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2019-02-20蔡静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礼仪榜样

蔡静芳

摘 要:陶行知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品质的养成期,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抓住这个关键时期,通过一些方法、途径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品质,那将会使幼儿终身受益。

关键词:幼儿教育; 文明礼仪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82-00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幼儿对文明礼仪知之甚少,文明礼仪状况令人担忧。

一、幼儿文明礼仪现状:教学与生活脱节

(一)不会或不常使用礼貌用语

“请”“谢谢”……这些常用的礼貌用语局限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家庭中,幼儿觉得家长为自己服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根本不需要礼貌用语;另外,幼儿在对家长说出礼貌用语之后,很多家长的回应是“不用”,久而久之,“不用”的客气就变成了幼儿的“不说”,这就对幼儿的负面行为进行了强化。

(二)不会也不需要勤俭自理

物质条件飞速发展原本是件好事,但苦过的上一辈舍不得幼儿吃任何的苦,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无有不应。这样精致照料下的幼儿不会也不需要勤俭自理等优良品质,他们不知道勤俭节约的目的是什么,更不会为之而约束自己。

(三)不爱也不愿遵守礼仪规则

文明礼仪的存在告诉了大家在一些场合应该怎么做,展现了个人的生活修养。但是这些文明礼仪实际上就是行为规则,它约束了人的行为,制约了幼儿的天性,所以幼儿一点也不爱这些礼仪,也不愿意完全遵守规则。

二、原因剖析:大环境的忽视

(一)社会环境的改变

现代人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得原本群居的人们大多都落户到了商品房中,再加上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大减少了:放学、下班后的人们缩居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不与社会、人群接触;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和长辈的交际大多局限在晚餐、逢年过节,可是大家觉得跟家人在一起就应该用最放松、最舒服的方式,不会太注意文明礼仪。

(二)家庭教育的不重视

在现代的教育观念中,学文化知识、学才艺技能才是学习,家长舍得花费成本给幼儿报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却觉得没必要学习文明礼仪,或者对幼儿的不文明言行视而不见。此外,幼儿的年龄小,是非观念不够,他们会根据成人的表现来约束自身的言行。

1.解决途径。

1.1全民提高文明礼仪意识。

1.1.1提高教师的教育意识。幼儿的天性使得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利用,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应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并将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1.1.2提高家长的示范意识。家庭中的主要施教方是家长,家长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积极规范和优化自己的言行;同时,与幼儿园、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和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适宜的教育方法,以便在家中对幼儿也能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家园一致的教育行为会让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双方达成一致,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下去,取得真正巩固的教育成果。

1.1.3提高社会的文明效应。加强对于幼儿礼仪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无法直接影响整个社会,但是我们可以以一个学校带动无数个幼儿,无数个幼儿牵动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家庭影响一方区域,一方区域唤醒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應,引导社会大方向全民关注文明礼仪教育。幼儿礼仪教育应该在知行合一、全民统一的思想下持久地进行下去。

1.2教育方法。

1.2.1榜样引领,行为示范。榜样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它召唤着人性真善美的一面。榜样中包含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家长、同伴等,所有人必须以自身的形象风度、语言、行为给幼儿们做出榜样。在幼儿园,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塑造优良的师德、师表形象。此外,榜样还包含了古今中外文明礼仪中的代表人物、典型事例,这些也能使幼儿通过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受到熏染,慢慢内化为习惯,如故事《程门立雪》中的杨时,幼儿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可以深刻地体验到尊师的美德。

1.2.2创设情境,模拟体验。表演体验活动是幼儿较为感兴趣的方式,幼儿可以在情境体验场中复习、运用自己的所学所得,从而得以巩固。比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可以模拟做客和招待客人的情境,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体验互动的礼仪。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全身心投入,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议一议、做一做、试一试的实践体验真正地理解文明礼仪,并内化为他们的实际行为,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1.2.3规范行为,习惯养成。在幼儿的礼仪教育中,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教育行为,并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与必要的监督,帮助幼儿将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内化成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

(1)创设良好礼仪环境。环境在教育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教师可以在楼道悬挂礼仪宣传教育图片,如:“微笑”“请”“您好”“对不起”“谢谢”等鲜明的卡通文明用语标牌;在盥洗室的洗手池边张贴温馨提示“节约用水”等,为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创立一个优美、文明的礼仪环境氛围。

同时,每天早上坚持由幼儿评选产生的礼仪宝宝迎候幼儿和家长,以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影响着整个班、整个学校的师生、家长,使大家从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接受了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感染和暗示。这样的行为不仅锻炼了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提高了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率。

(2)自主制定行为规范。幼儿自主制定才能让他们自觉遵守,教师成人强加的行为准则容易脱离幼儿的实际,造成幼儿叛逆的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带领幼儿制定各个场合的文明礼仪规范,并且可以根据社会认知的冲突来设计问题和情境,让幼儿在对现象的讨论中分辨美与丑、善与恶,并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从而获得新知。

(3)开展礼仪知识竞赛,评选每月“礼仪宝宝”。竞赛、评比这类活动可以引发幼儿的好胜心,科学、合理地利用竞赛评比,促进幼儿积极地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同时,在活动中产生的“礼仪宝宝”又可以在每天的来园时与家长、同伴进行互动,更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文明礼仪是人类生活的行为准则,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文明礼仪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这不是幼儿园教育单方面就能胜任的事情,需要各方全力的配合与支持,多管齐下,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礼仪榜样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不懂礼节
榜样
榜样
榜样
文明礼仪的检阅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