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探析
2019-02-21张小红
张小红
(西北大学 期刊管理中心,陕西西安 710069)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1]。新型高校智库,就是依托高校特色学科,整合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围绕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对策报告、政策咨询等智库类产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2]。文科综合性学报则是高校文科科研成果展示的窗口,发挥着学术交流的作用。二者紧密的共生关系是其协同发展的基础。“共生”一词最初源于生态学概念,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互相联系、互惠互利的关系。学术期刊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之间就存在着共生关系。无论是学术期刊还是新型智库,都从属于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媒介平台与社会机构……都需要从根本上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3]。高校新型智库与文科综合性学报除了具有学术期刊和新型智库之间的共生关系外,还因同为高校学术机构而具有更紧密的关系。如二者都与所在高校的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学科的发展支撑着智库和学报的发展,往往是学科越强,智库和学报也越受益,同时智库和学报的发展能反哺学科的发展。
高校智库和高校学术期刊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4]。在对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中,有阐述学术期刊服务智库建设功能缺失的,有就学术期刊服务新型智库建设展开讨论的,也有对二者协同关系进行探析的等,但总的来说,尚未有从自身发展和社会效益两个维度对二者协同发展的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也未有对协同发展路径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的论述除了维度创新、系统性较强外,还能在具体细节上从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独特角度进行论述,如从知识生产、人才流通、智库期刊等角度论述二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从二轨外交、政策制定与执行链、场域等角度论述二者协同发展的意义等。
1 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的意义
新时代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二者的协同有利于自身实现知识生产创新,有助于增强彼此的传播效度,有利于优化双方人才队伍。二者的协同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学术的繁荣,有利于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有助于实现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对称。
1.1 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1.1.1 有利于知识创新
坚持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双向协同、树立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整合组织形式、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理性选择[5]。当前,知识生产方面存在着用知识循环论证知识的现象,不少课题在申请、立项和结项,但得出的结论却没有太大的意义,也产生了很多低水平的论文,如何剔除学术价值不高的论文,策划刊布有意义的学术成果,是学报生存发展的关键环节。智库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是咨询制度的产物,逻辑上强调应用性是其基本特点之一。高校文科综合性学报与新型智库同向同行,有利于将应用逻辑融入到其固有的学科逻辑中,在逻辑碰撞中实现知识生产创新,从而走出用知识循环证明知识的困境,提高其服务社会的效度。随着破除“唯论文”的推行,那些原创性差的论文或者同质化严重的论文,必将失去生存的空间。对于学报来说,在栏目策划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社会重大关切,能大幅提升刊物的社会效益。而高校新型智库的优势正与学报的这一需求高度吻合:其研究内容和国计民生是密切相关的,既有为解决当下问题而开展的对策性研究,也有放眼未来的战略性研究,是聚焦当下、预测未来,实践性、综合性兼具的创新平台。与智库协同发展,学报可以快速精准地找到需要关注的问题,从而能更好更快地策划刊布有创新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论文。相较于其他智库,高校新型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其拥有高校多学科背景,而综合性文科学报展示了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并且这些成果校内外兼有,所展示的学科逻辑更丰富,有利于智库更多进路的开展研究、拓宽视野,有利于智库创新性成果的产出。
1.1.2 有助于增强知识传播的效度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成果转化渠道”[6]。学报属于传统媒体,具有天然的交流传播优势,高校新型智库若与学报协同发展,有助于其成果的传播和被认可。高校新型智库的传播面向有非公开报送和公开刊布两种方式,本文只讨论后一种。智库期刊是智库的核心形象资产,在智库的传播体系中发挥着核心和引领作用。在我国,智库期刊作为新兴的出版门类,其发展才刚刚起步[7]。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术影响力上,智库期刊还无法与学报比肩。由于竞争不断加剧,学报在保持既有优势的基础上,都在想方设法扩大自身学术影响力,向相关领域的高影响力作者约稿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策略,其结果就是作者群分布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学报的读者群体相对固定并与学术密切相关,好的学报更是具有自身的品牌效应。新型智库借助于文科学报刊布成果,能有效提升其学术影响力。
