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河南:盛满丰收的田野 大有可为的土地
2019-02-21本刊编辑部
沃野千里,这里是中国粮仓;联通世界,这里架起开放桥梁;山青水美,这里书写绿色崛起。这就是中原河南!
“伸手一摸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是秦砖汉瓦。”历经沧桑的河南大地,承载着千年中华文明。扭住发展不放松,扛起粮食安全重任——河南省从曾经最贫困落后的省份之一成为今天的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经济增长板块、内陆开放重要地区,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稳住“大粮仓” 抓紧“粮袋子”
日前,记者来到河南省郸城县,在胡集乡大舒庄村看到,133.333多hm“2麦茬红薯”的红薯秧已经长出了约20 cm,种粮大户贾云飞还沉浸在2019年小麦的丰收喜悦里:“今年小麦真是大丰收啊,一亩地最少也有1 200斤,现在种粮省事省力又高产。”
中原熟,天下足。素有“中原粮仓”之称的河南省,2019年再次迎来丰收。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消息称,2019年河南省夏粮产量达374.54亿kg,比2018年增加13.17亿kg,再创历史新高,且2019年河南夏粮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夏粮增产对全国贡献率达4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决粮食问题曾是全国的头等大事,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河南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在河南省商水县杜店村,水泥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每3.333 hm2就有一眼机井,刷下电卡就能自动浇地,全村200多hm2地不到3天就能透浇一遍。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土地平整肥沃,这样的高标准农田在中原越来越常见。截至2018年年底,河南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10.867万hm2,农田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抗灾能力明显提升,中原粮仓牢牢地扎在了麦田里。
藏粮于地,也要藏粮于技。“中国人的饭碗里要装满中国粮”——一批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坚定信念,潜心培育出一代代国产优良品种。2019年麦收期间,河南省粮食高产的好消息不断:永城市侯岭乡张井村的76 hm2麦田,667 m2产量达778.9 kg,再创黄淮麦区强筋优质小麦高产佳绩;在焦作市,全市小麦平均667 m2产量达570.5 kg,创历史最好水平。
科技,持续助力中原粮仓。从育种,到种植、田间管理,再到收获、加工的粮食生产全链条,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目前,河南省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8%,小麦生产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农业技术指导粮食生产全流程。
“稳住中原粮仓,把中国人的‘粮袋子’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这是中原河南必须扛起的责任。”全国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说。
广袤的中原捧出沉甸甸的收获:2018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达664.5亿k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近10倍;粮食667 m2产量从1949年的55 kg,增长到现在的小麦平均667 m2产量产量436.62 kg。从过去的“自己吃不饱”,到现在每年外调200亿kg粮食,河南省为中国人“吃饱肚子”做出了巨大贡献。
绿色新动能 跑出“加速度”
在豫东平原上,有一片0.46万hm2的绿地,这是3代人用了近70年时间守护下来的平原林海。其就是商丘市民权林场的申甘林带,名列“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也是河南省70年绿色发展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引导产业转型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群众守护下了一片碧水蓝天,也培育出了绿色发展的新动能,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河南省不断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改变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2018年,河南省着眼绿色化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制造业绿色、智能、技术三大改造,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8家,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12.3%和12.2%,绿色发展培育出的新动能,助力中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绿色不仅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乡村在发展和振兴中也回归本色,“农业强”“农民富”更见“农村美”。在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的南湾村,蜿蜒的山路平坦整洁,石板房错落有致沿山势铺开,高山峡谷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观光、写生创作,催生出集观光、住宿、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链。这是一片盛满丰收的田野,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
面向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河南省正紧紧抓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这“四张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中原更加壮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