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在桃园的防治效果评价

2019-02-21李雪娇赵世恒高润蕾云晓鹏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食心虫通州区桃园

李雪娇,赵世恒,高润蕾,云晓鹏

(1.北京市通州区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4;2.北京市通州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北京 100024;3.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管委会,内蒙古和林格尔 011500;4.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为卷蛾科小食心虫属,是核果类(桃、李、杏、樱桃)和仁果类(苹果、梨)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1-2],在我国分布广泛,尤以北方桃、梨果产区最为普遍[3-4]。梨小食心虫幼虫在果树的不同发育时期危害枝梢和果实,可严重影响果品产量和质量[5]。目前防治梨小食心虫主要依靠化学药剂[4],由于该虫具有钻蛀特性,幼虫一旦蛀入嫩梢和果实,化学农药就不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此外,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仅加快了害虫抗药性发展、使用药量日趋增加,而且还杀伤天敌、污染生态环境、易导致果品农药残留超标[5],不符合当前发展绿色农业的战略要求。而迷向散发器利用性信息素干扰梨小食心虫,安全、绿色、无残留[6],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将性诱剂应用于梨小食心虫的预测预报、大量诱捕及迷向防治中[7]。刘晶华等[8]利用性信息素防治梨小食心虫,调查3年防效,并对桃园、梨园的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测,推算出最佳用药时期,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笔者利用迷向散发器在桃园中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进行了试验研究,旨在为今后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2 000 根,由北京中捷四方公司生产;梨小食心虫诱芯及配套三角形诱捕器20 套。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武窑松江果园进行,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北运河畔,总占地4.67hm2,该果园主要种植桃树,零星种植樱桃树,是通州区特色果园之一。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迷向区(2.67hm2)和对照区(2.00hm2)两个处理,迷向区内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用量为600 根/hm2,根据每公顷果树数量平均交叉悬挂,在整个防治区外侧边界坡度较高和主风方向边缘处2~4 排树(根据地块大小调整)加倍悬挂,悬挂位置为果树树冠的中上部[7]。对照区则不悬挂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分别在迷向区和对照区内悬挂三角形诱捕器各5 套,共悬挂10 套,迷向区的监测诱捕器主要放在迷向区的核心区(迷向地块的中间区域),对照区的监测诱捕器放于对照区地块,每个诱捕器之间相距20 m,距离地面高度尽量相等,诱芯每30d 更换1次,每7 d 统计1次成虫的诱捕量,根据天气状况及虫情发生情况不定期更换粘胶板。迷向区与对照区的农事操作、用药情况、肥水管理基本保持一致。用药主要针对梨小食心虫、红蜘蛛、蚜虫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阿维菌素乳油、哒螨灵悬浮剂和藜芦碱可溶液剂,对照区和迷向区用药一致(表1)。

表1 迷向区和对照区农药使用情况

1.4 防效调查与统计

1.4.1 迷向率的调查 从悬挂迷向散发器开始,每7 d 调查1次诱捕器内的诱蛾数量,对梨小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和发生量进行监测,记录诱蛾数量,检查后将诱到的蛾子清除或更换粘板,根据迷向区和对照区的诱蛾数量计算迷向率,公式如下:

1.4.2 折梢率的调查分别在迷向区和对照区按照5 点取样法选择5 棵果树,每棵树分为东、西、南、北4个方位调查共100个枝梢,记录被蛀枝梢数,计算蛀梢率和蛀梢防效,公式如下:

1.4.3 蛀果率的调查 果实采收期,分别在迷向区和对照区按照五点取样法选择5 棵果树,每棵果树分为东、西、南、北4个方位,每个方位调查10个果实,共调查200个,记录被蛀果数,计算蛀果率,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迷向效果评价及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由图1可知,对照区共诱捕成虫7 759 头,迷向区共诱捕成虫12 头,对照区诱虫量在试验期间远高于迷向区,迷向率达99.85%。对照区在4月19日达到最高峰,诱虫量五点均值达176.4 头,之后数量逐渐减少,直到9月7日达到次高峰,诱虫量五点均值为157.2 头,由此可知,4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是梨小食心虫成虫的高发时期。

图1 不同处理区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

2.2 折梢率及折梢防效

由图2可知,迷向区的折梢率在0.4%~4.8%,对照区的折梢率在20.2%~27.2%,迷向区的折梢率明显低于对照区。经计算,6月21日调查迷向区的折梢平均防效为78.3%,9月3日调查迷向区的折梢平均防效为97.8%,说明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对桃园梨小食心虫可以有效控制,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梢效果。

图2 不同处理区在不同时间折梢率比较

2.3 蛀果率及蛀果防效

由图3可知,经调查迷向区蛀果率为2.0%,对照区蛀果率为20.5%,迷向区蛀果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由蛀果率计算迷向区蛀果防效为89.6%,说明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对桃园梨小食心虫可以有效控制,能够达到良好的保果效果。

图3 不同处理区蛀果率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从试验结果看,通州区4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是梨小食心虫大量暴发的时期,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能够持续稳定地释放信息素,对梨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良好的迷向作用,该迷向技术操作简单便捷,对人畜、环境安全且持效时间长,对果实无毒无残留[9-12],迷向率99.85%以上,折梢防效和蛀果防效分别为97.8%和89.6%,防治效果比陈建军[13]在类似研究中有了较大提高,有效地控制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减少了危害,具有良好的保梢保果效果,降低了桃园经济损失。

在应用该迷向技术操作时应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防治区域、环境温度、害虫迁移能力等[14-15]。相比之前研究,本研究使用梨小食心虫散发器为600 根/hm2,采用交叉悬挂的优化悬挂方式,并在整个防治区外侧边界坡度较高和主风方向边缘处的2~4 排树加倍悬挂,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进一步降低经济投入,提高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的防治效果,在今后的试验研究中可将梨小食心虫迷向散发器与异色瓢虫防控蚜虫、捕食螨防控红蜘蛛等生物防控措施整合[16],探索既能保梢保果,又能大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集成技术,这对提升果品质量、增加果品经济收益、确保果品质量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食心虫通州区桃园
雨后桃园补救管理措施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北方大豆食心虫病防治措施分析
桃花正艳 授粉正忙
“室”外桃园
狐狸的把戏(续编三)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
食心虫真能吃人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