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分析
2019-02-20李峰旗
李峰旗
(隆尧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邢台 055350)
1 种植玉米前的管理
1.1 选择合适的玉米种子
我国的玉米种植范围是非常广的,所以玉米的品种也十分多,农民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就会比较困难。实际上,玉米品种的选择和当地的种植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例如:河南地区就适用于种植农华101和登海605等,这些玉米品种能够更好的适应河南地区的环境和气候,同时能够较好的抵抗病虫害的侵袭,除此之外,河南地区的土壤肥力也适合这些玉米品种的实际需求。
1.2 播种前必须要晒种
在播种玉米种子之前,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步,那就是玉米的晒种。有些玉米种子由于在冬天进行了几个月的保存,长期处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这就会对发芽和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玉米在以后的生长中更加顺利,就必须要进行晒种,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将玉米种子放在阳光下连续晒三天左右能够帮助种子脱潮,在晒种时一定要注意,种子在白天晾晒,晚上就要在收集到袋子里,白天晾晒时也要对种子进行不断的翻整,这样可以使种子的受热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晒种的实际效果。其次,晒种的环节还能够减少种子黑粉病的病菌,太阳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针对这一病菌,这就也为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奠定了基础。
1.3 科学的种植
种植玉米前一定要根据种植地的实际环境条件来进行合理的密植,让玉米植株在以后的生长中能够更好的和其他植株相协调,共同生长,这样可以减少日后不同玉米植株在生长时的矛盾,真正做到对阳光、土壤和水分的合理利用。另外,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密植的确定也要考虑到玉米品种、土壤肥力等情况,在一般情况下,那些大穗的玉米品种会比较晚成熟,一般都是在春天进行播种,密度大概在2800~3000;而那些小穗的玉米品种就成熟较早,一般在夏季播种,密度一般在3500~4500。
2 玉米种植过程中的管理
2.1 做好苗期的田间管理
首先,玉米在苗期必须要做好管理,这样才能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为提高玉米的产量奠定基础。在玉米刚刚出芽时我们就应该采取防寒措施,为玉米苗的出土和生长等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也要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减少损失。另外,在玉米穗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中,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是很大的,这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必须要合理的浇水施肥,为玉米的良好生长提供足够的外界条件,从而促使玉米植株的茁壮生长。最后。在玉米花粒期也要进行管理,这一阶段中,是玉米从抽穗到成熟的阶段,一般会持续两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主要是以提高玉米粒的数量和重量为主要任务,所以一定要防止叶子过早的衰落,要恰当的为叶子喷洒药水,保持叶子的活性。
2.2 合理施肥
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中,都必须要进行正确的管理,要及时定期的检查玉米的生长情况和营养状况。例如:在玉米生长最关键的时期里,必须要为其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还要保证玉米种子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这样才能够帮助玉米植株积累更多的有机质,促进穗和花的分离。另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玉米品种对于肥料的实际需求来为其提供养分,要让肥料和玉米能够协调;最后,还要根据玉米生长时的预计产量来改变施肥的总量,如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就要适当的多施肥,让其更好的成长;如果该区域的土壤肥力已经很高了,那么就不必再去增加肥料的总量了。
2.3 防治病虫害
如今玉米的主要病虫害是锈病、大、小斑病、蚜虫以及玉米螟这几种。所以在对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管理时,一定要注意防治这些病虫害,要根据病虫害种类来选择正确的方式来防治。例如:玉米的锈病可以利用粉锈清来进行治理;斑病可以选择代森锰锌80倍液来进行防治;对于常见的虫害,可以选择杀虫剂来进行喷洒,必要时还可以将不同的杀虫剂混合配置好使用;如果在玉米种植区发生了鼠害,可以用灭鼠药做成诱饵以后放入玉米种植区内,来达到杀灭老鼠的目的。
3 玉米成熟以后的管理技术
除了要对玉米种植前期和中期进行细致的管理以外,成熟后的玉米也必须要进行合理管理。一般情况下,玉米应该一边收割一边保存,玉米收获的具体时间应该以玉米的生长情况为基础,主要是观察玉米的穗部和底部。收割后的玉米应该在密封的环境中保存,这样在后期应该将玉米的最外层的穗苞叶去掉,这样能够降低玉米的水分,从而更好的完成晾晒工作,同时这也更方便玉米的使用和运输。
4 总结
玉米作为一种种植成本较低、产量较高的农作物,在全国各个区域都有种植,但是人们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也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按照玉米的生长特征和习性来选择合适的环境和管理方式,要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科学管理,从而更好的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