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教学语境,提升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2019-02-20湛江第一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周朴园语篇语境

文/湛江第一中学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板块。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阅读教学。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促进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呢?实践证明,恰当而巧妙利用“教学语境”来开展阅读教学,对于新课标理念的有效实施,提升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具有相当大的现实参考价值。

一、教学语境

所谓“语境”,是指语言的“使用环境”。在欧美新批评家眼里,“‘语境’是用来表示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的名称,这组事件,包括我们可以选择作为原因和结果的任何事件以及那些所需要的条件”。一般来说,语境包括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交际语境、背景语境。语境“无处不在”,只要是有“交流”的地方,不论是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文本,还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就必然存在着“语境的身影”。

那么,什么是教学语境呢?所谓“教学语境”,是指在课堂特定的时空环境里,由师生交流话语和教学文本所构成的语言使用环境。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语境就是指师生交流时的“言谈语境”和师生共同解读的“文本语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言语场域环境”,既包括教学发生当下由课室里人、物所组成的物理时空环境;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环境,即教学主体之间以及教学主体与教学课堂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氛围和心理背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下发生的,师生这一言语交流环境里最活跃的元素双方言谈交流所依赖的语境,称为师生“言谈语境”;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与“文本”三方之间存在多重对话,从而架构起一种“文本语境”。

根据语境的涵义,无论是就教学的师生主体来说的师生交流的“言谈语境”,还是就阅读的对象文本来说的“文本语境”,它们都可能涉及到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交际语境、背景语境。为了实现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是要通过一切方式力求教学语境中“言谈语境”与“文本语境”之间在上下文语境、现场语境、交际语境、背景语境这些层次类别上的“互通和谐”。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将“阅读文本的时空”与“课堂教学现场的时空”有机整合,才能使得学生对文本理解得更透,阅读能力才可能真正得到提升。原因有二:

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语言交流活动,阅读教学应该大力运用语境理论知识,把阅读语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和学习;不仅要关涉到文章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得花大力气去解决语篇的深层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把握文本中的上下文话语、解构出现场语境、分析人物对话的交际语境、重构人物所处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大背景语境,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就展露无遗。而这恰恰是学困生容易忽视的地方。观察发现,学困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往往缺少“语境意识”,以致文本前后逻辑理解常出现“断裂”和“遗忘”,导致阅读的速度与效率难以保证。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引学生解读文本时,必将利用师生所处的现实社会文化生活语境,把文本内容放在师生当下的具体生动的交流话语中,通过教师的个性引导把师生各自感知能力所能达到的具体时空环境连接起来,把围绕文本所延伸出的内容所开展的诸多探讨组成的抽象环境具体化,从而达到由静态的文本走入当下的动态的课堂生成场域。

当语文教师在充分解读和紧扣文本利用自身丰厚的语言文字知识,通过富有教学智慧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展开种种个性化解读,让文本语境与言谈语境尽可能实现彼此“互为条件、完美融合、无缝贯通”时,可以说我们的阅读教学就达到了它的理想目标。

二、实施策略

遵循和运用教学语境理论来指导阅读教学实为应然之举。换句话说,也就是语文教师应大力分析、创设并充分利用语境来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鉴于阅读教学自身的特性,越复杂的语篇,运用到的语境类别就越多,课堂教学就越复杂,应用语境教学法的意义也就越大。那么,在课堂教学语境下,语文教师究竟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呢?

(一)再现生活,使阅读教学内容生活化

每一部作品也都会留下生活语境的印迹。再现生活,也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语境知识,运用“生活大语境”来探究反映语篇意义的蛛丝马迹。这在我们教授小说和戏剧中,对有效分析人物的性格,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语文(以下同)《雷雨》一文时,我们是通过故事中代表上层阶级的资本家(周朴园家族)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鲁侍萍等)之间的尖锐矛盾去了解它的主题的。而这一矛盾正是当时作者所处复杂时代的一个缩影,是对当时深刻的社会内涵即篇章的“深层意义”的揭示和再现。此时,教师可以在分析作品的故事情节、矛盾和冲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故事的某种原型,创设一幅幅现实生活矛盾的诸多画面,让学生在这些画面中有效分析人物的性格,正确把握作品的主题。

又如,《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两位主要人物形象特点一部分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对话”来体现的。戏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周朴园: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也派人到无锡打听过。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不过也许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要从对话中鲁侍萍的话语里的言外之意来分析出鲁侍萍心中的不平和对周朴园的憎恨从而从侧面表现出周朴园人性的伪善,就要分析有哪些生活语境因素参与了其中。这时,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列出以下几个作为语境的含义命题:

(1)人死了,就不能复活。(背景语境)

(2)贤惠又规矩的小姐就不应该被人抛弃。(交际语境)

(3)那位姓梅的小姐此刻正在周公馆说着话。(现场语境)

(4)长期打听,真心寻找,总会有线索。(上下文语境)

这些意义命题说明,正是以这些语境因素为相关性的推理依据,我们才从中推理出鲁侍萍心里的不满和周朴园道貌岸然的伪装。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语言想象力所限及日常对“话语命题”的忽略,对于上述语境内容缺乏必要的“感同身受”,从而导致话语意义理解的低效。重视并激发学困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提升其阅读效果相当关键。

