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分化、归因、干预
2019-02-21,,
, ,
(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留守儿童通常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经商)半年及以上而被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友代为抚养、照顾、监护和教育的未成年人。根据“六普”资料推算,2010年全国0~17岁留守儿童的规模为6972.75万〔1〕。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社会群体。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发展问题。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成为“处境不利儿童”,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人际等适应性问题〔2〕。然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并没有因为亲子分离而出现心理或行为问题,相比非留守儿童,他们甚至表现得更加出色。
实际上,一些人尽管儿时经历了严重的压力或逆境,但是其成人后的功能却发展良好,甚至还很优秀〔3〕;不利环境并不必然导致儿童适应不良,在保护因素作用下,儿童仍有机会保持正常发展〔4〕。积极心理学界用“心理弹性”的概念来解释现实中的“逆境适应”现象。因此,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对于有效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首先简要介绍心理弹性的概念与价值,然后基于相关文献,围绕留守儿童心理韧性,重点分析其分化现象,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力求为有效预防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与价值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概括而言,学界关于心理弹性有三种界说:一是“能力说”,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个体在经历挫折、压力、创伤、危机等不利事件或者情境后仍然能够良好适应、甚至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个人能力〔5〕;二是“过程说”,认为心理弹性是当个体面对重大灾祸等不利情境时迅速复原并积极适应的动态过程〔6〕;三是“结果说”,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者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4〕。可见,心理弹性反映了一种现象:即使身处不利情境,个体仍能良好地适应或发展。
国内有学者认为,虽然上述三种界说都反映了心理弹性的本质,但是从干预的角度看,“过程说”更加有意义;基于“过程说”的心理弹性可以分为“个人力”和“支持力”两类因素,前者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三个因子,而后者包含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两个因子。〔7〕他们基于“过程模型”所开发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已经成为研究中国文化情境下青少年心理弹性时最为常用的测量工具。
(二)心理弹性的价值
由概念界定可知,心理弹性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具体而言,当个体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时,心理弹性可以作为一种保护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活事件对其造成的直接影响〔8〕。可见,危险因素影响个体发展的最终结果可能因心理弹性这种保护性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改变。研究已表明,心理弹性越高的学生,越能很好地应付逆境、悲剧、威胁等消极生活事件,其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越少〔9〕。这提醒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心理弹性对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价值,并通过提升个体心理弹性来保障其心理健康发展。
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其心理健康显著相关〔10〕,这意味着,心理弹性可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且已被大量调查结果所证明。比如,心理弹性在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1〕;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倾向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在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12〕。那么,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状况究竟怎样?它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水平分化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总体水平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状况引起了心理学界及教育学界的兴趣,相关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所得结论基本一致,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总体上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还没能很好地适应留守农村的生活与学习,亲子分离和留守情境可能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水平上的差异状况,已有研究的结论却不尽相同。一类观点认为,两类儿童在心理弹性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13~14〕,这可能是因为某些保护性因素缓冲了亲子分离等不利因素对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而另一类观点认为,两类儿童在心理弹性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个人力和支持力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15〕。
总体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不容乐观,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深入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具体状况和影响因素,可以为有效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切实保障其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群体分化
当前,农民的群体分化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关注。然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群体分化所引起的关注仍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从性别、年龄、监护类型等视角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分化现象。
在性别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分化现象已被证实,留守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留守男童〔12,16~18〕。究其原因,相比男生,同龄组女生的心智发育较早,相对更成熟,可以知觉到更多来自社会的支持,在寻求与利用外部资源支持上也较有优势。与此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在积极认知上,留守女童和男童没有显著差异;在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上,留守男童却显著高于留守女童〔19〕。
在年龄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也出现了分化现象。国外研究发现,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心理弹性也在增强。国内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小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留守初中生〔16〕;但在小学生内部,五年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六年级学生〔18〕,在初中生内部,初一学生和初二学生在情绪控制、心理弹性总分上显著高于初三学生〔20〕。所以,低龄组和毕业班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应倍加关注。
在监护类型视角下,由不同人监护或照看的留守儿童,其心理弹性水平也有明显不同。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17〕。这启示农村外出务工者如果确实不能携带子女进城务工,那么从保障子女心理弹性的角度来看,父亲外出务工而母亲留守监护子女,是更为可取的家庭决策。
三、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分层归因
布朗芬布伦纳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的个体发展模型认为,个体生存于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中,系统与个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儿童心理弹性概念模型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弹性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内部因素则包括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21〕。据此,本研究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是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层面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一)家庭层因素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在微观系统中,家庭对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家庭因素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1.父母外出务工情况
第一,父母外出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亲外出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最高,双亲外出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其次,母亲外出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最低〔17〕;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弹性总体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20〕。第二,父母在外时长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心理弹性越差;父母在外两年以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父母在外两年以上者〔17〕。第三,与父母团聚的频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随着与父母团聚频率的降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降低趋势〔18〕。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可泛指父母在教化和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观念、态度和行为,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国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预测儿童心理弹性〔22〕,父母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3〕。虽然父母外出务工后留守儿童不得不与祖父母或其他人同住,但父母教养方式依然对其心理弹性产生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父母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与之显著负相关;父母关爱关怀可显著正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可显著负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14〕。
