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诗叶?
2019-02-20晓雪
晓雪
水舞声光秀
当夜幕刚刚降临,
文化公园的湖面上,
开启了“水舞声光秀”。
随着优美曼妙的乐曲,
五彩的水花灿烂喷涌,
时而一排排水柱直射夜空,
时而一个个美女翩翩起舞,
时而水雾中荷花绽放,
时而喷泉里剪纸闪亮。
水光、灯光、月光、佛光,
绝妙的交织,
新巧的魔幻,
幻化出李小龙的武术表演,
幻化出红线女的粤剧片段……
佛山独特的艺术,
岭南多彩的文化,
全化为迷人的水舞,
神奇的图画,
我在朦胧中,
醉入梦乡。
黎 简
他“足不逾岭,名著天下”,
他个性狂放,自号“狂简”;
在故乡的山山水水间,
他吟唱,他描绘,他抒写……
翁方纲调来当广东学政,
尚未到任,先梦见他;
袁子才慕名欲求一见,
毅然被他拒之门外。
他的诗“峻拔清峭”,绝妙精彩,
“取炼于大谢,取劲于昌黎,
取幽于长吉,取瘦于东野”,
而又独辟蹊径,自成一派。
他的书法秀劲舒放、纵横跌宕;
他的绘画以故乡山水为题材,
用木棉的火红照亮了岭南画坛;
他的篆刻得汉魏神韵又别开生面。
他的诗、书、画、印“四绝”,
共同体现了艺术创造的“秘诀”:
万法归一——为我所用;
博采众长——独放异彩。
康有为(1856—1927)
面对朝廷的腐败无能,
面对民众的苦难深重,
他夜不成寐,痛心疾首,
为天下苍生痛苦……
他创办“万木草堂”,
讲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
讲自己“变法维新”的重情,
教学生奋起救国救民。
力主变革的“强学会”被查封,
他又成立救亡图存的“保国会”;
失败了又重来,跌倒了再爬起,
他百折不挠,誓死如归。
他“日日以救世为心,
刻刻以救世为事”,
“其热诚之深,厚贯匕札,
其胆气之雄,传横一世”。
“公车上书”之后,他又
再三、再四、再五地上书,
直到“上达天听”,感动了光绪,
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
维新失败,他浪迹天涯,
熬过无数个更残灯尽的长夜,
仍为了实现自己救国的理想,
顽强拼搏,探索前进。
他坚持“君主立宪”,核心是“立宪”,
为了实现国强民富,造福天下苍生。
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历史会作出公正的结论。
李小龙(1940—1973)
小小的年纪,从打太极拳,
到练咏春拳、白鹤拳、少林拳,
最后自己创截拳道开宗立派,
瘦弱的身体百炼成钢,
他创造了武术史上的神话。
举世无双的中国功夫,
靠什么登峰造极,出神入化?
他对周易、老子、禅宗、尼采,
都有研究,他善于海纳百川,
在苦练的同时深思畅想……
乘船出海,他悟到了
“水不正是功夫的本质吗?
它是世界上最柔软的物质,
却有着穿透一切的力量。
练好功夫,要像水一样……”
“要像水一样柔软而有韧性”
他的一招一式、一拳一脚都有思想!
他“以哲引武,由武入道”
三十二岁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给武术界树立了永久的榜样。
万福台
高大宽敞的万福台,
下撑大地,上擎蓝天,
没有幕布,没有乐池,
全方位向观众敞开。
“薛腔”创始人薛觉光,
“小生王”、红线女、马师曾,
一代代粤劇人的明星梦,
在这里一步步实现。
香港、澳门、台湾以及
许多国家的曲艺爱好者,
都以能登上万福台表演,
而感到幸运和光彩。
“天天喜事夜夜笙歌”,
工人、农民、学生、专业演员,
所有人都可以登台展示才艺,
歌声、笑声、喝彩声响成一片。
深情吟诵古人的英雄传奇,
放声歌唱新时代壮丽诗篇,
悠扬婉转的唱腔动人心弦,
万福台是佛山人的精神圣殿。
西樵镇
在西樵山的怀抱里,
满目青翠,四季如春;
西江和北江,两条碧水,
流淌着粤曲的袅袅余音;
天湖和听音湖,清朗如镜,
倒映着茶花、桃花、映山红,
和各种鸟儿嬉闹飞鸣的身影……
走在青石铺就的光滑街道上,
踩着康有为、黄飞鸿走过的脚印;
走进解元巷、翰林村、状元乡,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浓郁气氛,
只是波光闪闪的池塘边,
一棵古老的大榕树长须倒挂,
一群孩子正在树下背《三字经》。
梁启超、陈启元、董必武,
黄君壁、关山月、冼玉清,
多少名流都曾在这里流连忘返,
为这迷人的文化古镇留下诗画作品。
我来到清凉幽静的听音湖边,
望着这如诗如画的人间仙境,
仿佛听到了前辈们动情的歌吟……
责任编辑 徐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