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种植技术

2019-02-21黄晓慧

西北园艺(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天喷轮作田间管理

黄晓慧

黄晓慧,宝鸡市渭滨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邮编721000。

丹参来源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等效用。治妇女月经不调、冠心病、骨节疼痛、心烦内热、痈肿丹毒等症。

1 生长习性

丹参野生于林边、路旁山坡等光照充足的地方。怕涝,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地上部分最适生长温度在20~26℃,当平均气温10℃以下,地上部分开始枯萎。抗寒力较强,生产上广泛采用根段繁殖。

2 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丹参根系发达,应选择地势向阳,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黏土和盐碱地均不宜生长。忌连作,不适于与豆科或其他根类药材轮作。前茬作物收割后整地,耕深30cm以上,翻地时施足基肥,每亩施农家肥1500~3000kg。耙细整平后,作成宽80~130cm、高 20cm的高畦,畦周围修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丹参的繁殖方法较多。生产上多用根段繁殖,见效快、效益高。栽种时间一般在当年3—4月,也可在前年11月上旬立冬前栽种,冬栽比春栽产量高,随栽随挖。选种要选1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的鲜根作种,侧根最好。将选好的根条切成5~7cm长的根段。在准备好的栽植地上按行距30~40cm开沟,沟深10cm左右(也有报道 5~7cm),按照株距 7~10cm 左右,将切好的根段平放与沟内,盖土压实,盖土不宜过多,否则妨碍出苗,每亩需种根50~60kg。栽后60天出苗。

3)田间管理。①定苗。在幼苗开始出土后,要进行查苗,若发现苗密度过大,要间苗。②排灌。丹参整个生长期都要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多雨季节丹受涝。出苗期及幼苗期如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③中耕除草。丹参前期生长较慢,应及时松土除草,以免杂草丛生,影响丹参生长。

4)施肥。除下种时应尽量多施基肥外,在生长过程中还需在返青时施提苗肥;生长中期在不留种子的地块,可在剪过花序后施肥。

5)摘蕾。不准备收种子的,要陆续将抽出的花序摘掉,以保证养分集中到根部。这是丹参增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

3 病虫防治

1)根腐病。病原是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患病植株,根部发黑腐烂,地上部个别茎枝先枯死,严重时全株死亡。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高的地块种植。②雨季及时排除积水。③选用健壮无病种苗。④轮作。⑤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浇灌。⑥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2)叶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危害叶片。5月初发生,一直延续到秋末。初期叶片上生有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汇合,致使叶片枯死。发病前喷1∶1∶(120~150)波尔多液,7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初期喷50%多菌灵1000倍液。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冬季清园,烧毁病残株。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发病。

3)害虫。有蚜虫、银纹夜蛾、棉铃虫、蛴螬、地老虎等。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500~8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1500~2000倍液,或杀灭菊酯20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4 收获加工

秋播、秋栽于第2年10—11月地上茎叶枯萎时收获。春播、春栽可于第2年春季发芽前收获。加工时忌水洗。自然晒干。一般亩产干货250~300kg,高产的可达 400~500kg。

猜你喜欢

天喷轮作田间管理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法国珠葱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三七常见四种病虫害的防治
杯子里的小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