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玄奘取经的真实概况
2019-02-20赵显清
赵显清
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使唐僧(法名:玄奘)名扬千古,万代流芳,尤其是上世纪经改编而拍摄成的86版25集电视连续剧,更是让唐僧师徒四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众所周知,《西游记》毕竟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其中的许多神话人物与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但历史上唐僧取经的故事确实是发生过的。
谈到这里,许多人就会产生疑问,那历史上真实的唐僧取经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与小说《西游记》中所描述交代的有多大差距?为此,笔者曾翻阅了《旧唐书·列传》《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续高僧传》《西安市志·(第七卷)人物志》《苍茫灵山玄奘传》(金辉著,团结出版社)《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著,上海书店出版社)等部分真实可靠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
历史上真实玄奘的出生及家庭情况怎样?玄奘(俗姓陈,名祎),亦称“唐僧”、“三藏法师”、“唐三藏”。玄奘的出生经历至今是个谜,他出生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定论。一般认为,他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出生在洛州缑氏县游仙乡控鹤里凤凰谷陈村(今河南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一个官宦之家,排行第四。玄奘兄弟姊妹四人,老大的名字历史上没留下来,老二叫陈素,即后来的长捷法师,老三便是玄奘的姐姐。玄奘的高祖父陈湛和曾祖父陈钦,分别做过北魏的清河太守与上当太守,祖父陈康因学业优秀出仕北齐,官至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和礼部侍郎,父亲陈慧曾出任陈留及江陵县令。玄奘的外祖父是洛州长史,属于地方政府官员。玄奘的母亲是长史之女宋氏,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玄奘生在书香之家,幼年时接受了很好的教育。可惜人生无常,玄奘5岁左右时母亲去世,10岁左右时父亲去世。此后,他十一岁时跟随在洛阳净土寺中出家的二哥,学习佛家经典,直到13岁那年,正式在这里出家,取法名玄奘。
玄奘的相貌体质究竟咋样?玄奘的聪慧睿智,博学多才自不必说,就外貌而言,86版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徐少华、迟重瑞及汪粤所扮演出的玄奘浓眉大眼,白净清秀,文静儒雅,相貌堂堂,致使其一路上艳遇不断,似乎显得软弱无力,他却均不为一切所动,一心一意只赴西天,求取真经。那历史上真实玄奘的相貌究竟咋样?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法师形长七尺余,身赤白色,眉目疏朗,端严若神,美丽如画……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行雍容,直前而视,戒范端凝,始终如一。”可见,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不仅气宇轩昂,长得一表人才,还举止高雅,口才极佳,声音富有磁性,令人百听不厌,就、体、表、行、言等方面而言,确实是出类拔萃的,属才貌双全,体形高大的美男子、大帅哥了。至于玄奘的体质状况,典籍中无明确的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断,若没健壮的体魄,他是经不住漫漫西行路上的长途跋涉,更应对不了那些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亦根本实现不了自己西行求法,取来真经的伟大庄严心愿。因而,玄奘的健康状况更不容质疑。
