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措并举,落实课外阅读
2019-02-20广州市海珠镇泰实验小学
文/广州市海珠镇泰实验小学
张海华
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在《把语感“传染”给学生》一文中指出:“一般做教师的,对于文学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究竟教师怎样才能把语感“传染”给学生呢?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是语言文字汇集的源泉,因此“传染”语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多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提到:“语文课程要带领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语言实践”。积者,聚拢也;累者,叠加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大量积累,才能逐步达成语文知识、能力的整合、运用、提升。丰富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资源和平台,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喜好,积累具有特色的语言,并且逐渐建构起新的语言体系,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即将全面铺开使用。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我们发现统编教材对大量阅读的提倡力度更大。“和大人一起读”与“快乐读书吧”是统编教材的两大亮点。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所以让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让孩子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是在传达一个非常鲜明的理念,学生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快乐读书吧”每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一种内容类型的阅读,比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其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感知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
近到教材要求的落实,远到语文素养的提升,都需要教师着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保持积极、主动、愉悦的心态。
一、授之以渔,交给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的阅读方法好比一把通向高效阅读的金钥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指导课上,我们应该着力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低年级,进行“诵读”(眼口一致,放声朗读)、结合插图读(借助插图想象)的训练。中年级学习“默读”“精读”(画出好词好句,做简单评注)、“略读”(每分钟约300字)。高年级指导掌握“浏览”(每分钟约500字)、跳读(查找资料时跳跃性地读)的方法。经过这样有序列有计划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有深度的阅读。
1.精读法。顾名思义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口到、眼到、心到,边读、边思,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略读浏览法。主要针对一些长篇的书籍,例如名著《西游记》《水浒传》等,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这种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比较轻松。它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对于学生实现大量课外阅读有着重要作用。
3.速读法。即不发音、不辩读、不转移视线,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其特点是快,要求读得快,理解得快。
4.选读法。根据自己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读时做到目光只扫描最关键的词句提取所需,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迅速捕捉所需信息的能力。
5.批注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的方法。教师预先确定阅读批注的符号和格式,引导学生做到一边阅读,一边勾画,随读随批,既动脑又动手。
6.笔记法。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摘录积累、写心得体会。
阅读方法的有效,有利于提高课外经典阅读的速度和效果,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二、落实检查,开展多元评价
有布置没有检查,是课外阅读往往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跟进,既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层层深入。因为学生的阅读大都在家里进行,所以,笔者设计了不少表格请家长协助填写,以了解、跟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一开始由家长记录每天的阅读时间、内容、阅读态度。评价采用三星制,阅读态度自觉认真得三颗“☆”,有时需要提醒,比较认真可以得两颗“☆”,经常需要提醒的阅读态度一般打上一个“☆”。接下来,自我、小组、老师等评价主体也加入了。学期末,还有小结性评语进行质性评价。多元的不同形式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阅读现状,找到与同伴的差距。
三、巧花心思,创新汇报形式
怎么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持续高涨,这是我们课外阅读开展遇到的最大问题。丰富多彩的形式,既可以巩固阅读方法,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收获的舞台,使其尽享成功的乐趣,从而产生新的激励动力。相较最常用的制作手抄报,读书卡,笔者认为小学生更喜欢动态的汇报方式。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开发出了这几种课外阅读汇报课课型:
1.好书推介课。学生以“梗概+精彩片段”的方式进行读物推荐,这种“点面结合”的做法能很好地激发其他同学的阅读期待。
2.比对欣赏课。把孩子们摘录下来的描写相同题材的片段放在一起欣赏,感受不同国家、地域、作家的多种风格。
3.专题汇报课。以某个人物或某种题材为专题进行交流。比如,我们班开展了“毛泽东诗词欣赏”的专题,学生自己查阅创作背景、诗词注释,制作成了ppt展示。在推荐孩子们读了《水浒传》里有关武松的回目以后,我们班举行了“武松应聘记”小品联演。学生从原著中找到各种依据,分析他的优劣势,扬长避短,撰写“应聘书”,给武松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非常的有意思。
4.读写迁移课。主要是进行经典片段的仿写。
5.美声朗读课。把自己摘抄的优美句段进行编演。在阅读的过程以及阅读的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因为朗读是感受声律、领会情感、品味意境的充满情致的实践活动。读到“精妙处”“得意处”用朗而读之的方式去内化、表达自己的感悟、收获,是非常好的方式。
其实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还有很多,比方“读书小组”的建构。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特别欢迎这种“抱团”的读书方式。由3——5名趣味相投的学生自由组合,共同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定期进行小组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再比如“师生共读”,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捧着和自己一样的书,会让他们读起来更带劲,像我们班的孩子会在我读完以后向我下战书,要求就故事里的人物或者情节和我辩论或是竞猜。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能交给学生高效阅读的方法,能以评价机制落实检查,能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的舞台,那么,学生的课外阅读一定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