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多元培养策略
2019-02-21白鹏
白 鹏
(沈阳师范大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家重要战略思想受到了全社会的重点关注,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也是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纲领。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是高校从某一种既定结构与形态向另一种未来结构与形态的整体性位移与变革[1],是用改革的方法推动教育结构的调整,矫正不当要素的配置,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强化自身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高等艺术教育向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转型也已经成为当代世界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显著趋势,并成为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共识性路径。
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哲学理论
所谓全面发展,是指一个人德智体美多维的又有重心的结构和整体统一的发展,也就是“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2]。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自由、充分的发展”,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要避免人的单一的、片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教育哲学理论的核心。
(二)素质教育理论
人的发展是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综合作用的结果。依据教育学理论,高等教育就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复合型人才所追求的是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宽,思维辐射广,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正所谓素质教育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和具体建构。
(三)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是多元智能化生物,不同个体存在智能上的差异性。构建多元、复合的智能结构,使学生习得知识和经验,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突显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充分发挥不同人力资源服务社会的功能,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二、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我国是42.7%,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正向普及化迈进。教育普及程度的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要想进一步完善教育服务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有学上”,还要“上好学”[3]。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高等教育供给侧出现了教育结构失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质量就业率低等诸多问题,急需通过自身分类改革,平衡新经济形态和传统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这也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直接动因[4]。
高校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型,既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分离的结果,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长久以来,专才的培养是为了适应哈贝马斯所说的人类活动的合理化分工机制的出现与确定而建立的相应培养模式[5]。专才培养模式一直依据学术和学科分类机制对学生进行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契合需求的专业人才,对高等艺术教育发展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多学科间交叉融合、跨界综合的趋势日渐明显,许多“专业化”人才一旦触及自身专业以外的领域便会不知所措,甚至同一领域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更是常被忽略,这种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因此,当前高等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便是转型,通过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完善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等方式,培养满足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
三、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目前,全国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一千余所,在校生超过百万,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综合院校大多依旧沿袭“专业化”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早已与现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主要问题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我国高等艺术教育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专才”的培养,并将其作为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过于狭窄的教育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其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力不强。加之“填鸭式教学”和“教师一言堂”,学生创新能力及学习主动性较弱;过细的专业划分和狭窄的知识面,使学纯艺术的不会设计,学设计的不懂纯艺术。而当今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懂艺术,还要能绘画、会设计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摒弃传统,探索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高校的首要任务。
(二)课程设置不够宽泛,知识内容陈旧
目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难找到一线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双重困惑局面,其根源就在于知识结构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口径窄、创新差,偏重专业技能教育,缺乏跨学科交叉课程,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提升有帮助的通识教育课程,结果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社会适应性差,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知识内容陈旧,教学缺乏连贯性、衔接性和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效果自然不佳。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艺术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专业认知的有效途径。但实践教学目前仍是艺术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学校由于对其重要性和作用认识还不足,教学安排的随意性较大,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体系也不完善,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同时,由于高校资金、设备和场地的不足,缺乏对艺术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实践训练环节,造成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四)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有所欠缺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养决定的。不同于其他专业,艺术类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而这些都是要靠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实现。但是,由于高等艺术教育的扩招导致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的繁重,导致教师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从年龄结构来看,多数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他们毕业后直接就业,缺乏岗位所需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且综合素养不高;教师普遍缺乏培训进修机会,知识更新力度不够,间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影响。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规范
当前,针对高等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关注较多的是其目标定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而已有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多流于形式,体系设置还不够清晰和明确,无法真正在专业层面上进行具体实施和监控,特别是对其具体实践策略更是存在着较大的探索空间。
四、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工程,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办教育、为谁办教育”[6],一直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而如何构建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则是高等艺术教育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根本性问题[7]。
(一)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更是国内外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是由自身的知识、能力、情感、意识和思维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彰显了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8]。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育人”,还要“塑人”。从高等艺术教育实际来看,仅把艺术当作一项技能来传授并非是培养真正的艺术人才,因为艺术不是机械化的熟练劳作,没有人文素养的滋润,艺术才思难免干涸,更谈不上艺术上的创新和升华。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习人文知识,具备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襟和健全的人格,实际上就是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而不单是某项专能的发展,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的关键。
(二)突出特色,保持艺术教育生命力