其实,很多作家都是以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物之间发生的事情,产生的矛盾冲突等为创作素材,依靠生活这个大语境,经过艺术加工而写作的。再现生活大语境,犹如一根丝线,联结读者与语篇、读者与作者,维系他们之间的“交流”。

(二)“换位”思考,使阅读教学方式新颖化

所谓“换位”思考,是人们在诠释语篇时,运用某一种角度或方式进行思考后不能得到较好效果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情感体验和人生经历去解决问题的这样一种设身处地式的思维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篇教学中,教师经常碰到需要分析作品人物性格,评价人物功过,总结人物形象特征等教学内容。当教师直接站在第三方的立场去引导学生去做以上分析时往往会使学生只停留在人物形象的表面,而无法深入人物内心全方位解读。这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就此进行“人物与自己”之间的角色调换,将作品中人物及故事“归位”到学生自己身上,通过种种假设创造一种现场语境和交际语境,再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学生得到这样一种“换位”后的“模拟”情景的体验,就会不知不觉拉近与作品人物内心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全面掌握作品人物特点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学困生来说,这种“换位”思考就是增强其“身入文本,获得深刻体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项羽之死》一文的授课时,教师不妨让学生来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通过话剧演出的形式将人物在三个故事场面中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项羽与人物融为一体,不仅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了项羽勇猛强悍而又刚愎自用,重情重义而又自负短视的双面性格特点,也使自己从中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而这正是教师充分运用认知心理学尊重人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的结果。

(三)“知人论世”,使阅读教学推理科学化

“知人论世”指的是在欣赏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作者作品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就是充分利用背景语境和现场语境,引导学生将思绪拉向作品所处的环境和时代,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对语篇展开教学。这一方法对于高中阶段古典小说、戏剧以及古典诗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比如说,教学杜甫的《蜀相》一文中,对诗文最后一重点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学生可能会产生两种疑问:①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一生功业的肯定,还是对诸葛亮临危受命却未能完成使命的遗憾呢?②作者是在追溯缅怀历史英雄人物借以抒发自己豪情壮志,还是在借历史人物来宣扬自己怀才不遇呢?在教学中要做到正确理解这两句诗句内容,明确作品主旨必须至少运用到两种语境:上下文语境和背景语境。从上下文诗句表达的思路和情感主线可以明确诗句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从背景语境的角度来讲,作者落魄的人生际遇以及当时战乱的时代环境使作者在咏怀历史人物的同时不免流露出一种自己壮志未酬的怀抱和忧国忧民的精神情操。因此,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又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

知人论世,牵涉到的方面很多,既指作品创作者人生经历、创作时代及人生理想和人格情趣,也包括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甚至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综合背景知识。这对教师和学生在背景语境知识储备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概言之,从“知人论世”角度,将作品语境化,使文章解读和探究有理可循,有事实可依。

(四)“顺藤摸瓜”,使阅读教学探究条理化

“顺藤摸瓜”,就是指通过隐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逻辑性抽象性内容来推进阅读教学揭示作品“言外之意”(深层意义)的过程和方法。在具体篇章里,“藤”则表现为上下文内容的连贯、主题的统一、话题的衔接。抓住这根“藤”,来寻找上下文语境内容,结合特定语句的字面意义,探究语篇内在的语用结构,乃是我们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分析文章整体结构弄清写作思路展示文章脉络的另一有效手段。因为文章中语句的内涵,人物话语的语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向前推进的;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与前面内容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的。

例如,在讲授《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和《飞向太空的航程》两篇课文时,由于这两篇课文同属于科技类实用文体,本身讲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历史概念的科学性,因而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先从文章整体入手;然后通过语迹明确事物发展的前后逻辑联系,将文章层次找出来;最后弄清写作思路,了解语言生活和人类进行太空研究的发展过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和科技带给人类的新发展,激发学生对语言、生活和科技的兴趣。这一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依赖于教学主体双方教师和学生对文章整体和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即上下文语境意义的把握。因而按时间或空间顺序讲授这类文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讲授《短篇新闻两篇》时,老师首先要引入相关背景知识,介绍新闻类文体的基本结构,即标题、电头、背景、主体、结尾等组成部分,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新闻与其它文学样式的不同。然后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新闻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再通过标题的内涵与每一段的关键句或核心内容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有了这样一种“语迹”,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现象入手挖掘新闻本质;掌握有效信息,体会新闻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最终为学生自己动笔写作新闻积累较完备的感性材料,打下牢固的写作理论基础。把文本内容潜藏的上下文语境意义和客观现实存在的背景语境意义显化出来,阅读教学的探究就更具条理性了。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很大程度上要看语文学困生群体阅读的实际效果;而要提升学困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有赖于教师所采用的阅读教学策略。虽然,恰当运用上述阅读教学语境策略不只是帮助学困生提升阅读实效,对学优生群体来说同样有效,但对学困生来说其意义作用更大。因此,继续深挖教学语境,不断总结更为高效的语境使用策略以提升阅读实效,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6YQJK184)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周朴园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雷雨》(节选)
跟踪导练(三)2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