玄奘取经的真实动机和原因是什么?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由于战乱,玄奘与二哥长捷法师离开洛阳赴四川,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求学,不久又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后玄奘又至相州(今河南南阳市中西部)、赵州(今河北赵县境内)等地学习。通过学习,玄奘深感曾经的许多佛经译著不完善明确,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疏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早在玄奘之前就有很多人西行取经的记载,这些事迹让玄奘心生向往,其中,东晋僧人法显的成功及其所撰的《佛国记》,更是直接激发了玄奘求取佛教经典的决心。另外一个促使玄奘西行的重要原因是,玄奘在学佛过程中发现,当时佛教界对同一经典的诠释存在巨大差异,这种歧义不能相互统一、协调,这对于佛教的发展存在明显的隐患。再者,按大乘佛教的理论,佛教本来是一个整体,现在却成为南宗和北宗两大流派,两派间存在许多差异,一个说有,一个主空,多少年不能一致,且无法证明孰是孰非。眼见国内佛教各家其说不一,佛经翻译亦远非系统,这样,佛法便无法弘扬,众生更不能得度。玄奘认为,佛教从理论上,应该统一也必须统一,必须得有人从事这项艰难而必要的事业,使人们最终有一个标准可循,使天下的学佛向道之士都有一条明确的道路可走。
唐武德九年(公元629年),玄奘在长安遇到来自中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亲自登门请教。玄奘听他说,戒贤法师深谙百家佛学经典,并且正在那烂陀寺讲学,于是,他坚定地立下西行求法的决心。玄奘在长安广求蕃人,遍学其语。从中国到印度,诸国林立,语言殊隔,不仅要熟练掌握梵文和巴利文,还要对西域和中亚的各种语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据现代学者考证分析,玄奘掌握和了解的各种语言及方言多达八九十种。此外,在待机西行的日子里,玄奘一次又一次在自设的严酷环境下进行生存训练,锻炼和考验自己的体能和意志。
玄奘取经是否得到了朝廷的批准?初唐时期,国家初定,边界不稳,尤其唐朝贞观年间,朝廷严禁国民出境。公元627年八月,玄奘召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僧侣,共同三番五次向朝廷提出申请出境,欲西行求法,均遭到了拒绝。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长安周围霜降秋害,庄稼歉收,眼看次年首都發生饥荒,朝廷才让聚集首都的众多人口四散各地就食,允许百姓自寻出路,自由行走。于是,玄奘趁机混入成群结队离开长安四处就食的队伍之中,踏上了他的西行求法之路。
玄奘西行的大致路线和经历如何?期间主要有谁陪伴?当然,玄奘的西行途中,并非由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陪同了。他虽没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却也多处危机重重,多次险些被抓。公元629年秋,玄奘从长安出发,路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为当地僧众祭坛说法。凉州是河西走廊的一个大都会,当时为防备颉利可汗的突厥军队侵扰,凉州都督李大亮接到朝廷圣旨:封锁边关,禁止人员西行。于是,玄奘被逼令返回,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时,当地有一位名望极高,叫惠威的和尚,他派了惠霖、道整两个徒弟护送玄奘深更半夜时偷偷出城了。他们白天休息,夜里行走,风餐露宿,几日后到达瓜州(今安西)。瓜州刺史独孤达是虔诚的佛教徒,对玄奘殷厚招待,玄奘在这里留住一月。期间,州吏李昌也接到了凉州都督李大亮追捕玄奘的公文,但他被玄奘立志去天竺取经的精神所感动,当面撕毁了通缉令后促他快行。
从瓜州开始至伊吾(今新疆哈密)之间的旅途,是玄奘最为艰难险恶的一段,几近丧命。首先,他来时所骑乘的马死了,从凉州来的两个僧人也相继离他而去,他不得已又买了一匹马。可喜的是,在这里玄奘与一个名为石磐陀的胡人不期而遇,对方表示愿与他同行,同时,石磐陀还带来了一个老年胡人,牵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色马,这便是“瘦老赤马”。
据石磐陀介绍,该老胡人来往于伊吾和瓜州之间已有三十余回,对道路了如指掌,可作为向导,相伴西行,而这匹“瘦老赤马”,已经来往伊吾十五次,老马识途,熟悉适应沙漠的气候和环境。于是,玄奘换了“瘦老赤马”,但老胡人考虑到自己年迈,虽然已经成功往返三十余次,这一回却未必成功,不愿舍命相伴了。
玄奘和石磐陀二人带着马,未敢靠近玉门关,悄悄沿着葫芦河岸上溯十里许,河面宽丈余,胡人砍树为桥,铺草填沙,驱马过河。不久,因为畏惧,石磐陀中途变卦,还生出杀玄奘的歹念。于是,玄奘放他回去,自己带着马,跋涉了八十余里后来到重兵把守的边关五烽中的第一烽火台(今白墩子。五烽之间一共有六百里的戈壁沙漠)。所幸守烽校尉王祥信佛,被玄奘的精神所感动,安置他好好休息一夜,翌日叫人准备了足够的水和干粮,亲自送出十多里后告诉他,避开第二烽(今红柳圆)和第三烽(今大泉)后到第四烽火台找守台校尉王伯陇,那人善良,一定会帮你,言罢洒泪拜别。
