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2019-02-21徐爱君
徐爱君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徐爱君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基于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展开分析,围绕高职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校园环境、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创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以期通过以上融合路径提升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度,为提升高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新思路。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思政教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等职业教育各学科课堂教学是渗透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实现全过程的思政育人。高职英语作为必修科目,其跨度范围广、授课时间较长、课程内容丰富,若能在高职英语教学课堂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对高职院校落实思政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 高职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高职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部分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与道德素质培育方面缺乏重视,传统的思政教育集中于党团活动、“两课”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当前思政教育的工作需要。高职英语教学课堂融合思政教育可拓宽思政育人的覆盖区域,让数量较多的高职英语教师成为新型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实现“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推进。“将思政教育渗透在各门课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高职英语学科与其它专业基础课的不同在于英语教学不仅担负着语言技能与知识传授,在教学中还能够将语言背后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意识形态传递给学生,起到思想方面的引导作用。当前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学仍围绕语篇教学展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选择语篇材料,让学生在掌握五大语言技能外还能够了解语言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就学生发展来看,随着互联网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职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政治态度看待各类国际问题,最终培育出政治素养高且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职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目标间可以相互补充。
1.2 高职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可行性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具有可融性。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具体思想通过语言的语篇、句子、单词、音调等进行表达。高职院校英语课内外教材内容涉及社会热点问题、科技知识、人物传记、历史知识等。例如,高职英语中的科技说明文能够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人物传记能够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伟大人物的故事,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他们明白优秀的品质更能推动人做出一番事业,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历史知识语篇多涉及各民族精神与爱国思想,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社会热点问题的语篇教学中涉及较多的西方文化思潮、政治观点,教师可选择一些涉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与中华民族伦理观、社会观趋同的内容,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本身具有的人文属性让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融性。高职英语教学方法逐渐多元化,这也对高职思政教育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当前高职英语教学已经从以往以语法为中心的被动式授课转变为形式新颖的课堂教学,例如,争议性热点视频、启发式命题演讲等形式,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更加重视语言内容,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入创造了更多条件。
2 高职英语课堂融入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英语教师对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这导致很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多地以培养学生五大英语技能为根本目标,忽视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还有不少教师认为思政教育应由学校专门的思政教师负责,与自己的专业课、通识课教学不存在多大关系,大部分教师对“大思政”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此外,很多高职院校一般只开设一学年的基础英语课,教师需要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这成为部分英语教师忽视英语课堂思政育人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高职英语教学资源涉及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不足
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语言的交流为载体,高职学生语言文化习得的主要源头之一即教材,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性与职业性的课程教学,这些因素决定了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围绕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展开职场教学。内容设计较少涉及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导致高职学生毕业后难以很好地运用所学习的英语技能去表达自己的文化,“文化失语”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3 高职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思政教育效果不佳
当前各地高职院校生源主要包括两类,一部分是统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一部分是通过分类招生分别录取的中职生与部分高中毕业生。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一些学生反映在英语课堂难以理解篇幅较长的文章、结构复杂的句子,甚至部分学生连单词也记不住,畏难情绪成为阻碍学生学好英语的一座大山。如果英语课堂本身的教学效果都难以保证,那就更难以发挥高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了。
3 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
3.1 改善高职院校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校园环境
一方面,做好“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打造品牌课程。为了保障“大思政”育人理念在各学科课堂的贯彻与落实,高职院校应倡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同时,立足学院实际,用活用好校本资源,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进一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全校师生思想统一,逐渐形成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价值观。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育人机制的重点学科建设内容,充分挖掘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爱国主义精神、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体育文化有机融入专业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打造院级“课程思政”品牌英语课程。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校园辩论、演讲等活动一般都会围绕社会热点、时政新闻等新颖议题进行,高职学生通过参与这类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加深自己对思政领域事件的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例如,高职院校可以选取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议题作为活动主题,举办英文演讲比赛,通过此类活动促进学生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概念的理解,坚定政治立场,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
高职思政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并非一蹴而就,英语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其本身与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耦合性,高职院校在构建思政教育体系过程中应提前规划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效嵌入高职英语课程建设之中。
3.2 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
高职英语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归根到底在于英语教师,英语教师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决定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兼具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才能发挥“课程思政”的预期育人价值。职业能力方面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常思常新,不断更新和学习英语教育前沿理论知识。高职英语教师在解决思政教育固有问题上具有天然优势,通过运用翻译、语言学知识让学生了解西方思政渗透的特征,让学生辨识西方意识形态的真正内涵。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时,既是语言传递者更是学生思想启迪者,既要以教育人更应以德育人。[3]”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英语教师作为第二语言文化的传递者,首当其冲地面对着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积极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审视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坚定政治立场,通过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语教师应设定德育目标,有意识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容,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扎扎实实地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4]
3.3 基于“课程思政”创新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高职英语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无论哪种教学方法与思政教育衔接时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自身学习需求开展教学。例如,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英语教师可安排学生模拟苹果产品发布会进行“国货之光”的产品解说,让学生了解专业性的英语技术用语,同时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国际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国货的国际市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导入课堂主题,设置“美丽中国,守护绿水青山”的课堂主题,播放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式的演讲视频,设置导入问题“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World Environment Day?”,让学生记录视频中相关单词。词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视频中词汇、词组绘制思维导图,以人类活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关系链构建思维导图。结合专业设计,安排模仿与表演任务,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向国外游客讲解游览注意事项,传播“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导游服务文化教育之中。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016-12-08) [2019-01-1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 王敏儿. 维果茨基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探索——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19): 35-37.
[3] 刘桂萍. 高职院校教师要充分展现人格魅力[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6): 44-46.
[4] 颜碧宇.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J]. 中国报业, 2018 (12): 100-102.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Clas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Xu Aijun
( Shazhou Profess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215600, Jiangsu, China )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clas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 of the integration, it proposes the ideas of cultivating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evel of English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novating English curricular teaching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hope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English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integrating path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practice of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in Chin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glish clas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319
A
1009-8429(2019)04-0059-04
2019-11-03
2019年沙洲职业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2019Y03)
徐爱君(1980-),女,沙洲职业工学院基础科学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