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艺术学科的教学模式变革刍议

2019-02-20王万尧

视听 2019年1期
关键词:媒介考试学科

□ 王万尧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按照媒介环境学的观点,人类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借助媒介变迁作为标准,虽然不同学者的历史分期不同。例如美国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把人类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原始表意文字阶段、字母文字阶段、印刷文明阶段、电讯文明阶段和电脑文明阶段①;而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则按照同样的思路,将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口头传播、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阶段②。不管如何划分,电子媒介的诞生是惊天动地划时代的革命。

不过,对于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不同学者的命名也并不一致,例如信息时代、第二媒介时代、泛传播时代,等等。命名虽然不同,但都遮盖不了一个明显的事实:以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为主导的时代已经到来。因此本文将会采用更为众所周知的“新媒体时代”来命名。

虽然“新媒体”已经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在概念上却一直缺乏精确定义,也常被与“全媒体”交替使用。一般说来,业界和学界对“新媒体”约定俗成的共识,“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各种新旧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③。因此,新媒体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数字化。这是新媒体的本质,即信息的生产、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介质壁垒;第二,互动性。这是新媒体的表现形式,即受众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状态中挣脱出来,对传播内容具有主动接受与回应的自由;第三,个人化。这是新媒体的延伸性,即新媒体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要,呈现不同的内容与界面。

新媒体时代对于媒介的普遍运用,在本质上意味着人的媒介化,或者说,每个人都处在媒介的深刻影响之下。“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中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体意识也烙上了媒介化的烙印。”④从而,新媒体时代的个体成为了“电子媒介人,即是指生活于媒介化社会,拥有各种电子媒介,具备随时发布和接受电子信息便利,成为媒介化社会电子网络节点和信息传播主体的人”⑤。因此,随着“电子媒介人”的诞生,新媒体时代的人际关系也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模式:“从狭隘交往到普遍交往,从现实交往到虚拟交往,从单向交往到多向交往。”⑥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身处其中的电子媒介人的存在事实,对今日高校的教育模式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作为与时代潮流紧密联系的艺术学科,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感受到新的挑战。本文将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对艺术学科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与回应。

二、艺术学科教学模式的变革

最近几年艺术学科的毕业生就业率并不乐观,笔者以为,并不是社会不需求这些专业,反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社会网络媒体的普及,这些专业应该成为社会急需专业才对。其原因在于,这些艺术学科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新媒体语境下,已经显得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发展不相吻合。因此,艺术学科在新媒体语境下,对自身的教学模式提出相应的改进,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第一,建立新媒体思维。从上文新媒体定义的共识上可知,新媒体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新兴媒体,它是将传统媒体的“各种表现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由此可见,现在常见的车载移动电视、手机新闻、传统媒体的网站等,从本质上来看还是属于传统媒体的延伸品,是新瓶装旧酒,并不属于深度融合的新媒体范畴。但是,现今的艺术学科教育的一个窠臼就在于,以此类表面新颖实则传统的媒介叠加形式,替代了真正的新媒体融合教育。所以,对于艺术学科教育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建立新媒体思维。

第二,探索跨学科教学内容。传统的媒体教育恪守条块清晰的学科划分,彼此界限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在如今新媒体时代,艺术学科的界限划分并不清晰,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学科融合局面。因此,艺术学科的教育模式也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上述新媒体的特征来看,它涉及新媒体的技术、传播、受众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供小于求,现今的新媒体常常是供过于求,因此如何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新媒体素养有效嫁接,是艺术学科教育的重要问题。而建立相应的跨学科教学内容,是有效解决此困境的有效之道,例如针对新媒体的特征,开设相关的传播学课程、计算机课程、媒介经济学课程等。

第三,尝试跨科目考试方式。艺术学科的故步自封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固守上,也体现在考试方式的一成不变上。众所周知,考试是为了考查学生接受知识的有效程度以及反馈教学人员的授课效果,但是我们现今的考试常常是为了考试而考试,甚至有一些院校以普通专业的考试模式僵化地要求艺术学科的出题内容和考试方式。一线的教学人员常常没有权力决定采用何种考试方式,只能遵循全校统一的文理艺一刀切的考试模式。笔者以为,既然新媒体涉及多学科的教学融合,那么在考试方式上也当进行有效的改革,以此倒逼教与学双方的转型。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课程安排中有短片创作、剧本写作、视听语言分析,那么在考试中,可以将此三门课程合为一次考试。操作如下:学生提交短片,短片老师评析短片质量,剧作老师看其剧本质量,视听老师评价影音质量。这样的联合考试模式,可以更好地给予学生创作时间和动力,并且可以鼓励其将短片上传到视频网站,接受观众的审阅。这正体现了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

第四,推进新媒体课堂教学。新媒体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身处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也难以避免。反而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和使用,有知识、正年轻的学生更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一群弄潮儿。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时无刻不在刷屏,哪怕在课堂上也是“低头族”,在课堂现实与手机虚拟的双重世界之间徘徊。这种现象正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痼疾。笔者以为对这种现象,与其堵塞,不如疏通,打破现实与虚拟两个世界的壁垒。即巧妙地利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物件,为艺术学科的课堂进行翻转教学。例如可以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微博、豆瓣小站等,将自己的视频、音频作品上传分享,收获点赞或者根据建议改进。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网络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将学生从单纯的听众转化为有效的参与者,乃至课堂的主持者。

第五,推进实践与实习的常态化。新媒体时代提供了无处不在的实践机会,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电脑、手机、网络,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潜在传播者,这正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对于这样的新媒体格局,艺术学科教育要善于利用。以实习为例,不少学校仍然将大四的下学期作为单独的实习学期,岂不知这样并不符合现代的实践模式。一方面,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时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那么实习对于他们就失去了意义;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已经接纳了新的员工,并不需要来来往往并无多大用处的实习生。对于这种困境,还是应该结合新媒体的特性,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善于运用新媒体,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在实习时间上化整为零,使学生提前进入实践单位,将知识和经验更好地结合起来。

注释:

①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8.

②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4.

③李文冰.全媒体视角下传媒教育的问题与转型[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04).

④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J].新闻传播,2007(02).

⑤⑥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63,177.

猜你喜欢

媒介考试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超学科”来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你考试焦虑吗?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