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电影受众期望分析
——基于文化消费需求视角
2019-02-21赵青
□赵青
作为经久不衰的一个题材,爱情电影有着广泛的受众,也有着各种表现形式。对一部影片来讲,受众即为观影者。受众在观影过程中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对影片传播的贡献,也影响着后续观影者走进影院的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与期望相关。受众的期望,即受众对传播媒介满足其需要的希望和要求。①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文化消费需求属于文化市场范畴,是享受型或发展型需求。②因此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主要基于需要层次论中的后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细化,以经典爱情影片为例,从情感需求、美学体验和智慧支持三方面来分析受众对爱情电影的期望。
一、满足情感需求
情感能量也是生命能量的一种,是一个高级生物存于世间不可缺少的力量。人们会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情感能量、满足需求。情感需求更多体现在寻求心理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支持。在诸多情感需求中,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和现实世界的缺憾催生了爱情电影的庞大市场。在影片中获得情感体验、得到情感支持或者情绪得以释放都可能成为观影动机。一部影片触达的人群范围越大,情感层次越多,程度越深,带来的影响越大。
(一)情感体验
观影时,很容易产生一种自我心理的对象化投射,形成移情体验。无论是在不熟悉的环境、时代经历一次冒险,还是在跌宕起伏中感受一段真情,电影不仅会让人产生代入感,同时又有一种可预见的安全感。
《泰坦尼克号》,通过精致的细节、震撼的场景、款款深情的背景音乐,将观影者带到灯火辉煌的豪华游轮上,和主人公一起经历一见钟情却又生死相离的爱情故事,既有游轮颠覆之前的紧张感,又可以从多种视角看到人们的选择。看到船上的乐师拉着最后一支曲子,抱在一起躺在水里的老夫妻,Rose上了救生艇又回到游轮,Jack鼓励Rose好好活下去自己却沉入大海,以及晚年梦回昨日的Rose,观影者也像是做了一场梦,既是观看者又是参与者,见证了牺牲与救赎,体验到生命、爱、人性的碰撞。
(二)情感释放
常有电影上映前会打出“击中泪点”“自备纸巾”这样的宣传语,在上映期这种情绪会通过各种渠道进一步发酵扩散,吸引更多观影者走进影院。成人的世界,情感充满克制。人们需要释放压抑的情绪或滋润疲惫的心灵。一部击中内心某处的电影便成为很好的选择。影院是一个安全出口,眼泪会使人松缓,也意味着活力的恢复。
以二战为背景的爱情影片《沉静如海》中,德国上尉和法国女孩儿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肢体接触,却让观影者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强烈情感。他们四目相对时,女孩儿为救上尉急切弹起钢琴时,上尉伸出手却又没有触碰女孩儿,女孩儿偷偷跑到上尉屋里感受他的气息时,都能体现出情感的涌动。男女之间爱情的缠绵悱恻,不一定要靠激烈的床戏来表达;战争的残酷,也未必要靠炮火和尸体才能体现。情深言浅,当他们告别时,上尉的目光、女孩儿再难抑制的泪水、哽咽的一句“再见”都将观众酝酿的情感推向一个泪点,契合了受众情感释放的需要。
(三)情感支持
维持身体的能量需要物质支持,维持内心的能量则需要情感支持。在一段两性关系中,最抓心的莫过于暗恋。《初恋这件小事》中,受众可以看到最好的暗恋状态不是愁肠百结、暗自神伤,而是因为一个人变得更好更美。作为小清新电影的代表,这部影片最动人的部分就是细腻地抓住了很多人都有过的青春悸动。影片色彩清新明亮,感情细腻不做作,细节真实可爱。有几个可以分享秘密的好友,傻傻地做了很多想引起他注意的事。那种喜欢一个人的甜蜜、紧张、羞涩直击人心。
同样容易引起共鸣的还有失恋这个话题。创造票房佳话的影片《失恋33天》正是因为契合了失恋者的情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受众有自我表达的需要,喜欢一部作品可能是这部作品表达出了自己想表达又表达不出的东西。这部电影呈现了不同的爱情观,钻石王老五娶拜金女的“省事”观,金婚老阿姨的“修补”观,以及黄小仙失恋后的反思。如何面对失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爱情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人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失恋的感觉大多相近,失恋后的成长也是很多人想获得的。