艺术是通过挖掘与捕捉、整合与运用、分析与感受等方式对客观或主观对象进行感知、意识、思维、操作、表达等活动的过程。艺术教育区别于科学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情感,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与艺术本身形成共鸣,从而在艺术创作中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避免出现简单套用文理专业教育模式的“跟风”现象,要充分考虑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努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真正使其受到艺术上的启发、熏陶和感染,实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性是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以市场调研结果为依据,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要与当代社会发展、科技水平和新的艺术人才标准相一致,要经过系统的论证和考察,绝不能盲目随意;合理性是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要依据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高素质的标准,课程设置比例和学时、学分分配既要保证专业学习,也要兼顾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不能过分强调专业化程度,要协调统一整个课程体系,构建完备的理论与务实框架。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关键和动力源泉。随着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意识的新型艺术人才,构建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已成为高等艺术教育的主要目标。面对新发展、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应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因材施教、个性化、多元化的培养理念,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五、复合型艺术人才多元培养策略的具体建构
(一)明确定位,转变观念
高等艺术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选择一条正确且适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新形势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之间的跨界融合是主要发展趋势。复合型艺术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的深度还应具备知识的广度,要在综合能力上更胜一筹。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注重教师“教学”,不重视学生“学习”。被动式学习往往会抑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天赋,尤其是对艺术类学生而言,传统教育模式使专业能力、文化素养和社会需求脱节,很难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新的教育观念应坚持对学生艺术天赋的深度挖掘与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和智力水平等条件,提倡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究、实践、反思、创新等多元化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实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
(二)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合理的课程设置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专业发展前景。优化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体系可从课程设置的“层次性”和“模块化”两方面入手。层次性是指课程设置要有梯度和关联,先学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后学什么,需要什么作为铺垫等。模块化是指包含专业教育、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三类课程的综合教学体系。
首先,课程设置应注重层次性。可将艺术类本科生大学四年(八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基本知识学习阶段和拓展知识学习阶段。基本知识学习阶段从新生入学开始,直至第五个学期,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基本素质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基本素质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职业道德与责任、人文社科课程等,选修课程包括专业选修和非专业选修两个方向。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对外界事物理解力和洞察力。目的在于为学生夯实基础,构建宽泛的基础知识结构,形成宽广的思维模式。拓展知识学习阶段从第六学期开始,直至毕业,主要学习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创作)和毕业论文。此阶段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划分专业方向,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展开深入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力、理解力、判断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其次,打造课程模块教学体系。课程模块是指以专业课为核心,包含密切相关的基础课和通识课等三门以上课程在内的课程群模块。课程模块打破了以往各门课程之间独立性强、关联性弱的情况,并依据课程需要搭配组合成新的课程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需模块进行学习。模块化教学突破了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强化基础知识、拓展专业知识、丰富通识知识为目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包含专业平台、基础平台和通识平台的综合性课程平台,课程模块与平台间的知识结构要关联、统一,保障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通识课程平台包含公共基础课程,目的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修养,且要与专业课程平台相交叉;基础课程平台包含基础知识课程、理论知识课程和基础实践课程三部分;专业课程平台包含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课程,由专业领域必修和选修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业实训和实习组成。模块化教学提倡的是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组成跨学科课程模块,改变以往封闭式教学的限制,有效促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艺术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注重实践教学,搭建实践平台
艺术人才培养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教学。艺术专业最终目的是将艺术融入生活,让艺术更好地为社会、为大众服务[9]。艺术类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践课程及社会实践、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内容。在实践教学体系规划上,可与课程设置的两个层次相匹配,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专业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可安排在第一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和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为目的的校外考察、采风和见习等。第二阶段进行的实训以专业体验为出发点,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工作技能,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实习要在专业工作岗位进行专业能力训练,提升实践工作能力,时间不少于三个月;毕业设计(论文)是艺术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完成过程中要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复合型艺术人才需要的是实践的强者,而不是艺术的空想者[10]。因此,高校应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可分为校内与校外两类。校内实践平台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实践教学特色,创建包含教学和研发功能的实验室、加工车间和工坊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外实践应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可利用当地企业资源及科研机构资源,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或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让学生了解从艺术构思、创作到项目落地的行业整体运行模式和市场规律,积累工作经验。
(四)提升专业教师综合能力
教师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进行专业学习、专业创作、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等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的思路,一方面引进包括学术型、技术型和实践型高层次人才,作为对教师团队的补充;另一方面,鼓励现有教师走出校门,甚至到国外深造,从时间和经费等方面对教师专业交流与进修予以支持,或是通过培训和顶岗实习等方式不断学习行业前沿知识,开阔学术视野,强化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水平。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应找到艺术和技术、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切合点,以便对专业教师进行联合聘用,增加跨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打造多元化师资队伍。只有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才能给予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指导,带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五)建立教学质量长效保障体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日常管理、定点管理和定期管理相结合的三级管理机制。重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常态化监控,建立领导听课、专家督导、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等制度体系,并通过年度测评方式,对质量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相关责任人得到反馈结果后应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整改,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六、结语
作为国家高等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承担着艺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与生产的每个领域,艺术应用与传播的途径更加多元,艺术学也因此变成一个强调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本文以艺术学课程体系层次化与模块化改革为核心,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搭建实践平台、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保障体系等举措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新趋势的跨学科复合型艺术人才提供有效途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牢固树立科学育人的理念,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力量凝聚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来,才能切实对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