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场动物疾病病因及控防对策
2019-02-21苏华玲
苏华玲
(林州市农业农村局,河南 林州 456500)
1 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
1.1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一种能够发生于所有动物之中的疫病,也是动物疫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这三种类型都是通过寄生于动物体内或者体外的方式,从寄主身上获取自身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当动物体上寄生虫数量超过动物所能承受的最大数量时,就会使动物出现疫病情况[1]。
1.2 传染病
传染病是动物传染病的简称,指的是特定微生物病原体在动物身上所引起的一种疫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通常情况下,当动物受到病原体袭击时会出现特定的一些生理反应。传染病可以通过直接传播,也通过各种媒介进行间接传播,因此与其它动物疫病比起来,防控的难度就会增大。
2 动物疫病的病因分析
2.1 生长环境
在养殖过程中生长环境和活动环境存在一定的不同,很多时候一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极易造成动物身体机能发生重大变化,动物疫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大程度得到提高。主要原因是因为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动物的身体机能没有办法跟随环境的重大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动物新陈代谢的出现,较大程度的产生了紊乱,动物没有办法依靠自我能力进行自我调节,造成动物体内“生态系统”的失衡,从而使动物在外部形象上表现出来,呈现出一种病理的状态,这是动物受到外界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病变过程[2]。在动物疫病爆发的过程中,生活环境为诱因的疫病种类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养殖者在养殖过程中要重点对养殖环境加以重视,从而有效的降低动物疫病爆发的可能性。
2.2 人为原因
动物疫病爆发的诱因除了生长环境之外,还有另一个比较大的诱因: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疫病防治药物使用不当,当动物疫病发生在萌芽阶段时,养殖技术人员需要运用药物对动物疫病进行初步控制,但在使用药物进行初步治疗时,有可能出现用错药等情况,使得药物所产生的治疗效果非常的小,甚至可能出现动物药物中毒的情况,进一步加大动物疫病病情的严重性;二是养殖场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的畜牧养殖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很多养殖场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的地理位置非常不恰当,很多养殖者在进行选址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对于养殖场也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规划,导致养殖场在正式的投入使用过程中,出现排泄设施不完善等情况,造成养殖环境的脏、乱、差,为疫病的滋生创造有利的条件,使得动物疫病爆发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三是养殖人员管理不到位,很多养殖者在管理时所雇佣的工作人员非常少,多数情况下一个人要同时肩负多项工作,难免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极易造成养殖场环境污染情况,从而提高动物疫病爆发的几率。
3 畜牧养殖中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和管理
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者始终遵循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防控理念。加强养殖场的饲养管理,首先从动物饲料入手,对饲料的健康性进行有效的保证,防止动物使用过期或者发霉的动物饲料,邀请专业的动物饲料管理人员对饲料的成分进行严格的配置,能够较大程度上为动物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能够有效的促进动物免疫能力的提高;其次从养殖场的管理方面入手,定期的对养殖场进行清理消毒,保证动物成长环境的清洁,能够较大程度上减少细菌的滋生,从而降低动物疫病产生的可能性。
3.2 制定严格的安全检疫制度
养殖场在引入外来动物时,要对每一只动物进行严格的安全疫病检查,防止携带病毒的动物进入到养殖场。外来的动物在初次检查后可以首先进入到养殖场一个独立的养殖场地,在饲养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疫病检查,检查合格后进入养殖区。养殖者在养殖区内要制定严格的安全检疫制度,定期对养殖区内的所有动物进行安全检疫,对于出现检疫异常的动物立即进行隔离处理,防止出现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通过严格的安全检疫制度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动物疫情产生的可能性,防止养殖者出现巨大的经济损失[3]。
3.3 保持养殖场空气流通
在动物疫病的传播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动物疫病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是造成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的主要成因之一,因此养殖者要时刻保持养殖场内的空气流通,保证养殖场内的空气清洁。
4 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疫病爆发所引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通过疫病与药物防治所取得的防治效果非常的小,养殖者需要结合实际的养殖情况,对养殖场制定合理的防控措施,从饲养管理、检疫制度、养殖环境三方面入手,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防止细菌的滋生,从根本上降低动物疫病爆发的可能性,促进畜牧养殖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