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真实与民粹主义

2019-02-21李洁

视听 2019年4期
关键词:接收者女医生民粹主义

□李洁

一、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对真实负责。在互联网日益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的今天,新媒体是否让人们离真相越来越近一直是困扰大众的重要问题。新媒体让新闻生产者和接收者不再是固定角色的单向传播,这就缔造了公民新闻和液化新闻,即人人都可以掌握话语权,制作出新闻在网络平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并非固定不变的,接收者在接收信息后可以及时反馈给传播者,形成互动传播,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再度加工,实现多级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一方面暴露出传播者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源和传播过程难以掌控,谣言等假新闻等乱象横生。在2018年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人们在尚未查明真相之前对事件原因进行了种种猜测,不乏一些社交媒体针对“女司机”大做文章,先是指责女司机违规变道,更提出了司机因为前夜K歌后疲劳驾驶造成此次车祸。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声扑向涉事女司机,甚至人肉了女司机及其家属,进而将自己的主观想象与女司机的行为进行联想,得出涉事女司机致死多条生命,罪大恶极的理论。正是新媒介环境赋予了大众话语权,在这个新媒体平台上,准入门槛很低,人人都可以发声,在匿名的传播状态下,人们可以暂时脱离“责任意识”尽情想象,甚至可以在网络平台肆意宣泄个人的情绪。新媒介环境无疑是公众情绪宣泄的助推器,许多公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不是关注事情的真伪,而是直接感受“这个事件是否符合我本人的道德理解和预期”。

另一方面,新的媒介环境也让大众更接近话语权,呈现出多元化的信息供应渠道,让事实难于掩藏。同时,在互联网的环境下,新媒体更敢于纠正传统媒体无法触及的范围。自成为大众接收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以来,新媒体的发声速度经常领跑传统媒体。2019年新年“第一瓜”非翟天临不知道知网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学术不端的全民纠察行动莫属。这其中当然不乏言辞出格的键盘侠,但是在此次事件中,新媒体追本溯源的功力不容小觑。许多网友根据翟天临不知道知网事件追查到其论文重复率,又从重复率到抄袭的原文作者当众发声……在新媒体时代,欺瞒大众是非常难的。

总而言之,虽然新媒体时代让新闻生产和传播更难以控制,但是新媒介环境本身降低了信息发布和接收的准入门槛,同时海量的信息和即时的传播速度更是让真相难以掩藏。在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面前,我们需要警惕新媒体平台下的民粹主义。

二、情绪失控的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萌芽于19世纪40—50年代的俄国。最早的民粹主义发源于美国和俄国的政治经济活动中。民粹主义强调平民主义,反对政府控制和精英主义。在互联网普及后,民粹主义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逐渐显现出来。有学者指出民粹主义是“唯民是举”以及“二元对立”的。这也就可以看出,民粹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倾向平民”以及“对抗性”。许多大众在接收精英或者领导阶层的负面新闻时,本着“反正我没有”的负面情绪,通过自我意识的想象,开始对事件进行自我解读,进而将自我解读后的新闻信息进行广泛传播。2018年的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让人们触目惊心,女医生因为在泳池与两名男孩发生争执,男孩的家长精心剪辑始发视频发布到网上引来众多网友对女医生进行人身攻击,不堪网络暴力的女医生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该起事件中,女医生及其家属的“公职”身份,是很多网友攻击的重点。抛开男孩家长对视频进行了有意的剪辑这一事实,许多社交媒体号对此新闻的转发用到了“疑妻子游泳时被撞,男子竟在泳池中按着小孩打”等煽动大众情绪的标题。加之“女医生”和“公职人员”等精英身份,大众早已不关心这条新闻的开头标题写着“疑”的字眼,只顾着把对13岁男孩的弱小同情心和对现存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对公职人员工作问题等种种不满的社会情绪发泄在女医生及其家属身上。在这些激动的网友们眼中,女医生及其从事公职工作的丈夫占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对手无寸铁的男孩进行了肢体暴力,这是严重违反他们心中的道德的,他们在这起新闻事件的传播中已全然不顾事情的起始是什么,他们的意识里小孩子就是弱势的,女医生及其丈夫以强凌弱未免太霸道了。这些人的情绪达到难以控制的状态,继而使用人肉搜索等惯用手段对其进行人身攻击。这些民粹主义的情绪宣泄者还企图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在风波四起的王宝强离婚案中,网友几乎一边倒地替王宝强喊冤,谩骂马蓉品德败坏。时隔一年后,王宝强离婚案依然被不少网友作为谈资,甚至还有网友在相关新闻下评论“现在骂马蓉还有人赞我吗”此类毫无意义的过激评论。在一起又一起的群体事件中,民粹主义宣泄的“极端情绪”和“对抗性”显著。此外,宣泄者还企图在新媒介环境下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响应,由此产生失控的网络舆论,让人难以辨识真相。