几天后的夜晚,玄奘来到第四烽火台(今马莲井),王伯陇果然热情接待了他,临行前,除了备干粮和马草,还换了一个大皮囊,盛满了水,叮嘱玄奘,不要去第五个烽火了,那个校尉性情粗暴,免生意外,绕过第五烽(今新疆星星峡)走百余里,有个野马泉,可在那里取水。于是,玄奘离开第四烽,绕过第五烽后,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进入了八百里大沙漠———莫贺延碛。
大漠茫茫,黄沙漫漫,更为不幸的是,进入大沙漠后不久,玄奘唯一的水囊失手掉在地上,水洒得一滴不剩。之后的情况,有资料中记载:“四夜五日无一滴(水)沾喉,口腹干焦,几将殒绝”。就是说玄奘四夜五日滴水未沾,身体处于极度缺水状态,危及生命了。就在绝望之际,突然那匹老马驮着玄奘撒腿向着一个方向飞奔,一口气跑出了几里,来到了一个非常丰满的水草地,不远处还有个小池塘,池水甘甜清冽。当然,这个池塘是否是“野马泉”不得而知。玄奘大喜过望,和他的马在这里又是喝水,又是沐浴,非常安稳地休息了两天。两天后再度登程,临出发前,玄奘还割了一些青草,给马带上。就这样,玄奘和那匹老瘦红马相依为命,连续十余天的跋涉后,奇迹般走出了沙漠,到达了西域第一站———伊吾(今新疆哈密)。可以说,莫贺延碛是玄奘西行路上经过的最艰难险恶的地段。莫贺延碛,古时也称莫贺碛、胡卢碛、沙河等,现在地理上一般称噶顺戈壁、也叫噶顺沙漠、哈顺沙漠、伊勒呼玛沙漠、八百里瀚海等,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东南与甘肃省瓜州县西北交接一带(位于罗布泊与玉门关之间)的大片隔壁沙漠,占地面积约120公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曰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可见,玄奘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踽踽跋涉是何等的艰辛了,那些海市蜃楼,“鬼火”等大沙漠里特有的光怪陆离的奇异景象更是令人恐惧发怵。
玄奘在伊吾受到了大觉寺僧人及国王的热烈欢迎,停留了十余日后,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国王麴文泰遣使来迎。玄奘至高昌王城后,国王率王妃,大臣们亲自迎接,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十余日后,玄奘辞行,麴文泰说什么也不让,试图极力盛情挽留,供奉为国师。玄奘却不为所动,最后竟以绝食相威胁。麴文泰无奈下不得不让玄奘西行了,但提了三个条件:一,和玄奘结拜为兄弟;二,请玄奘再留1月为僧俗讲经;三,请玄奘取经归来时再来高昌国接受三年供养。玄奘想这些条件不悖情理,便一一答应。一月后讲经完毕,玄奘启程。这时,麴文泰为玄奘备了往返二十年的资费,换了一匹年轻力壮的马,派专人护送,并为沿途二十四个国王和西突厥可汗写了书信,备了礼品,请求予以关照。至于那匹“瘦老赤马”的结局,已无籍可考,反正越过大沙漠后,无需亦不忍心再让年老体弱的它效力了。笔者揣测,慈悲为怀的玄奘对劳苦功高的那匹老马,定不会亏待,有可能托靠已结拜的高昌国王麴文泰交代属下善待,让其安度余年了。
如此,这之后的行程中,玄奘就大大方便轻松多了。当然,玄奘一行到了有些国家后,难免不讲经布法一番,这些不必细说。顺便提一句的是,高昌国所在的吐鲁番盆地,真有一处“火焰山”,但肯定不是《西游记》中所描述的那样了。
玄奘究竟去哪里取经了?一路豪歌向天涯,斗罢艰险又出发。据《西游记》中交代,玄奘是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奉了唐王之命,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灵山大雷音寺如来佛祖处取回了真经。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玄奘西行求法学习的区域主要在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国,即今日的印度。玄奘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于公元628年秋到了北印度境内。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十月,玄奘经过了二十多个国家后才终于到了梦寐以求,向往已久的印度那烂陀寺。这里是玄奘西行求法的主要目的地。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研究佛教最高的地方,这里的大长老戒贤法师学问高深,受众人推崇。玄奘拜于当时已106岁高龄戒贤法师门下,学习佛法。他在这里学习了5年,除认真听讲以外,又贪婪地读完了寺里所藏的各种经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后来,他又漫游印度東部、南部、西部各处,巡礼圣迹,访求名师。两年多以后再度重返那烂陀寺。可见,玄奘西行求法的地点不止一处,亦并非为了单纯的“取经”,更主要的是在于增加阅历,开阔视野,学习研究了。