智库研究因具有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相关性,具有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对决策有直接的影响,当学报成果或相关观点被决策层采用或部分吸收后,能有效提升学报的社会效益。
1.1.3 有助于双方人才队伍的建设
对于学报来说,编辑队伍和同行评议专家队伍的强弱关乎办刊质量的高低。学报要想提升办刊质量,编辑就必须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拥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同行评审专家也必须是某一学科领域有建树的专家。对高校智库来说,理想的人员组成应该既包括学科专家,也包括熟悉行业情况的政策专家。那么,二者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协同发展的话,会有什么样的进益呢?布迪尔认为“学究眼光”谬误是对知识造成损害的重要隐患。布迪厄是在提醒知识分子应跳出自我的学术场域或者研究场域来探索知识生产的过程[8]。从这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学报的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在策划组稿或者评议稿件时在固有的学术场域之外若能增强对社会实践的关注,拥有更开阔的实践视野,则有益于知识的生产。另一方面,新型智库研究的是对策性或者战略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综合性很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智库的学科专家若能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熟知政策酝酿出台流程的政策专家,若还能具备较宽广的学术视野,则有利于知识的生产。由于定位不同,一般来说,学报人才队伍的学术视野相对宽广,智库人才队伍的实践视野相对开阔,二者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协同发展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1.2 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
1.2.1 有利于促进学术的繁荣
原创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是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9]。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理论的创新。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一方面,现实问题往往是社会结构性矛盾及其变迁的产物,蕴含着理论上的生长点[10]。另一方面,只有具有了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撑,才能更好地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在高校新型智库和学报的协同发展中,学术思维得以和应用思维充分碰撞,理论和现实问题有了更多角度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得理论创新有了更多的生长点,从中得以提炼出新的理论。与此同时现实问题的论证因有了更广泛地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而更具科学性。二者协同发展有助于学科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术的繁荣。知识生产不应局限在学科化的认知语境中,而是应当在一种更广阔的、跨学科的社会经济情境中进行,知识生产应具有应用情境性、跨学科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征[11]。学科是学术积累和传承的载体,也是学术进一步发展创新的平台。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开展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研究,有利于统筹推动发展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促进优势学科体系建设[12]。二者协同发展能有效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这符合知识生产的新模式,有助于把时代发展和实践需求,转化为学科创新进步的引领和推动力。由于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学报与本校学科的密切关系,二者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学校学科的建设。
1.2.2 有利于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
“二轨外交”是一种特殊的非官方外交,是相对于政府间的“一轨外交”而言,通常是指不同国家的学者、退休官员以民间的形式进行的交流,由于方式比较灵活,常常可以起到官方渠道难以起到的作用。高校新型智库的人才队伍中通常包括退休官员,学报的人才队伍中通常包括学者,在学报和智库的协同发展中,学报相关学者和智库有关专员可以有效实现学术性思维和应用性思维贯通。这样一来,学者对现实问题的把握能更到位,退休官员对有关问题的学理认识会更清晰。由于学者本身具有学术背景优势,退休官员本身具有理解政策背景、过程和意图的优势,在保持自身既有优势的基础上,吸收对方的长处,必然能提升对外交流效果。
1.2.3 有利于制定和执行政策。
在政策制定时需要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高校新型智库和学报的协同发展,有助于这样的可行性分析达到预期的目的。智库的根本属性是提供决策咨询,在对政策进行可行性分析时,学报在同期设置有关议题,刊出相关文章,有利于形成更多专家参与和更大范围讨论的氛围,从而有效避免领导者把个人的想法传递给个别专家, 再由其把领导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而左右局面的情况出现,有利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在我国较长的政策执行链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量。在公共政策执行系统中经常会出现政府掌握关键的、大量的信息,而民众掌握的政策信息匮乏的现象,或者是政府无法深入了解政策目标群体的生活状况和政策需求,这便是公共政策执行中的信息不对称[13]。高校新型智库和学报协同发展,由智库开展相关调研,及时开展对策研究,同时从专家视角解读政策,及时刊布有关成果,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有助于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政策执行问题。
