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宁苹果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9-02-21孔红献卫银花

乡村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洛宁县果园苹果

孔红献 卫银花

(洛宁县园艺局,河南 洛宁 471700)

1 洛宁苹果产业现状分析

2014年前,洛宁发展的苹果园主要以传统的乔化树为主,投资大、结果晚、见效慢、管理费工费时。苹果生产主要由农户种植,基地分布零星分散,面积小,群众总体收益不高。苹果生产种植模式粗放,一家一户发展没有统一的规划,建园标准低,管理技术落后,随意性大,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2014年引进海升模式后,管理模式和新技术推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海升模式的影响下,新建果园70%以上为结果早、见效快、可实现机械化的矮密模式(海升模式),使苹果产业发展由传统模式转向现代模式,加快了苹果产业的迅速转型升级。在海升的带动下,新发展基地单元规模6.67 hm2以上的占到80%以上,苹果种植企业由原来的3家增加到45家。可见,规模化发展为降低管理成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和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苹果矮密种植模式通过采用梯田改坡地、宽行密植、带分枝大苗、篱架系统以及滴管系统等技术措施建立高标准果园,应用高纺锤形整形、行间生草、肥水一体化等先进管理技术,树立了苹果矮密栽培标准化的标杆。

2 洛宁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土地流转进展缓慢,组织化程度难以提升

以前的土地承包制度和群众的联农情结,使群众担心各种问题而不愿意流转土地,严重阻碍了园艺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县政府出台了鼓励引导农村土地资源适度向优势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的一系列政策。但是,执行过程中,由于乡镇干部认识不足、群众思想意识限制,使得土地流转工作进展缓慢,制约了洛宁苹果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

2.2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老龄化严重

调查显示:洛宁苹果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占比55.7%,初中及以下占比约38.2%,高中及以上占比约5.1%[1]。由于受文化水平限制,新技术、新科技的学习和吸收存在困难,大部分仅凭经验种植管理苹果,技能劳动力匮乏。与现代果业发展人才相比,洛宁县苹果产业现有人员的专业型生产素质和综合性从业能力普遍较低,造成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纵向协作不足,产业横向融合有限,难以充分激发苹果产业发展的潜力。

2.3 经济投入能力有限

2018年洛宁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26549元。较低的人均收入限制,使群众不会投入、不愿投入和不敢投入。洛宁群众大部分处在追求产量、果品质次价低的初级阶段,使得洛宁苹果整体质量不高,优质货源不佳。但是,价格分化趋势却进一步显现,“优质优价、质次难卖”趋势愈加明显。

3 洛宁苹果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3.1 由人工耕作向专业化、机械化作业转变

近年来,果园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出现用工荒。关键管理环节如果实套袋、施肥、除草、病虫害打药等,经常出现无工可用而耽误农时。乔砧大冠树苹果园由于果园郁闭,十分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而新发展的苹果矮砧密植果园,在规划设计上满足了机械化的各种条件,果园除草、施肥、打药等机械化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2 由无品牌向品牌化转变

品牌是市场竞争最好的“法宝”和“通行证”,能够提升果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2002年,洛宁县被确定为国家苹果生产优势产区重点扶持县。“上戈”牌苹果1998年以来已连续17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10年认定为有机食品。2013年上戈苹果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2004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河南省名牌农产品。2009年和2013年上戈牌商标(新鲜水果)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14年和2017年上戈苹果入选201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17年4月7日,洛阳众森农业有限公司的香腮牌苹果、洛宁县上戈苹果专业合作社的上戈牌苹果成功入选“河南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2]。

3.3 销售模式由坐地待客向期货、电商、网络等现代化模式转变

以前果农销售苹果,多以坐地销售为主,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在海升的带动下,目前销售网络在全国逐渐布点,在郑州、洛阳、上海以及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绿色食品苹果销售连锁店,逐步打通销售渠道,有效缓解了卖果难的难题,销售价格每年以20%速度递增,期货、电商销售实现零的突破。洛宁县众森苹果在郑州航空港顺利达成出口意向,为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苹果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创造了巨大商机。组织大型苹果期货、电商培训班,为果农和种植企业培训期货、电商知识和操作规程,并组织证券商、电商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积极参与苹果期货,为洛宁县苹果生产开创新的、现代化的销售渠道做好准备。当前,全县通过电商销售额600余万元,期货销售达到200 t。

3.4 完善苹果产业链,延长销售周期

海升集团实施的苹果育苗基地项目和气调冷库及分拣线项目,填补了洛宁县苹果产业链条的两个重要环节,即上游的育苗和末端的贮藏加工销售。育苗基地不但汇聚了国内外优质的矮化砧木类型和苹果品种资源,而且实现了苹果育苗无毒化和工厂化,为洛宁县乃至全国提供了最优质的苹果苗木。海升气调库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使洛宁县苹果贮藏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土窑洞及普通室内贮藏模式变为气调冷库贮藏模式,苹果贮藏期质量将得到明显提高,损耗率明显降低,延长苹果销售的货架期,从而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

3.5 继续抓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产品竞争力归根到底是产品品质的竞争,需继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步伐。坚持规模化推进,集中连片,整村、整乡推进。加大科技宣传培训,让果农、合作社和企业主动认识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意义。坚持果园标准化管理,无论新植果园或者老果园,均要依据统一的技术方案进行实施。因势利导建立名副其实的苹果专业合作社,引导果农解放思想,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加强苹果队伍建设,保障科技、推广资金投入和结构统筹,解决果业人才“人才少、进不来、留不住、用不上”问题,形成汇聚专业人才和优化人才结构的环境。

猜你喜欢

洛宁县果园苹果
天、空、地一体化“未来果园”看一下
秋天的果园
河南洛宁县中河银多金属矿区三维可视化及资源量估算
洛宁县
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业品牌扶贫工作
我家果园丰收了
收获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老百姓的主心骨——河南省洛宁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