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15 岁区间教育中体育的回归研究
——基于慢能力视角

2019-02-21贾宝童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间运动体育

刘 玉,杨 益,贾宝童

(惠州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在如今物欲横流、节奏紧凑的商业化社会中,面临着生存、失信、贫瘠多种冲突,压缩饼干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变的愈加急躁.如2010年《新周刊》第327期“急之国”中所言: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1]缺乏慢能力在教育中同样凸显,因多年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和紧迫性,人们对考学的急迫与功利导致青少年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对运动缺乏兴趣,体质健康状况堪忧.成人善用“箱子”思维作为普世性标准,干预和控制处于成长阶段的0-15 岁区间孩子的生命状态,尤其对少儿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体育兴趣的养成、运动敏感期的遵循等方面的忽视;这种功利化培养方式遮蔽了体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导致严重的体质健康问题,我们理应反思新时代中国体育在教育中的定位.如池建教授所说:体育要回归教育,让广大青少年除了应对文化学习和高考外,有机会参与体育运动和赛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因此,中国基础阶段的教育需要保持更多的耐心,提倡慢教育、慢能力,使体育重新回到0-15岁区间教育中,提升体育应有的分量和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0-15岁区间教育中体育回归的必要性

1.1 体育强国建设对未来一代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对未来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0-15岁区间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两部分.0-3 岁是婴儿早期教育阶段,3-6 岁是幼儿教育阶段,一般来说,把0-6 岁统称为学前教育;6-15岁属于基础教育阶段,也指九年义务教育,主要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不包括高中教育).0-15岁区间教育是个体出生后,走向发育完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关乎智力发育、兴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掘、习惯养成、运动技能提高等任务.2017 年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比赛场地、观看国家短道速滑队和花样滑冰队训练时强调:“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征程中,0-15 岁区间的少年儿童未来将承担重要的历史任务,尽早夯实体质健康基础、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与历史文化传承的诉求

新时代,体育在经济发展和国际外交中承担的角色非比寻常,其肩负着建设体育强国和民族振兴的历史责任.今天中国的体育改革非国家制度层面主观操控的,其主因源于整个社会的需求和推动,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社会需要体育,体育也应服务于社会.2017年新一届篮协主席姚明在谈篮球改革时提到:“篮球的改革首先要定位自己,篮球在现代社会中定义是什么,篮球除了比赛,为国争光,更多的成为了文化,体育越来越成为一种文化,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都需要这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追求,……整个人类发展都是故事,一直延续成为我们的历史”.[4]体育已成为当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将会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少年儿童一代将会通过完善的体育教育,保障体质健康并形成可持续性,续写中国历史文化的新篇章.

2 0-15岁区间教育中体育的迷失

2.1 体育传统弱势地位固化

体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较为弱势,固化的思想观念转变较慢.封建时期,儒家思想,主张“中庸”、静而不争,重视道德之强而轻体育锻炼,“射不主皮”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价值取向.随着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有所改观,如康有为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维新派人士严复在《原强》中提到三点: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仁义之强,突出体育强国之基的作用.[5]虽然今天的中国教育也在发生着改变,但无论是考试制度的变革、体质健康标准的修订、阳光体育的实施、校园足球的强制性普及等顶层设计,都难以撼动固化的传统文化秉性.根据文化的三分法结构[6],由外及内可分为器物层(物质文化)、方式层(制度文化)、思想层(精神文化),三者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独立,但思想层(精神文化)是内核,也是体育在0-15岁区间教育当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如足球解说员刘建宏所说:“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占绝对主导的国家,我们并不是一个体育民族.……我们的精神内核,中国人不喜欢运动,不喜欢体育,这是骨子里的,这是历史自然延续的问题.”[7]不可否认,中国传统观念中体育是个“舶来品”,这是固有生活方式之外的内容.

2.2 体育功能过度工具化

蔡元培先生在1917 年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强调体育在德育、智育之前.并在南开学校全校欢迎会上演说:“今之学校中,盖咸知注视体育者,但国人之惰性甚深,致学生仍不得充量以提倡”.[8]事实上,今天的人们仍然缺乏对体育微观价值的了解,体育兴趣淡薄、体育习惯难以养成;而这一切唯有从0-15 岁区间教育中抓起,引导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强化身体基本能力,科学培养体育兴趣,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更早的形成运动习惯,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很多西方国家的体育教育,多注重体育过程和经历,提倡运动中的积极因素和价值.古希腊人崇尚体育运动,注重身心统一、和谐发展的教育方式,健美的身材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尤其是雅典体育更加注重“体智美”的全面发展.同样,在现代体育的发源地英国,英式教育崇尚身体的直接对抗与冲撞,尤其是同场对抗性项目备受喜爱,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勇敢、自信、进取和团队意识,今天中国的教育理应重视体育.

2.3 “起跑线”理论的盲目认同

谈论“起跑线”理论是对中国0-15 岁区间教育问题的一种反追问,一是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中国式教育的批判,二是对0-15岁区间教育中体育回归的渴求.“起跑线”一词本属体育领域,主要指起跑位置;但被嫁接到课程教学中来,主要指文化课学习、培训班之类.“起跑线”理论是成人意志对弱势个体的审判,是对儿童的模式化建构和一元化塑形,是对儿童成长逻辑和自然教育规律的排斥,压制孩子们的自由和天性.虽然教育部门积极采取制度层面的干预,但难以割舍的群体意识和攀比心态依然难以转变.其实,站在起跑线前,面对的不仅是奖牌,而是一个拼搏、奋斗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人们往往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天性释放,运动中的人格培养和变幻莫测的比赛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形成等潜移默化的品质;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体育能够给予孩子带来健康的体魄,优秀的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生.因此,体育在教育中重新起跑,有利于未来一代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利国利民.

