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的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路径研究

2019-02-21封福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创客体系资源

封福霖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引言

进入智能时代以来,全球各个国家都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纳入了国家核心发展战略规划中,中国也不例外,积极促进国家创新培养计划的落实,构建创新教育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以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高校作为创新教育使命的承担人之一,率先进行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改革工作。2016年6月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高校教育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上的应用价值,建立多学科融合的STEAM教育,创新创客教育模式,以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创客文化教育正式进入了国家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在教育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高校纷纷探究创客文化教育教研工作,以课程资源开发为切入点,寻求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创新创客文化教育新模式,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一、高校的创客文化教育现状

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倡议下,“创客文化”在全国范围掀起了热潮,而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创客文化教育”也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全国高校纷纷投入创客文化教育研究讨论工作中,创客文化教育与高校教育体系的融合矛盾也逐渐显现。根据当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理念分析来看,大部分高校普遍认同创客文化教育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核心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融合。在教育部政策的推动下,国内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北京、深圳、上海等地纷纷通过多种创新文化教育研讨会,重点探究高校创客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创客文化教育在高校教育的扎根落地。

虽然目前国内创客文化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高校创客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境,其间教育现状有待于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信息时代背景下,当前国内高校的创客文化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各个方面的软、硬件高校教育资源和平台制约,且受限于教育场地和经费的影响,导致高校创客文化教育的推广普及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二是当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理念不合理,过度重视教育形式,而忽视了创客文化教育本质,无法实现既定的创客文化教育目标。三是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虽然已经实施了创客文化教育,并设置了相应的创客文化课程,然而却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创客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教学矛盾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国内高校创客文化教育教学成果,创客文化教学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教学矛盾问题亟待解决。

二、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困境

“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国内高校纷纷进行教育课程改革转型工作,针对当前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系统的开展创客文化教育,然而受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整合不力、课程项目建设投入不足及课程评价体系缺失等因素的限制,影响了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的开发效率,严重阻碍了国家创客文化教育计划的落实进程。

(一)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整合不力

创客文化教育课程开发应着力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课程模式,整合包括电子、艺术、网络等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创客文化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简单的是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多个科学知识体系的迁移应用和创新实践,这也是创客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工作,也应将从课程内容的包容性、综合性和交叉性为出发点,系统整合各个相关科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然而结合当前国内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分析,在整合多学科资源方面存在一些认知误区,简单将多个学科知识体系杂糅,与创客文化教育理念融合不足,且与现实生活问题脱离,严重影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形成。另外,目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整合工作,忽视了多学科教师资源的整合,缺乏专业化的创客文化教学教师队伍,无法协同开展创客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指导。

(二)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建设不足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育理念中,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创造者,这也是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创客文化教育具有鲜明的研创性,脱离了传统课程形式化教育模式,给予学生充足的创造探索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实践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创客文化课程教学中,集体学习、发现问题、自我激励、社会认知等,逐步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品格。基于创客文化教育的研究性学习特点,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应将项目建设作为重点,实施主导学习模式,以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情境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目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教育理念的固化,在课程项目建设投入不足,无法支撑高校创客文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严重影响了高校创客文化教育效率。甚至国内一些高校仍以传统课程教学思维指导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忽视了创客教育研创性特点,导致高校创客文化教育目标脱离创客思维实际。

(三)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缺失

创客文化教育课程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一种新形态课程,具备了跨学科、智能化及软硬结合等特征,这也就决定了其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具有其独特的路径。高校创客文化课程的包容性、综合性和交叉性,决定了其课程是基于问题和项目,统筹多个相关科学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创新实践。在此课程体系下,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评价也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全面综合评价数据和信息,同时科学规划个性化的评价目标。同时,基于创客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创造性的科技人才,促进创客思维成果的转化,由此,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评价也应以成果转化为导向,科学衡量学生学习效果,以引导学生的创客文化学习进度。然而,目前各大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过程中,往往将资源集中在了课程内容方面,忽视了课程评价,针对性的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缺失。甚至一些高校的创客文化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盲目以其他课程评价方法进行统一衡量,忽视了创客文化课程的独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创客文化教学的评价结果。

三、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高校创客文化教育并不需要向其他课程一样,建立大而全的课程资源体系,应设置合理的基础课程,如创新思维课程、常用软件操作课程等,重点培养学生创客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依托互联网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结合高校创客文化教育学情,重点关注课程资源体系开发、课程项目及课程评价体系,科学规划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路径。其具体分析如下:

(一)构建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体系结构

创客文化教学是基于学习兴趣,采用跨学科式的教学方法,融合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教学出发点,是一种项目式的特色学习模式。基于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应从构建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体系为切入点,解决高校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不力问题,有效整合高校多方面的教育课程资源,营造充足的创造性创客文化课程教学氛围。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创建与之契合的创客文化教学主题课程体系结构,整合高校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内容,寻求其与创客文化课程的融合点,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创客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以为下一步项目和评价等的课程资源开发做好基本保障。

二是从创客文化课程内容分析,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构建注重其学科知识的交叉性,还应明确其内容的独立性和分散性特征,探究各个分散课程内容模块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兴趣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创客思维。

三是从创客文化课程目标分析,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根据学生兴趣点安排设置课程目标,并细化分解课程目标,以围绕核心教学课程有效组织各个小课程目标,最终形成系统的课程资源体系。

另外,注意的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体系的构建,应注重采用“一科主导”的统整型课程设计模式,即以一个学科为主导,其他学科为辅,以实现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

(二)积极开展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

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开发,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在创客课程资源体系结构构建的基础上,根据其具体的课程内容科学规划可行性的课程教学项目和活动。针对目前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中,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建设不足,打破传统教学课程的限制,联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能力。其具体工作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的规划,应联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合理设计安排具体的课程项目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同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不同的项目登记,以充分满足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学习需求。

二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设计,应充分参考创客思维激发情境,结合学生学习经验设计课程项目活动,以情境模拟、问题创设等方式创新激活学生的认知和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匹配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多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

三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设计,也应确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为下一步的课程教学评价和创客创新成果转移,提供具体的检验标准,也为创客文化教育课程的推广应用创造可能。

(三)建立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

创客文化教育的包容性、综合性和交叉性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评价也应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全面综合评价数据和信息,规划个性化的评价目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以推动教学成果转化效率。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应重点关注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缺失问题,构建科学、完善、多元化的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其具体工作开展如下:

一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鼓励老师、学生及第三方专家积极参与到其课程评价中,注重纳入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在创客文化教学主题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参与度、创新能力及创客思维表现等。

二是综合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根据各种评价的不同适当调整和完善创客文化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并将评价的重点放在项目结果的转化。

三是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综合考虑创意结果的可行性和预期可能效益,科学安排指标权重,并参照学生阶段性成果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

总之,创客文化教育是未来高校教育的主要方向,在此前提下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应以实践性和探究性为创客教育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开发应从构建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资源体系、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项目活动、创客文化教育主题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创客文化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为国家创客中国战略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创客体系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