3.亲子联系和亲子依恋
有研究发现,高危情境中的儿童与家长建立的紧密联系更有可能使其发展出较高的心理弹性〔24〕。虽然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但是适当的亲子交流、经常性返乡看望、合理的亲子联系等可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家庭功能环境,〔25〕并促进其心理弹性的发展。此外,亲子依恋与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相比父子依恋,母子依恋对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大,也更能有效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26〕。
4.家庭子女数目
通常,兄弟姐妹数越多的留守儿童可以获得的支持、帮助、慰藉也越多。已有的研究业已发现,兄弟姐妹的数目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4〕。可见,父母外出务工后,兄弟姐妹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起着补偿作用。
(二)学校层因素
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学校也是直接影响儿童成长发展的微观系统。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因素是影响其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结构受损,亲情交流缺失,留守儿童更希望从老师和同学等社会网络成员那里得到温暖或关心,以消减亲子分离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学校因素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留守儿童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老师的关心和支持、同学的友好和帮助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均有积极的意义。研究表明,老师关心程度和同学友好程度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4〕。这说明来自学校的积极体验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
此外,学校类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也有显著影响:寄宿学校里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低于非寄宿学校;虽然在离开父母和家庭而寄宿在学校后,同学的陪伴可以部分弥补亲子分离后的情感缺失,但是他们也部分失去了和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的机会,毕竟父母与家人的陪伴是无法由同学完全替代的〔14〕。
(三)社会层因素
受到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国外学者高度重视来自个体以外社会系统的支持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研究指出,社会支持与儿童心理弹性密切相关〔27〕,作为一种保护因素,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交互作用使个体避免患上心理疾病,并且维护其心理健康发展〔28〕。
对于身处不利情境的留守儿童来说,社会支持是其心理弹性非常重要的保护因素。大量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与其所获得的或者感悟的社会支持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可显著预测其心理弹性水平,社会支持的得分越高,其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11,29〕。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亲子长期分离,临时监护不力,学校补位不足,社会教育匮乏,留守儿童难以从个体外部系统获得足够的支持,这阻碍了其心理弹性特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个体层因素
由于儿童心理弹性是个体外部因素和个体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1〕,所以学术研究和实践干预均不可忽视个体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其心理弹性有显著的影响,人格特征中的稳定性、轻松性、聪慧性、有恒性、自律性、世故性和乐群性对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影响,而兴奋性、忧虑性和紧张性则有显著负向影响〔29〕。留守儿童的自我效能感知水平不同,其心理弹性受到的显著影响也不同,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心理弹性水平越高〔30〕。
综上,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总体水平不高,群体分化明显,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为相关干预实践提供了参考依据。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
本文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应该联合行动,采取干预措施,以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一)落实家庭监护责任,优化外出务工策略,改善家庭教养方式,加强亲子情感沟通
1.应落实家庭监护责任
明确和落实家庭对儿童的监护责任,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通常父母是儿童最重要的监护人,因此,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监护责任。外出务工父母应该明确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及其所肩负的责任,以保障其生存和发展权益。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应关心、爱护留守儿童,以弥补其亲情缺憾;还应严格要求留守儿童,以规范其道德品行。
2.应优化外出务工策略
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携子女外出务工;如果父母须有一方外出务工,那么父亲外出而母亲留守在家照看子女是较好的选择;如果父母双方外出务工,那么应该选择就地就近就业,以便于常回家看望子女;如果父母务工地离家较远,那么应该缩短在外务工时间,尽量定期回家看望子女,或接子女到务工地团聚。
3.应改善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弹性发展。农村留守家庭应改善其教养方式,尽量避免采用冷漠拒绝及过度保护等消极教养方式,注重运用关爱关怀及鼓励自主等积极的教养方式。由于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所以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留守在家,母亲均应给予儿童最多情感的温暖和细心的呵护。
4.应加强亲子情感沟通
对于同时外出务工的父母,应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社交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弥补亲子分离导致的情感缺失,提升其心理弹性。
(二)落实学校教育责任,加强心理卫生辅导,构建良性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1.落实学校教育责任,加强心理卫生辅导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儿童的成长发展。就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家庭教育相对缺失,所以要求学校教育给予补偿。落实学校教育责任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学校应补强师资队伍,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增设心理卫生课程,由专业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卫生辅导,以保障其心理弹性水平。
2.构建良性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教师的关心与肯定,同学的友好与支持,均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还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适时给予其肯定与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作为同学,互相之间应团结有爱,互帮互助,做学习和生活的好伙伴。通过教师和同学的齐心协力,共同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使留守儿童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此外,学校或教师还应和留守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定期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状况,以及时发现问题,共商解决之策。
(三)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提升社会支持水平,引导社会支持利用,促进儿童心理弹性发展
构建以留守儿童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由家庭、学校、社区等有机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核心策略。
政府应发展地方经济,倡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改变人口流动格局、模式,拉近父母与留守儿童的地理和心理距离;应强调家庭教养责任,推广积极教养方式,提升亲子教育技能;强化学校教育功能,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升教师素质技能,积极推行混合编班,谨慎推行寄宿学校;应建立信息系统,落实报告责任,追踪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实现精准关爱。村庄应以村干部为主导,构建由邻居、亲戚和村民构成的社区支持网络,以汇聚关爱洪流,筑起心灵家园,护航健康成长。
此外,家庭、学校、社区以及社团等应切实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提升支持水平,还应科学引导留守儿童感知、利用社会所提供的支持,并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以促进其心理弹性发展,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长。
(四)塑造个体积极人格,提升儿童自我效能,注重情绪自我调节,提升心理弹性水平
除了家庭、学校、社区等应该提供全面支持外,留守儿童(尤其是男童、毕业班儿童、非父母监护儿童)还应该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心理弹性水平。首先,塑造积极人格,使自己稳定、轻松、聪慧、有恒、自律、乐群。其次,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敢于尝试,勇于拼搏,争取更多成功,树立坚实信心,挖掘自我潜能,提升自我效能。再次,秉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舒缓、化解。最后,增进与朋辈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和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利用能力,以提升心理韧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