视频编辑课程和美学基础、艺术概论课程等形成课程群,共同提升学生的音视频新闻、纪实节目的采制能力。

三、 移动传播环境下媒介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

在当前移动传播为主导的媒介环境下,国内外媒介教育领域已出现边界外溢、多种媒介技能相互融合需求提高的趋势,这些趋势体现在当前媒介教育改革中,有以下实现路径可以探索:

(一)结合产学研用,以实践反哺教学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专业原则和理念的坚守。如对新闻学专业,应强化新闻生产专业理念,树立远大的新闻志向,培养学生坚守新闻采制原则,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深入现场采访和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使学生理解新闻业对于社会的守望、监测功能;另一方面,媒介教育模式也应随媒介生态的变化而调整,培养学生认识新的媒介生态,了解新媒介生态的运行规律及原则,厘清受众需求,学会如何利用新的媒介形式生产媒介产品。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可针对不同传播业态开展专业采风、媒体调研,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介产品的生产、集成、传播主体合作交流,将学校所学与科研实践融汇于社会产品,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这一过程一方面是媒介教育的实践,另一方面又可查漏补缺反哺于教学。当前各类社会主体,如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党社团等都有信息生产传播的需求,但各自需求不同,对于参与社会生活的公民个体来说,其信息传受诉求也不相同,通过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践,了解不同受众主体及其不同需求,是新闻教育、媒介教育,从精英思维、唯规模化、组织化的媒体导向思维走向公共传播的重要开端。

(二)融合社会资源,补充教育短板

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摄影、动画、播音主持艺术等在教学实践中均被归为传媒类专业。实现各专业的交流合作,可以有效提升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与水平。如通过不同专业学生合作拍摄微电影、纪录片、新闻视频,各专业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可实现在合作中拓展视野、创新思路、夯实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新媒体和移动传播环境下,媒介技术更新变化快的特点曝露出高校相关教学与师资的短板——教学技能的落后与新媒体教师的缺乏,针对这一无法克服的现实问题,可探索另一种途径的解决方式,即邀请有热情、懂教学的专业新媒体从业人员或经历过传统媒体转型的媒体人进入课堂,通过学术讲座、工作坊或担任兼职导师等形式向学生讲解新媒体传播规律、新媒介技术、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及科学研究,使高校媒介教育适应当下传媒行业新的发展,并适时做出修正与调整。

2013年以来,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开展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选择部分高校进行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试点,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千人计划”,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得益于这一计划,很多资深媒体人来到新闻传播院系开展讲座,开设实践课程,带领和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极大地补充了一些新闻院系师资的不足与短板,在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成效显著。 2018年9月17日,教育部、中宣部又印发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将“千人计划”升级为“双千计划”,加大了传媒业界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强了资源融合与互补的力度、广度与深度。

(三)优化师资队伍,构建融合型教师团队

要培养掌握新媒体技巧并理解如何在具体情况下使用新技术的学生,就要有掌握相应知识结构的教师,未来的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基础。301《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加强教研室(组)建设,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横向交叉融合。”这意味着要重新审视传统传媒教育、新闻教育的传授内容,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对教师队伍的结构进行更新重组。

其一,培训与优化现有教师队伍。注重补充现有教师在新媒体技术及艺术设计等专业领域的知识短板,提高已有教师适应移动传播环境的教学科研能力。其二,扩充现有师资队伍,改变师资专业结构。针对新的媒介环境,在组建与优化师资队伍时,要注重引进跨学科的,对媒介生产能给予助力的相关学科的教师,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其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基于媒介教育教学的学院内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之间师资的融合互助,构建互补型教学团队。如学院内部偏重理论教学的教师和偏重实验实践教学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由两位以上老师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合力合作完成一门课程不同环节的教学任务。又如可按照媒介生产的产品线来组建课程团队、教学团队,在同一门课程中,任教于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摄像、影视剪辑、纪录片制作课程的不同教师可共同研讨,承担一门课程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让原本只能担任这一课程群中某一门课程的老师在教授自己擅长领域的课程时可以游刃有余,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课程内容也能够有所涉猎,完成知识短板的补充,让偏重理论分析的教师能够动手实践,让擅长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增强对媒介作品的理论解读能力。

(四)融合专业特长,适应媒介生产需要

在媒介教育改革中,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类专业就是上述各种艺术形式在本科专业的体现,包括摄影专业、摄像专业、影视编导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录音专业等,其彼此之间多有联系,很多课程相同相似,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同源。传媒艺术类专业重视专业技术培养,但过去曾有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专业技能的单一性等问题,学生往往技能尚可,但不知“然”后面的“所以然”,狭窄的专业领域限制了学生对于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处理,更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融合性生产、融合性符号呈现等要求。在新媒体时代,一件媒介作品的生产可能同时需要涉及传媒艺术的各类专业之间通力合作,因此促进传媒艺术类专业间的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尤为重要。具体教学实践中可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式,如制作一个视听节目,组建包括摄影摄像专业、动画专业、影视编导专业、播音主持专业的联合教师团队,同时针对上述专业学生联合教学。

同时,新媒体又是科学与艺术共生的。[10]在有条件的高校,应推进新闻传播类专业与传媒艺术类专业间的融合。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媒介教育的项目化教学,如生产纪实节目产品,可以让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学专业与各传媒艺术类专业通力合作。如制作微信作品可以请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加入。在“融合”的语境下,传媒艺术类各专业内,传媒艺术类专业与新闻传播类专业间的融合,实质上是专业间的资源互补、结构重组、共同提升,也是适应媒介生产需要的必须。

猜你喜欢

媒介专业信息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书,最优雅的媒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订阅信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