这里,还得提一下那烂陀寺的大致概况。“那烂陀”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施无厌”,也就是永远不知疲倦地施舍。公元六至九世纪是那烂陀寺的极盛时期,玄奘恰恰在这个时候来到了这里。作为印度古代的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除规模宏大、建筑壮丽外,尚藏经丰富,大师云集,高僧辈出。然而这座曾无比辉煌的那烂陀寺毁于公元1200年左右的兵火之中。据载,有一伊斯兰教的首领率兵打到了那烂陀寺,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在当地大肆劫掠,把当地的大部分居民和僧侣处死,无数珍贵的佛经被付之一炬,此后那烂陀寺一蹶不振,直至消失于历史的烟尘中。早在1861年,考古学者根据玄奘在《大唐西域记》的记载,非常精确地将遗址挖掘了出来,它就在今天的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境内,旧王舍城西北七英里处一个名叫“巴罗贡”的村庄,占地约两百英亩。1956年,中国政府捐款,印度政府在那烂陀寺遗址附近修建了玄奘纪念塔,这个纪念塔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交流史和佛教史上的一个纪念碑式的建筑。
此外,《西游记》中所指的西天灵山圣地,令众多佛家弟子心往神驰。其实,灵山不仅是一个传说,确实还真有其山,是王舍城东北十四五里的一座山,高耸入云,叫“鹫山”,也叫“灵鹫山”,离那烂陀寺不远。玄奘在那烂陀寺期间多次参拜过灵山。
当时,玄奘究竟带了多少佛经及归途中主要遇到了哪些灾难?
公元641年,印度曲女城大法会拉开帷幕。在大会前,玄奘辞别了那烂陀寺师友,做好了回国准备。同年夏,玄奘踏上了漫漫的回国征途。戒日王本欲为玄奘选择便捷的海路,但玄奘为了和高昌国王麴文泰这位王兄的约定,毅然谢绝了。
据载,归国出发时,玄奘携带大、小乘佛教经典,一共是520夹,657部。此外,尚有如来佛肉舍利150粒,各种佛像7尊,及部分植物的种子等。那时候,古印度的佛经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贝多树的树叶上,所以也叫“贝叶经”,将贝叶裁剪长大小一样的长方形,经处理后可在上面刻字,然后摞成一摞,上下各放一块同样大小的木板,中间穿孔捆扎起来,称为“一夹”。
戒日王送大象為玄奘驮运经卷。这只大象高达一丈三尺,长两丈许,上边可坐八人,还能把佛经佛像及各种物品全部驮上。它看似笨重,但行走起来很轻快,虽逢奔逸而安稳不坠,瓶水不侧。可惜,这头大象在西域的崇山峻岭中,由因为遇见强盗奔走,失足从悬崖上掉下摔死了。
当送经团队到渡信度河(今印度河)时,真出事了。信度河河面广阔,宽有五六里。玄奘让经典、佛像和其他人乘船过河,而自己则骑在大象的背上渡河。当船行至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风波大起,白浪滔天,船猛烈摇荡,最终将50夹经书和护经的人抛至河内。结果人是救起来了,50夹经书损失了。幸亏骑着大象的玄奘法师没事。原本平静的河水为何突然起波浪?玄奘过河后,迎接他的迦毕试国王问他,你究竟带了什么东西,导致河神发怒?玄奘法师说,除了经书、佛像还带了奇花异果的种子。迦毕试王一拍大腿:但凡有人试图把印度奇花异果带出国,到印度河就要翻船。后来,迦毕试王又派人去乌仗那国补抄了遗失的经书(迦叶臂耶部三藏),但那些种子却永远留在了印度河里。归途中到达于阗(新疆和田)后,玄奘停留期间,又派人至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疏勒(进新疆喀什噶尔)补抄了曾过信度河时损失且补抄不全的经文,并决定意欲去高昌国看望曾经结拜过的异性兄长高昌王鞠文泰。可遗憾的是,玄奘在这里遇见了自高昌来经商的马玄志,从他口中得到了鞠文泰的死讯。所以,悲伤之余,玄奘选择了天山南路作为回来的路,从于阗直接回国,未经过高昌国。在出发前,玄奘先行委托前往长安经商的高昌人马玄志,带着自己的书信上报唐朝有关方面,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
那时,正准备发兵进攻辽东的唐太宗将总指挥部设在洛阳并住在那里。看到玄奘的表文,唐太宗命令当时留守长安的梁国公房玄龄负责安排迎接玄奘的一切工作。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秋,玄奘从阳关进入唐境的敦煌。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敦煌分道,出玉门关为北线,阳关则扼守南线。玄奘出境时经玉门关北路进入西域,回程走的是南路而入阳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抵达长安西郊漕上。行程5万里,历时18年后,他终于回到了故土。当年二月初一左右,玄奘赶到洛阳,拜见了唐太宗李世民。其中具体细节不必赘述。不过,在这里,李世民希望玄奘能够还俗,陪着自己和军队一起行动。玄奘当然找借口谢绝了,但提出了能够去少林寺译经的想法,唐太宗断然拒绝,指定他在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住进了弘福寺,开始了翻译、教育、讲学,著述的十九载生涯。但在这十九年中,玄奘迁居了好几次,先在弘福寺,又迁慈恩寺,继而西明寺,最后在玉华寺。
