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的科幻影视创作探析
2019-02-20闵玲
□闵玲
一、全球传播与跨文化传播
(一)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1.传播媒介的多元化。传媒业的繁荣对于传播本身会产生正效应,而科技的进步则会促使媒介形态更加多样化。尤其是作为民间舆论场的社交媒体,极大地填补了长期以来传受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促成了更全面完善的舆论场。
2.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六度分隔理论的出现,使得以“熟人的熟人”来展开人际网络并进行交往成为可能,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社会化媒体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这种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传播结构中,每一个人作为网络传播的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信息再传播的主体。
3.传播格局的改变。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国际传播议程设置倾向于展现媒介奇观,在与本国有关的外交等问题上表达立场态度。但在全球传播中,任何个人的命运都有可能成为被所有网民关注的热点,全球传播参与者体现出强大的共情能力。以2015年的“韩母子遭性暴力10年案件”为例,该事件在全球引发广泛关注。这种持续的关注会演变成一种催化剂,推动传播更深更广地延伸。
(二)跨文化传播
拉里·A·萨默瓦等人在《跨文化传播》一书中,将“跨文化传播”定义为:“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由此可见,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所具有的差异性是跨文化交流得以产生和进行的基础。
从人类社会出现开始,不同人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所形成的复杂而浩瀚的文明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全球化带来的文明交融却是近几百年才发生的事情。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需要建立起一种最基本的对传播对象的认识,即一种他者认识。对于其他文化的考察与接触,不仅是传播得以发生的前提,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
二、当下科幻影视的特点
在《电影艺术词典》中,这样解释科幻电影:“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当今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幻想性地描述未来的世界或遥远过去的情景。”近年来的科幻大片着重强调科技感和未来感,不仅科幻片里的许多设定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现实的科技发展进程也可以从科幻片中遥远地展望。
首先,科技与科幻互为镜像。科幻影视通过高科技手段来探索未知世界,而银幕中各种高新科技也走向了现实生活。在《复仇者联盟》中,不断进化的钢铁侠最终使用纳米材料控制设备,使其完全隐身于自身,这样的设想和当今的可穿戴设备相呼应,给观众带来更多的代入感。
其次,科幻影视形塑认知。科幻题材的创作者们很早就意识到,单纯的故事和场景描写无法给阅听者留下深刻的背影。科幻片《降临》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主题,即:“在达到有效沟通之前,我们放弃了多少次。”从“通天塔的故事”到科幻片对于语言的关注,体现了想象之外的想象和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科幻影视批判现实。在科技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许多灾难性的负面效果也不可忽视地凸显出来。正如王开岭在《仰望,一种精神姿势》中所写的那样,“当星空变成了‘太空’、意境变成了领地,当想象力变成了科技力和生产力,嫦娥奔月变成了太空竞赛和星球大战——人类对星空的消费,也就完成了由‘爱慕’向‘占有’的偷渡,对它的打量也就从‘恋情式’进入了‘科技式’和‘政治式’,膜拜变成了染指和窃取。不仅恋曲结束了,连纯真也一并死掉了。”
以2009年的科幻电影《第九区》为例,流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成了难民,他们滞留在约翰内斯堡上空,隐喻的正是津巴布韦人被南非本地居民所驱逐的历史。电影以纪录片的风格将其处理成“外星人被人类文明所驱逐是什么感觉”。外星生物入侵地球的惯常灾难片操作手法被完全改写,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身份同时对调,借此关注难民问题。从中我们看到科幻影视的批判性不仅体现在与科技相关的议题上,它甚至可以透过科幻片的外衣来关涉与人类命运相关的任何话题,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又能同时避免现实的审查制度与政治风险,批判空间也更广阔。
三、科幻影视如何构建文化认同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文明发展在现今阶段呈现的格局,是西方文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人类文化传播中处于“文化施动者”的地位,非西方文明则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处于“文化受动者”的地位,受动者民族在处于施动者地位的民族或国家面前往往存在自卑感。在世界历史上,西方文化曾以野蛮强势的姿态进入其他文化的领地,造成许多文化灾难,这种后果在跨文化认同心理上造成的伤口至今也未能愈合。2018年,奢侈品品牌杜嘉班纳因其设计师辱华而被抵制,在舆论发酵的后期,甚至杜嘉班纳针对华人市场的广告也被指有侮辱中国文化的镜头,可以说在全球传播和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其他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的警惕与审视从未停止。
但电影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它可以跨越语言与种族的障碍来进行信息交换与感情交流,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对方的历史与现实。在全球电影市场上,美国科幻片以庞大的产业链和上下游产品横扫全球,提醒我们由表及里地审视美式科幻影视构建文化认同的路径。
(一)表层的信息内容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超级大国,本身就具有科幻影视成长的土壤。从最早的太空探索到《地心引力》《星际穿越》等影片,随着人类对宏观的宇宙、时间、引力等领域的不断探索,以及对微观的基因、病毒等生化课题的深入研究,科幻片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在根植于现实的基础上得到极大的扩展。而科技化、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现代生活方式,是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地球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向往。反观2018年底在中国上映的《地球最后的夜晚》,既不符合普通观众对于贺岁商业片的期待,又不适应小众的文艺片爱好者的观影习惯,更难以满足科幻片影迷的口味,最终口碑遭遇滑铁卢,票房更是断崖式下跌。
(二)里层的精神内核
中西文化指向不同,思维模式有别,但美式科幻片在硬核的科技元素之外,总流露着人文关怀。如在电影《星际穿越》中,那句温情脉脉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ve at close of day.Rage,Rage against the dying light”,观众总能从中收获感官刺激之外的感动。
此外,美式科幻片中常见的设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设定将全人类视为一个整体,只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就很难不被这种设定代入其中,再经由文化工业的个人英雄主义外衣的包装,主角的命运便成为每一个观影者的命运。就像《复仇者联盟4》的预告片一经上线就刷爆全球的社交媒体,不同国籍不同地区的所有漫威影迷都反应热烈,仿佛电影中主人公的遭遇就是自己的遭遇。
萨义德告诫说,“一切文化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提高人类群体的知识和自由这一共同目的比种族、民族和国家差异更重要。”或许只有怀揣对这种共同目的的追求,才能在全球传播的时代无往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