2 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路径
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包括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二者在知识生产方面的协同发展主要通过在研究方向和内容的相互借鉴来实现;在知识传播方面的协同主要通过在双方相对固定的受众中共同传播来实现;在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上则是通过专家资源共享、人才流通“旋转门”等来实现。
2.1 知识生产协同发展路径
2.1.1 学报借鉴智库的研究方向或内容
作为决策咨询制度的产物,智库的研究既有对策性的研究也有战略性的研究。高校新型智库对策性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性,学报可以借鉴其研究的内容来组稿或策划专题,也可以把其研究内容作为常设栏目或者临时性栏目。高校新型智库的战略性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的问题往往思辨性强、历史跨度大、文化视野宽,学报也可以围绕智库战略性研究的内容,设置跨学科的专题,也可将相关的文史学科也纳入社会性问题的栏目。此外,高校智库研究往往具有区域性特色,学报依托智库研究的目标开设专栏有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对策型研究还是战略性研究,智库的属性决定了其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提供决策咨询为目标,智库的成果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学报在选题策划时参照智库的研究的内容,有利于紧扣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而刊出有价值的论文。
2.1.2 智库可以参照学报的长设栏目展开问题研究
学报大多会根据所在高校学科的强弱情况设置相应的栏目,相对强的学科一般都有常设专栏,这些常设专栏往往能反映学科发展脉络,这种连续性有利于智库在开展研究时进行系统思考。综合性文科学报的栏目中往往和基础学科、应用学科都相关,可为智库提供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学报研究的成果则可以为智库提供直接的学术滋养。
2.2 知识传播协同发展路径
2.2.1 智库通过学报提升影响力
基于学术刊物的严肃性和刊物自身的影响力,在学报设立智库专栏或者在专题中吸收智库研究成果会提升智库的影响力。而有策划地、系统地将研究成果刊布在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报上,有助于持续提升新型智库的学术影响力。在融媒体时代,文科学报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丰富。主要有:被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和科研机构征订,向行业相关人士赠阅等,与国内各大数据库(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合作进行数字出版,采用网络首发、增强出版、微信推送,大数据精准推送,富媒体互动式交流等多种传播方式。学报多样化、立体的传播方式也相应地会提高学报智库专栏成果和专题智库研究中智库成果的传播效度。
2.2.2 学报通过和智库期刊设置相同议题提高传播效度
智库期刊可通过建立期刊读者数据库,通过邮寄纸刊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将每期期刊投送或推送给目标读者,精确锁定相关决策层和高影响力读者群[7]。智库成果精准地在相关人群中传播,能有效反馈知识生产的效果,具有自身的核心影响力。学报和智库期刊同频共振,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辨析同一问题,同期或先后设置相同栏目,则能在智库成果精准传播的同时有效提高学报的受关注程度。
2.3 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发展路径
2.3.1 学报与智库资源共享
学报一般都拥有自己的作者群和审稿专家库。好的学报更是拥有高端作者群和一流审稿专家库。这些高端作者和审稿专家都是学科精英,而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智库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多学科专家队伍支撑。二者协同发展后,学报的专家资源就可为智库所用。由于学报作者群和审稿专家的分布是分散状的,智库可通过不为我有但能为我用的策略有效利用宝贵资源。同时,智库专家参与学报论文刊前刊后的审读,刊前审读审其是否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点,刊后审读即可观其社会效益如何。
此外,智库在对策研究和战略研究两个层次的研究中吸收借鉴学报专家的意见, 有助于增强其理论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从而有利于在对策研究层面兼顾阶段性和长远性, 在战略研究层面于理论上立得住脚。
2.3.2 采用人才“旋转门”流通机制
学者和官员之间进行流通的“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个特色。在我国高校新型智库和学报之间采用“旋转门”的人才流通机制的模式可以是:安排期刊编辑(尤其是学者型编辑)和智库人员(尤其是有政府工作部门经历的退休官员)在一定时间段内互换身份。经过这样的身份互换后,编辑在策划栏目、组约稿件的时候因有了与问题和实践的融通,问题意识就会更敏锐,智库人员则会因拥有不同学术场域的意识或者得到学科视野上的开拓,思考问题就会更具学理性。
3 结语
本文阐述了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的基础,从不同维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高校新型智库和文科综合性学报协同发展的意义和路径,对二者如何协同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此外,在论述具体细节时,能从社会学、公共管理学、编辑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对二者协同的具体意义和实现路径进行辨析梳理,丰富了对二者协同关系的论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