为何修建大雁塔?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三月,玄奘奏请于慈恩寺端门前造石塔,以安置从西域带回来的佛经、舍利和佛像。唐高宗准许,命人修建。此塔后来被毁,武则天长安年间,募捐重修,形成十层三十丈的规模,取名“大雁塔”。后屡经兵燹,数毁数修,现存的大雁塔为七层,高六十四米,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
玄奘总共翻译了多少佛经?玄奘回国后,他在十九年的译经生涯里一共翻译出来高难度的佛经75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多万字,占去整个唐代译经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在质量上大大超越前人。另外,由玄奘口述,其弟子辩机和尚笔录,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这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记述他亲生经历的110个及得之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之概况,有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及大量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为研究中古时期中亚、南亚诸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文化和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佛教史学、佛教遗迹的重要文献。他翻译的不仅是佛经,还包括印度其他学派的经典。玄奘圆寂后的情况怎样?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农历二月初五夜半,玄奘因病圆寂于玉华寺(长安以北100多千米,再今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玉华村),享年64岁。玄奘灵柩送回京师,停放于慈恩寺翻经堂,京城僧俗前来吊唁哭泣的,每天有上千人。顺便提一句,玉华寺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起初名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扩建,并更名玉华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改为玉华寺。玉华宫乃唐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
四月十四日,按照玄奘临终前的心愿,将他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今万年县东南二十里处),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迁葬至樊川北原(今西安附近),并在当地营造塔宇寺庙。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又下令在两京,也就是在长安和洛阳各建造一座佛光寺,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法师”。玄奘的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钟南山紫光阁,公元988年被僧人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11月被发现,后被南京玄奘寺、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北玄奘寺、新竹玄奘寺、日本琦玉县慈恩寺、奈良三藏院等9处寺院分藏供奉。
以上便是对当年玄奘去西域求法取经过程及部分情况的大致回顾与还原,但毕竟本人不是史学专家,所收集的史料不全面,研究不透彻,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无论怎样,玄奘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佛学大师,对佛法的引进传播,加强中西文化的交流等所做的杰出贡献,必将彪炳史册,万世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