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现状、障碍及对策研究

2019-02-21

乡村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精准生产农业

李 帅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农业信息化是21世纪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化农业的根本标志,同时也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保证。当前合理使用信息、网络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新的潮流和增长点。而精准农业的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是以最小投入获得高产、高质的良好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精准农业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课题。

1 精准农业含义

精准农业主要是指在农业耕作、播种、生产过程当中,合理、充分运用现代化的高新技术手段来进行高效的集约化经营,用优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代替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看重的是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管理方面。精准农业,主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搭建生态循环、农学与地球科学模型系统,地理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全球GPS系统和遥感控制技术,精确定位、收集与分析、管理农业生产全过程当中的众多活动,从而实现农业规模化和信息化生产[1]。人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方法,可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仔细的考察,而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当中,对农作物的发育、土壤和机械等信息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使得各种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与长处,实现农作物产出最大化,减少资源浪费现象,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目的,实现农业生产高效、高质、高产,促进中国农业向前发展。

2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面临的障碍

2.1 小农经济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一直采取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小农经济”模式为主要模式。农民收入不高,缺乏稳定性,生产过程基本上是“依天气而定”,农民的生产行为与决策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较小,农民年收入水平较为低下,政府的土地政策逐渐僵化,与现如今农业全面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和农村稳定的发展思路依然牢牢限制着我国农业大规模、良好发展,这就使得农业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缺乏有意参加农业劳动的高素质人才。另外,农业生产资料和产品流通渠道的膨胀和低效流通,导致农民收益低下,主要农产品消费者生活成本较高,依附于农业产业链的寄生人口多。

2.2 粮食安全问题

2010年,中国粮食生产再次出现需求不足缺口352.3万t。自那时以来,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改变。2012年农业数据显示,中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了相当多数量的大豆。我国粮食自给率没有达到86%,远远低于95%的粮食自给率的安全要求。现如今中国的粮食类、豆麦类等农产品的销售价格高出国际市场平均价格的20%~90%。大量农产品的进口量和库存量都在增加,农业成本效益和比较效率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对我国农业生产良好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构成严重威胁。

2.3 水土资源不足

水资源刚性约束不断加剧,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面临巨大压力。主要草原区耕地普遍存在表层较浅、容重增大、养分效率降低等问题。此外,由于不合理的施肥、耕作和植物保护,耕地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每年的农业水资源短缺超过200亿m3。

2.4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会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中国农田施肥量是发达国家推荐施肥量的1.9倍,而农药使用量则达到了世界平均使用量的2.5倍左右;薄膜覆盖面积0.153亿hm2,化肥的残留率也早已高于12%的标准。而耕地土壤的总体超标率已超过16.1%,当中有一项耕地超标率是19.4%,我国将近20%的耕地污染已经超过了国际社会通用的标准。

2.5 生产与经营问题

大众市场的产品堆积如山,价格不菲。鉴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土地产业链周围的人和企业都有许多困难需要解决。近年来,大多数农机装备企业的生产遭遇了很多困难。我国国土面积广大,环境、土壤、农艺等各不相同,产品的适应性也是一个问题。例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一拖从几百个品种增加至6 000多个品种,仍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3 我国精准农业发展对策

3.1 制订合理的发展规划

目前,国内实际情况差异很大,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农业资金短缺,农作物种类繁多。因此,应做到十分了解该地区土地资源、自然环境条件与人口、农作物等情况,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来发展精准农业。经济发达、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的大型国有农场和地区,应率先建立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在经济落后、小规模经营的山地丘陵地区,应主动探究新的精准农业发展方式[2]。

3.2 合理实践与示范

根据农业规模经营的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必要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在不同类型的地区进行精准农业的试验,进行积极的示范和积累宝贵的经验,制定与完善精准农业的法律法规,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并逐步将精准农业试验示范工作扩展到大型国有农场和小农户。与此同时,应重视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逐步将现有的农业经验主义向信息化现代农业转变。

3.3 加强技术研发

目前,我国对精准农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科技水平、管理经验和农业效益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距。在精准农业示范点,重点在于加强精准农业的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与技术,发展变速施肥播种机、变速灌溉设备和喷雾机,其前提是要适应我国国情。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等软件系统的统一建设与完善,大力推动精准农业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使其适应我国精准农业技术的特点,切实满足我国的农业发展需要[3]。

3.4 因地制宜

中国地形复杂,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仍相对贫穷。发展精准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在科学、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因此,有必要开发信息和知识精细农业信息技术和设备,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国农业和农村地区为农业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稳定和全面发展。

3.5 加强精准农业人才培养

我国精准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刚刚起步,缺乏相关知识的人才。此外,精密农业技术和设备的操作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中国农村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员。随着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必须注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培训,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同时,要重视农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

3.6 加大政策、资金投入力度

精准农业是一个涉及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复杂的系统。在推动精准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各级农机科研、生产单位和推广机构应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投入力度[4]。

猜你喜欢

精准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精准的打铁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