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扬教学民主 构建和谐的道德法治课堂

2019-02-20罗海容

师道(教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探究课堂教学

罗海容

文/大埔县华侨第二中学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相处和谐自然,气氛浓烈,师生能共同获得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通过“和谐之美”陶冶学生情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课堂氛围的和谐,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融洽、学习氛围的民主、学习方式的自由以及师生创造个性的积极展现;“和谐”不等于呆板,也不等于散漫,不等于循规蹈距、随波逐流。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和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中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一个探索者的角色。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体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和谐教学的共同体。教师的“教”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逐步落实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教师“教”的过程是教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学”的过程是探索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让师生之间成为“鱼水情深”而非“猫鼠游戏”。实践证明,教师与学生要心心相印,教师的行动就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就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知识的磁铁。只有这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提高质量的有力保障,才能达到道德法治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知、信、行的统一。

二、形成团结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之间的关系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表演小品,合作调查访问,做游戏等,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同学之间在合作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之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如:在讲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之前,让学生自愿组合,每5—6人去收集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归纳等有关资源环境的情况,然后再讲授时,把大家收集的资料等由各组代表汇报,进行全班交流讨论,互相分享劳动的成果,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交流时鼓励创新,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因此,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传授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的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倍。同时把握好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完善和谐课堂。

三、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

如果一个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就能学得很愉快。努力创造自然、融洽、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就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主动学习,就能有效地扫除障碍,开发更多的潜能。

1.将幽默带进课堂

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睿智,是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地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所以,道德法治课教师要巧用词语,善用比喻等形式,创造幽默,使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即使面对学生的差错,也不必声色俱厉,幽默的纠错,让学生印象更深。在课堂中引入幽默,是课堂更有吸引力,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

2.把微笑送给学生

人们常说“成于中而形于外”“喜怒形于色”,不同的表情会给学生不同的影响。当老师“喜笑颜开”“眉飞色舞”时,学生会心情愉悦;当教师“神采奕奕”“容光焕发”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学习的积极性会极大地调动起来,如果教师“面色铁青”“冷若冰霜”,学生就会惊恐紧张,兴趣索然。所以,作为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同时,思想品德的知识呈现也要轻松自然,是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又得到了快乐,更加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说到底,构建和谐的课堂,作为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思索、多实践,把传统和现代结合,把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结合,把课堂多样性和必然性结合,要以人的教育为使命,不忘初心,在平时多加注意,才能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