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幼儿学习品质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2019-02-20许黄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品质学前教育质量

许黄赟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实施学前教育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主要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对儿童教育的实施进行了指导,凸显了“以幼儿为本”在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文中主要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语言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儿童社会意识、激发儿童科学探索兴趣、引导儿童感受与欣赏艺术美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途径,以期对解决幼儿阶段教学的“模式化”问题有所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 发展指南; 品质;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86-0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从语言、健康、社会、艺术以及科学五个方面阐述了儿童教育、学习与发展问题,是提高学前儿童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幼儿的“学习”是否符合他们成长、发展的规律,与广大的幼儿教师能否采用恰当的教育手段进行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重视幼儿学习品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尊重儿童生理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于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实践中,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存在着“拔苗助长”的现象,脱离儿童的接受水平,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健康是儿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础,《指南》明确的从儿童生活能力、习惯以及身体健康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儿童教育的健康目标,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科学、切实可行的建议。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尚未对纪律、规矩等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如果教师采用强制手段管理孩子、教育孩子,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于会影响他们思维创造能力,降低孩子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地面对学前教育儿童的各种“表现”,运用恰当的方法,引导、鼓励孩子,逐步培养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提高儿童语言学习能力

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指南》主要从倾听、表达、阅读以及书写等方面对儿童语言的學习给出了指导与建议。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破课堂语言教学的限制,创设各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在游戏中提高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幼儿教师不只是语言的教授者,更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陪伴者、领路人,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大都活泼、好动,对于他们来说,任何的外界事物都是新鲜的,因此,教师要学会做孩子们的“听众”,学会接受、欣赏甚至于鼓励孩子们“无厘头”的想法,这对培养他们思维想象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广大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在语言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每位儿童,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天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多引导、少否定。总之,幼儿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创设适当的语言学习情境,才能够真正地提升幼儿语言教学质量。

三、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注重培养儿童社会意识

目前,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社会性”,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社会认知能力、引导幼儿了解何谓社会情感、社会鼓励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等等,这为孩子们接受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乃至于最终融入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南》对儿童的社会意识教育主要体现心理结构维度与社会关系维度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强调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以及基本的社会技能等,偏重于关注幼儿的成长,后者则主要是指幼儿与自身、幼儿与他人、幼儿与集体、幼儿与社会的关系。《指南》中关于社会领域里的教育,明确地指出了要培养幼儿“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自己的好朋友”等。由此可见,学前教育阶段,社会意识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教师必须要围绕心理结构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来培养幼儿的社会意识,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自主”意识,使他们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四、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激发儿童科学探索兴趣

培养、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南》中提到了“能够通过观察、对比等关系,发现某些事物前后的关联”“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等等,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家长能够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了解幼儿的探究兴趣与他们关注的问题,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探究能力有个基本的认识,引导幼儿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起点来探究新的事物。幼儿教师要根据《指南》要求,结合所教授的孩子的年龄段确立近期与延期的探究教育目标,运用支持性教育策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满足幼儿成长与成功的需要。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在日常教育中,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们通过日常中的事物来发现、探索未知的空间。从而提升幼儿的探索实践能力。

五、重视幼儿学习品质,引导儿童感受与欣赏艺术美

《指南》指出“艺术是儿童感受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儿童对情感态度和周围世界表达自己看法的一种方式”。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大多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以幼儿学画画为例,教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画笔把自己心中想到的、眼中看到的东西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真正地将绘画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作业”。对每个孩子的作品,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采取比较委婉的方式指出作品的不足之处,这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艺术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更是把普及和提升学前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相信,在全社会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今天,只要我们全体幼儿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学习反思,转变观念,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科学管理,蹲下身来,把工作做细、做实、做深,一定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实现学前教育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简健萍.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践[J]福建教育,2013(6):36-37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现状与建议[J]教育导刊,2013(12):5-8

猜你喜欢

品质学前教育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