三、平衡新媒介环境中的民粹主义,维护新闻真实

民粹主义绝不是凭空出现的,网上激烈的民粹主义在线下也有其根源。将喧嚣的情绪和新闻真相剥离开来,是新媒介环境下维护新闻真实的重要因子。

(一)把握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

民粹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根源,“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是很多民粹主义产生的根源。比如说最容易出现民粹主义的医患矛盾类新闻中,许多人基于现实生活中“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理所当然认为医生利用工作职能谋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对医疗体制和医护人员心存芥蒂,因此在医患矛盾问题中自然而然地偏向于患者。官民矛盾也是民粹主义爆发的关键问题,比如著名的邓玉娇事件中,因为被刺杀的人员是镇上的公职人员,因此网络舆论便一边倒地偏向于邓玉娇,怒骂邓贵大等人。在新闻案件中,强势一方如果是占有良好社会资源的公职人员,或者说是官员,那么民粹主义便在网络上四处宣泄。这其中不乏部分大众对“公权力”的不信任,这与网络上时常爆出的“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公职人员不作为”等负面消息是息息相关的。

(二)正确解读新媒体环境下的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的爆发之所以是失控的,是因为民粹主义的传播是缺乏理性的。许多新闻案件中的民粹主义显然是基于传播者和接收者的情绪失控下发生的。在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新闻的某个细节触碰到了接收者的内心,引燃接收者的情绪,进而使得接收者在情绪化的加工下将再度加工的信息借助网络平台得以广泛传播。网络的戾气搭乘网络的快车传播至各个角落,有时造成了“真相还在穿鞋,谣言却已经跑遍了地球”的现象。如果说,网络上的大众是盲目的,我们无法要求每个接入互联网的大众都能辨别信息真伪之后再抒发个人观点,在抒发观点的时候还要注意是否公正合理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保证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时刻坚守新闻的真实,呼吁流量社交媒体把握新闻真实的脉搏。从德阳女医生不堪网络暴力而自杀的案件到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对女司机的指责,一起又一起的群体事件更加警醒着新闻工作者以及从事新闻传播行业的流量王,新闻真实需要正确解读新媒体环境中的民粹主义,多一份理性,少一丝极端情绪的冲动。

(三)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是还原真相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曾指出:“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报刊的有机运动表示,保持新闻真实的重要手段是连续报道,单篇新闻报道可能会因为报道角度或者记者的各人主观原因造成片面化的现象,连续不断的系列报道可以逐步还原事件的本貌。新媒体的篇幅较短,要想真正叙述清楚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连续报道是很有必要的。此外,很多民粹主义造成的真相掩埋是由于传播者和接收者只关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情绪宣泄,而不注重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新闻内容的传递不能建立在一知半解的朦胧印象上,其内容的深度挖掘是至关重要的。

猜你喜欢

接收者女医生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研究的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辨正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女医生演义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口碑传播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
白痴疗法
●求●医●记●
近代革命话语中的“女医生”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多用户MIMO系统基于消息块预编码的可信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