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
2019-02-21丁一青
丁一青
(缙云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壶镇中心所,浙江 丽水 321404)
现阶段畜牧养殖业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但是我们在看到畜牧养殖业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该行业动物疫情严重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的动物疫情,促使畜牧养殖业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1 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的种类
1.1 普通性疾病
畜牧养殖业中动物普通病包括的内容较多,如内外科以及产科疾病等,这些疾病的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中眼病、外伤是外科常见疾病,孕期、分娩期以及产后等疾病是产科常见疾病[1]。
1.2 传染病
传染性疾病是畜牧养殖业中最为严重的疾病类型。动物机体在特定病原菌的侵袭下会产生相应疾病。病原菌是导致动物传染动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最为常见的致病菌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动物遭受特定传染病时,会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者会导致动物死亡。
1.3 寄生虫病
畜牧养殖业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就是寄生虫病。动物体内的寄生虫主要包括原虫、蠕虫、节肢动物等,这些寄生虫常常寄居在动物的体表或者体内,靠吸取动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为生。其中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传染病治疗难度最棘手,也是对畜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的一种传染病。
2 导致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致病原因分析
2.1 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是导致畜牧养殖业动物患病的重要原因。其中常见的人为原因如下,畜牧养殖业的管理不规范,养殖场没有配备专业性的消毒人员和管理人员,在消毒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养殖场脏乱差较为严重,容易促使动物患病。二是患病期间的动物用药不当。一些养殖户由于缺乏专业性的医学常识,在患病动物治疗期间,存在盲目用药和用药错误等问题,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会给动物带来一定的毒性反应,加重患病动物病情严重程度,甚至导致动物死亡。三是养殖场基础性设备未健全,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业多数的场址在选择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一些配套性的基础性设施不够健全,直接会影响养猪场饲养环境,在恶劣的环境下容易促使致病细菌增加,影响动物的健康生长。
2.2 养殖环境因素
养殖场环境在消毒不彻底,通风不良的情况下会导致动物患病。养殖场的动物长期生活在充满病菌的环境中,会降低自身免疫系统的功能,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在代谢紊乱的情况下,会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3 防控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的有效对策
3.1 合理选择畜牧养殖业场址
畜牧养殖业在选择场址时,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并结合动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最适宜的养殖场[2]。通常情况下,养殖场的场址通风条件、排水设置、光照条件要好,这样可以为养殖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养殖场场址要尽可能远离居民区,以免对居民区造成污染。
3.2 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疾病检查
畜牧养殖业要定期检查动物疫情情况,制定全面的疫情检查制度,严格按照疫情检查制度对养殖业动物进行疾病检查。按照疫情检查规定定期为动物接种疫苗,防治相关传染性疾病,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畜牧养殖业动物自身抗病能力,有效防控传染性疾病。此外,畜牧养殖业动物进出程序上要严加管控,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禁止处于疾病潜伏期的动物进入养殖场。
3.3 加强对养殖业的日常管理
加强对养殖业的日常管理,可从源头上杜绝疫情。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需要秉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饲养动物,强化对养殖场动物的日常管理。养殖行业工作人员所制定的饲养标准需要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来定。夏季做好消暑工作,定期通风,严格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处理。
3.4 科学制定疫情爆发后的防控措施
针对已经患有动物疫情的畜牧养殖业,需要加强对患病动物的科学化管理。畜牧养殖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患病动物。养猪户要强化疫情管理力度,秉持养殖业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全面消毒养殖场环境,及时隔离开来患有疫情的动物,杜绝疫情大范围的扩大。此外,针对还未感染的动物,养殖人员要及时为其服用抗感染药物,增加为患病动物的自身抵抗力[3]。并做好为患病动物的登记工作,这样可以为今后的疫情防治提供资料,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将养殖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业得到了明显发展,期间产生的问题也不断增多。动物疾病是畜牧及养殖业人员尤为关注的问题,以上就是本文对现阶段我国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的相应分析,希望可以对养殖业的疾病防控起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