3 0-15岁区间教育中体育的回归路径

3.1 倡导慢能力理念与体育的融合

商品经济时代,社会物质条件丰裕,温饱危机逐步化解,提出慢能力理念恰逢其时.慢能力理念主要有三方面特征:第一,改变“读书只为升学”的垂直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感受体育的魅力与价值.第二,改变“悬梁锥骨”式的苦读或快乐体育般的盲目减负观念,让学校、家长及孩子学会在体育运动中“浪费”时间.第三,传输“我运动、我快乐”的幸福理念,追求完人教育,让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可持续学习品质.第四,让少年儿童从“箱子”模式中解放出来,面对社会化的既定规则,抱有责任感,具备做出选择的能力.因此,在0-15岁区间教育中要融入“慢能力”理念,并与体育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应定位体育教育,结合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让少年儿童较早的接触适合的体育活动,承受运动负荷.另一方面,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划分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业余体育训练的比重,鼓励少年儿童参加班级或学校运动队,通过比赛培养孩子们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2 设置0-3岁早期体育课程

布鲁诺认为:“给任何特定年龄的儿童教授某种学科,其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9]0-3 岁区间的早期教育是发展婴儿智力、语言和感知觉能力的重要时期,应循规而行.2010 年7 月29 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指出:“学前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10]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铺垫,传统的早期教育存在几方面问题:第一,过早学习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这种超前教育会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第二,成人思维占主导,干预婴幼儿翻身、爬、走路等自然发育行为,影响婴幼儿的自我感知能力,泯灭其主动适应自然环境的意识.第三,男童女性化趋向明显.早期教育机构中,过多的女性化因素导致很多男孩性格安静,丧失“孩子性”.如全国幼儿体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建国用“三个95%”说明幼儿体育教师师资严重不足、同时存在“阳刚不足”现象,即全国幼儿园约有25万所,其中95%的幼儿园没有专职体育教师,95%的体育教师非专业出身,95%的体育教师为女性.[11]

从教育改革的视角看,把固化的婴幼儿早期教育课程融入更多体育的元素,会让教学效果大幅改变.第一,增加感统练习.遵循婴儿好动习性,把趣味性项目引入课堂,以体育游戏的方式,针对性发展婴儿基本运动能力.第二,开展体育课程教材制定、教学标准拟定工作,提高婴幼儿翻滚、坐、爬、站立、走、跑、转向、跳跃等基本动作模式,增加体育课学时数.第三,加强师资培训,增加男性师资力量,培养对抗、竞争、冒险意识.第四,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和多元智能训练内容,关注婴幼儿运动表现,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此外,教育部应加快颁布《0-3 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正式文件,明确体育锻炼的任务、标准及学时安排,规范早教结构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置,做好监督工作.

3.3 关注3-6岁幼儿体育兴趣引导

加强3-6 岁区间幼儿体育兴趣的引导,有利于未来形成稳定的运动习惯.2012 年10 月,教育部正式颁布《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防止“超前教育”“过早学习”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建议;同时明确提出了健康的标准是发育良好的身体、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三大要素.[12]2016 年5 月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13]在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兴趣和体育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融入体能.通过学习人体基本的运动模式和动作控制,锻炼幼儿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基本素质,促进健康发育.第二,跟踪发现.把体育技能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模拟、创造一定的情景和想象空间,发掘幼儿运动优势和弥补个体弱势.第三,关注运动体验.运动兴趣不易在挫折、强制、惩罚及恐惧中产生,成功的运动体验才是兴趣产生的动力源泉.因此,在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要强化儿童的运动体验,增强探索欲望,建立自信并形成运动兴趣.

3.4 完善6-15岁阶段竞赛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发布的相关实施意见中都明确提出,要不定期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建立联赛体系.当前影响我国6-15 岁区间教育中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包括安全、风险承担、理赔、升学考试、体育兴趣、体育资源、家庭影响及体育竞赛活动等方面,体育竞赛活动的推进举步维艰.体育竞赛活动是体育回归教育的重要形式,一方面,竞赛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挑战性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是正能量的表现.另一方面,运动技能和兴趣需要比赛来保持.体育比赛能够带来完全不同的身体和心理体验,能够培养人的自我激励、竞争意识、坚韧等品质,而这唯有在竞争对抗中实现.如对2018年国家U17青年女篮的教练访谈得知,这一年龄阶段运动员最初接触专业训练多在12-14 岁之间,在12 岁之前很少参加竞赛,比赛中最大的问题是心理紧张这一隐形因素.反之可见,12岁之前的体育竞赛能够为运动员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提供帮助.因此,6-15 岁阶段的中小学生处于快速发育的年龄,需要多样化和常态化的体育竞赛,培养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和睿智的观察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 结语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非常关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提倡体育在0-15 岁区间教育中重新起跑,是把体育工作做细、做扎实的过程,一方面学校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中必须责无旁贷地发挥着领头羊的作用[14],另一方面有利于体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区间运动体育
你学会“区间测速”了吗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低速增长区间
不正经运动范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