即便两个人倾心相恋、终成眷属,也会有问题存在,同样需要情感支持。《飞屋环游记》讲探险,也讲相守。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用很短的时间就呈现了Carl和Ellie一生的生活片段。年老的Carl最终实现了飞翔、探险的梦想,Ellie却已去世。当他翻开Ellie的探险日志,发现后边并非空白,而是贴满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写下了“Thanksfortheadventures”。照片上的Ellie安详幸福,她明白,身边也是风景。
无论是开始、失去还是维持一段关系,也不论是通过哪种形式,情感能量都必不可少。现在的社会,普遍存在焦虑感。抓住这一点并且缓解这种焦虑的影片会受到欢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因为影片输出了观众需要的情感能量。
二、营造美学体验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到,“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③
电影通过剪辑技术、镜头运用、意象并置、结构节奏等手段精心刻画而出,是一种美学交流形式。④精巧的结构,唯美的画面,妙语连珠的台词,都可以给人美学体验。视听语言的巧妙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让人身临其境。这些电影制作的细节可以加强观影效果,将电影从单纯的娱乐形式提升成艺术形式。
关于初恋的电影《怦然心动》有着清新温暖的质感和精巧的结构。导演将对立叙述、双线旁白运用到极致,一件件小事宛若散落的珍珠用两条丝线串联起来。画风自然唯美,晚霞、田野、道路、梧桐树,坐在树上欣赏一切的小姑娘,脉脉温情下简单又深刻的哲学思考,都给人带来美的体验,置身其中,怦然心动。
作为叙事艺术的巅峰之作,《霸王别姬》则呈现了史诗般的格局。一条街上呈现出的不同色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物情境的变化,将小人物的命运揉进中国历史变迁的洪流。此外,声画、象征符号的运用,京味儿对白、京剧元素的展现,都体现了艺术之美。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观影者感受到“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的情感,产生了历经沉浮的美学体验。
三、提供智慧支持
如果一部影片让观影者欣赏的同时,能够提升“爱商”,将是一个重要加分项。《时空恋旅人》是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爱情片。Tim具有穿越到过去,并且改变过去的能力。他曾经为了更好的结果反复穿越,却发现结果不一定如其所愿。在和Mary相恋的过程中,慢慢接受了不完美,拒绝了诱惑,并且意识到要像从未来穿越回来一样,过好现在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最终他不再穿越,因为拥有了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一部爱情片让受众的收获不局限于爱情。《爱在黎明破晓前》讲的是浪漫的旅途之恋,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涉及很多话题,各种观念碰撞,台词非常有吸引力。《怦然心动》中除了女主角Juli的初恋故事,还可以看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的影响。出现家庭矛盾后Juli父母的处理方式富有智慧且让人动容。也有电影能够挖掘出爱情背后的时代变迁以及人性的美好与困惑,从而让观影者对自身所面临的情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也是提供了智慧支持。
四、结语
当前,电影投资方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分析,从某种程度上讲,大数据反映了已经存在的消费热点,可作为参考,但不是万灵药。市场瞬息万变,如盲目跟风,大量雷同,最终会引起审美疲劳,损害市场。受众的心理需求丰富而微妙,值得进一步探索。鉴于文化产品的特殊性,爱情电影也应注意受众需求的引领。无论如何,品质永远是一部电影的根基。
注释:
①陈治家.受众期望与媒体定位[J].青年记者,2010(29):9-10.
②李康化.文化市场营销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50-53.
③朱光潜.谈美[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3-14.
④[美]丹尼斯·J·斯波勒.感知艺术[M].史梦阳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