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规则游戏的开展

2019-02-20鞠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组织策略价值

鞠芳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规则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一种形式,强调“规则”作为游戏的核心,一直占领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规则游戏; 价值; 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90-001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引起幼儿兴趣。游戏的种类有很多,粗略可归为两大类,分别是:自主性游戏、规则性游戏。为了使幼儿可以充分地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近几年全国各地幼儿园都刮起了“安吉”“利津”潮,纷纷做起了“户外自主游戏”。

一、规则游戏的价值

规则游戏一般有游戏目标、游戏玩法、游戏规则、游戏结果四个部分组成,因此游戏中的“规则性”和“竞争性”是规則游戏的核心。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规则游戏越来越体现自身的价值。

1.促进身体发展

规则游戏当中包含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发展:奔跑、跳跃、攀爬、平衡、投掷等基本技能。音乐游戏除发展幼儿基本动作以外,还能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发展。

2.促进认知发展

在开展“七巧板”游戏当中,幼儿要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建构不同的动物造型,那么幼儿首先要了解自己所要建构动物的外形特征,然后再用七巧板中相应的图形进行建构。这不仅加深了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知,也加深了幼儿对形状及大小的认知。可见规则游戏能把学习因素与游戏形式结合起来,使幼儿在自愿、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

3.促进社会性发展

规则游戏是多人参与的社会性游戏。例如:在开展传统游戏“猜猜我是谁”时,“挑战幼儿”在“竞猜幼儿”的耳边说完话,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座位时,“竞猜幼儿”就已经转身看到了“挑战幼儿”,导致游戏无法继续,失去了游戏原有的趣味。这时需要游戏参与者进行协商、讨论和决策,并对违规者进行惩罚。因为规则游戏中,不再是一个人的单边互动,而是群体性的协商、遵守。使得幼儿在思考、表达、倾听、合作中促进社会性发展。

二、规则游戏的指导策略

规则游戏有明确的任务、玩法、规则和结果,它不仅有益于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还有利于幼儿增长知识,发展技能,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教育任务和要求,并考虑幼儿实际发展情况,选择或编制适宜的规则游戏,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1.游戏的选择

教师在组织规则游戏时,首先,要根据教育任务和幼儿的发展水平确定游戏的任务;然后,要选择合适的玩法和相适应的规则。例如在“猜猜我是谁”的传统游戏中,如果是刚刚入园彼此不熟悉的幼儿,那么游戏肯定是无法进行的。如果彼此已经熟悉了,但年龄偏小,那么在“游戏规则”当中应提醒幼儿用清晰、自然的语音说话。如果幼儿的实际辨音能力较强,也就是发展水平较高,则不需要这一规则,幼儿可变化语音,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2.游戏的准备

这里说的准备不仅包括物质准备,还应包括经验准备。在物质准备当中,除了场地布置还有游戏材料的准备。例如:在开展传统游戏“丢手绢”时,首先,要保证活动面积够大,孩子能跑得起来、不易发生碰撞;其次,场地上不能有石子或其它带来安全隐患的障碍物。在场地布置符合游戏要求后,还需准备一条手绢,物质准备才算完成。只有在所有准备充分之后,游戏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幼儿才能更加投入地参与游戏。

2.游戏的组织

规则游戏的组织形式有很多,例如集体、小组或个别等,教师可以根据游戏材料的数量和预定的游戏目标以及幼儿对游戏的兴趣爱好,选用合适的组织形式。例如:在游戏“光头强、熊二、枪”中,由于动画形象幼儿非常熟悉,教师可直接谈话式导入,帮助幼儿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白“光头强怕熊二、熊二怕枪、而枪不能对准光头强”。而后,根据游戏规则的限制,组织幼儿三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一些特殊的幼儿进行指导。平时性格比较内向、游戏积极性不高的幼儿,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们的游戏积极性,让他们尽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而对于一些游戏比较活跃的孩子,要注意纪律教育,提醒他们遵守游戏的规则。在组织游戏时,还应考虑到不同规则游戏的强度问题,教师在组织规则游戏时,除了要合理导入、多形式组织,还要学会灵活调整游戏强度及时间的长短。

3.游戏的玩法(规则)

规则游戏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幼儿只有学会了玩法、明确了规则,才能顺利的开展游戏。因此,在开展一个新的游戏时,教师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示范,帮助幼儿学会游戏的玩法、掌握游戏的规则。当然,不同年龄的幼儿游戏经验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授幼儿游戏方法时,要注意年龄特点。例如:同样是新授游戏“小鱼游”,如果是小班幼儿,教师不仅要讲解游戏玩法,还需配上示范动作,在游戏中逐步介绍游戏的规则。如果是中班幼儿,教师只需依靠语言进行表述即可。还要注意的是:想要游戏“长久新鲜”,参与游戏的幼儿必须严格遵守游戏的规则,不可放松规则。也就是说,在幼儿学会游戏后,教师除了要鼓励幼儿独立的、积极地开展游戏,还要注意督促幼儿遵守规则,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及游戏任务的完成。

4.游戏的评价

游戏结束后,除了引导幼儿帮助整理、归放游戏材料之外,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反思性谈话或小组讨论,或以总结性的评价结束游戏活动。例如在“智取威虎山”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用游戏中“排长”的角色口吻说:“今天,小战士用勇敢与智慧打退了敌人,拿下了威虎山,希望小战士们继续锻炼、努力学习,长大后保护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人。”还应注意的是:游戏表现是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的活动,幼儿在规则游戏内的行为总是与他个人的发展水平相符合,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小组或个别评价时,不应局限于狭隘目标的即时达成。

规则游戏在幼儿游戏发展过程中虽出现得较晚,但在幼儿园阶段却至关重要,规则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形式,它在幼儿园有组织的教学实践中被广泛的运用。幼儿园在关注“自主游戏”的同时,也应大力发展规则游戏。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获得成功、增长知识、发展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变得越来越会玩、越来越聪明。

猜你喜欢

组织策略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基于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探讨
英语学习组织策略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中生物互动式课堂的组织策略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给”的价值
中班区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幼儿阅读教学的有效组织策略探究
一块石头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