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星星火,将来必燎原
2019-02-20杨军
2019年即将结束。
回顾今年的封面报道,我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就是乡村。包括3月号的品格教育,4月号的万物启蒙,7月号的银川回民二小,9月号的温铁军,11月号的川崎广人,以及正在您手中的12月号——一所河南乡村幼儿园里的社区大学。
或许很多读者会感到一些同质化,但是,冥冥之中,他们似乎有一种联系,而且必须有一种联系吸引着我们。
正如大家常说的,那个最基本的简单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物,都是教育。要达成好的教育,不仅是学校,而且是家庭、社区、学校、社会,以及我们生存其中的自然,共同构成了有机的教育生态。它们是完整不可分割的。这正是当下教育深化改革持续探索的目标。
1999年,我们开始教育产业化,随后大规模撤点并校。由此造成基础教育投资失衡,应试教育极端化,其直接后果就是目前教育改革的艰难现状:城满、乡弱、村空。
从历史的角度看,这是不得已。为了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参与全球化,国家不得不偏向于培养更多高等教育的、特别是高科技金融领域的人才,同时,又必须尽可能地城镇化,利用更多廉价劳动力,以适应资本需求。这本身是对矛盾。也就是这对矛盾,形成了我们二十多年教育改革的无数争论——小到“减负”,大到古今中西。
这样的教育体系改革容易吗?温铁军的答案是,难。
正如他指出:现代学校教育的本质即是把人资本化为生产要素,必须实现知识标准化,才能集成化规模化传播,相对刨除自然人其他千差万别的特质。这就是所谓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争论的根源。
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迄今第十年。这也是贸易冲突的根源。
那么,我们真的只能把人变成机器吗?温铁军又给出一个温和的答案:社区化教育。通过社区,实现在地化差异化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缓解整体工业化现代化造成的困境。
而这个探索恰恰在最贫弱的乡村率先开始了。
循着这个线索,2019年10月,我们去了河南,连续采访了实践循环有机农业和新农民教育的川崎广人,以及新乡市辉县川中社区大学。这两者看似没有联系,实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川崎广人那里,通过循环有机农业发展经济,希望能让年轻人参加农业,留在乡村。而在川中社区大学,人们试图将已经涣散的人心再次凝聚,让乡土文化再次成为人之为人的精神家园。
其实,全国做社区教育的实践还有许多,比如本刊曾报道的万物启蒙社区空间,福建培田村社区大学,以及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社区支持型农业”。再如本期报道的明月村夏莉莉,正在尝试的社区营造。
但是,以幼儿园为依托的社区大学,这还是第一次。它直接跨越了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界限,超出了人们的惯性思维。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多么显然的道理,然而,又如此困难,如此负重。
我们还记得那位村中老人问我们:孙教授说的“乡村还魂”可能实现吗?她算了一笔经济账,难。但同时,我们能感受到社区大学对她的改变,她是开心的。
最后,还是借社区大学一位学员对社大的感恩和祝福,来告别2019,也祝福我们所有正在奋力前行的教育人:虽是星星火,将来必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