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影像中的透视与虚化

2019-02-20赵世佳

视听 2019年1期
关键词:视网膜眼睛现实

□ 赵世佳

影像,作为三维的现实世界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其与现实非常相似,但影像与现实的区别也有诸多方面,并且爱因汉姆认为正是这诸多不同才使得影像成为艺术①,而透视与虚化绝对是诸多区别中非常显著的两个方面。表面上看,这两者之间似乎互不影响,虽然影响两者的因素有所交叉,但对于透视而言,不管是距离的直接影响,还是焦距的间接影响,与这两者对虚化的影响都有性质上的区别,因此透视与虚化之间似乎并无关系。然而这只是影像在人眼睛里的现象,但是,用眼睛看透视与虚化的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的透视与虚化实际上是发生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的幻觉。这里错误地把影像与现实世界在人的视知觉中形成的透视与虚化混同了。因此这里必须讨论清楚这样几个问题:现实世界在视知觉中形成的透视与虚化具备什么特征以及两者之间是否产生互相作用;现实世界在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影像的透视和虚化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征,这两者之间是否因为从三维转化为二维就产生不同的关系?

一、视知觉视野下透视与虚化的特征

对于人的视觉,有人认为“人们在不知不觉地拍电影”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因为眼睛的构造确实是用来把现实三维世界以投影的形式投放在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神经传达给大脑,从而形成大脑中的影像。过程看似就是这样简单,但是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其实“我们对真实的感觉远远超出视网膜上的成像……视觉不仅仅只是视网膜受到刺激的结果,还包括知觉、联想和记忆等领域”③,这样看来,我们的大脑对视网膜上影像的解读应该比“电影”要复杂。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想过多地用“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去解读这种头脑影像的原理,但是对于透视与虚化来说,大脑所形成的概念确实具备一些特征。

(一)对于透视而言,它的几何原理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近大远小,随着距离的变远物体变小的程度逐渐减弱,而且正是利用这个几何原理,我们人脑才能找到“在二维空间判断深度的方法”④。那么这里其实可以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对现实世界透视的感知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平时是怎样关注现实世界的透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我们眼前还有一个透视的概念。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视知觉视野下,透视的第一个特征:我们的大脑潜意识地把眼前的透视关系转换成了另外一个概念——距离。但是这一特征其实是有条件的:就是眼前的一切应该是我们的意识所熟悉的,此时我们意识的一个“恒常性”⑤特征正在起作用。假如我们一直是那些“洞穴里的人”⑥,当我们突然面临这个现实世界的时候,恐怕很难在眼前的广阔空间中找到深度上的距离感,那么我们所体验的应该只是一种大小关系——透视,但此刻的大脑绝不会包含透视的概念,只是大小而已。

但我们的眼睛绝不像那些没见过市面的“洞穴人”一样,它早已经过这个世界的洗礼,它能利用“恒常性”看懂现实世界。尽管我们生活中很少注意到透视,但随着绘画想对现实做极端逼真的模仿,以及后来影像技术的进步,我们也逐渐认识到,眼睛的构造和镜头几乎是一样的,于是从一种外在的角度,或者是从理论来说,我们可以认识的透视的存在,而且现实世界在我们视网膜上投射影像的透视特征与镜头的投影特征并无区别:“1.被摄体越远,显得越小;2.镜头离被摄体越远,被摄体外观上的大小变化越小”⑦,我们的眼睛注意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被摄体。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绝不能忽略那个事实,生活中,我们看待世界的时候基本不会去想透视的问题。

(二)对于我们视知觉的虚化而言,我们应该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探讨,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呢?实际上我们自身经过实验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我们很难同时看清两个有一定距离的点,可能是我们眼睛构造的原因,我们似乎只能注意一个点,而且是一个不大的点,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看清很大一个面积的物体,似乎是依靠了我们眼球不断的跳动,我们的意识把不同的注意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整体的印象。但是,我们注意到虚化了吗?似乎很难,却有方法,但是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为何对虚化的印象并不深刻。大概是这样的:因为眼睛不能同时精确地看清两个分开的点,但眼睛为了看清事物的整体,进行不停的快速跳动或扫描,也就是眼睛会迅速地调整注意点,并通过大脑的内在逻辑将这些点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矛盾:如果有虚化的事物引起眼睛注意,眼睛会瞬间将其变为注意点,如果其不能引起眼睛注意,那么它似乎就不存在,所以虚化很容易被我们的意识忽略。那么有没有办法让我们如同看影像一样,从现实中感受到那种虚化的效果呢?大概经过一个小小的训练,每一个人都能看到,我们眼球先有意识地集中在某一物体上,然后慢慢地改变我们的意识中心,但是与需要有意识地控制眼球不同,此刻我们大概就看到那个物体之外的一切有些像影像里的虚化效果了(当然近视眼可以更简单地得到虚化的效果)。

但是,视知觉的透视和虚化却很难产生联系。可能是因为二者很少被我们的意识注意到,而且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视知觉领域,透视与虚化的成因不在一个层面,透视是直接在现实空间中形成的,而虚化是由人眼睛的构造造成的,所以两者很难产生相互作用。

二、影像中透视与虚化的特征

在视知觉领域,透视和虚化属于两个不同的载体,透视处于现实的空间中,而虚化属于我们的视网膜,两者很难产生联系。但影像却将两者置于同一框架之内:二维平面的影像同时展现了透视与虚化的效果,它们各自又有了什么样的特征,两者之间又会因为同处二维平面产生什么样的联系?

(一)影像中透视效果的特征

1.透视效果变得更直观,成为形成深度感的唯一因素

虽然在视知觉中人们一直在忽略透视,但当将一幅影像(无论是动态影像还是静态影像)置于我们面前,图像中近大远小的效果就显得非常直观,假如再给予一定的指引,相信任意一个观看者都能对透视有一个比较精确的概念。而且有些人也一直标榜影像是现实的渐近线,它与现实的世界几乎无差别,但是事实总是有些让人失望,我们仔细看看眼前的一幅影像,再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却发现,影像和现实世界还差了那么一些。那么差在哪呢?其实二维的影像很难还原现实世界的深度感,因为“深度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两个眼睛之间有一定距离,因而能看到两个略为不同的形象。当这两者合成一个形象时,就产生了立体的形象”⑧,但是对于影像(我们暂且不讨论3D影像)来说,它所包含的内容由于并不是真实立体的,因此影像的内容难以在我们的两只眼睛中形成那个“略为不同的形象”。但是影像确实给了我们一种深度感,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从影像中看到那种纵深上的距离,那么其实可以断定:这种纵深上的距离感全部来自于影像的透视效果。

2.透视效果中的大小还原为距离的难度变大

尽管当环境发生极大改变的时候,比如常年在原始森林生活的人突然被置于大草原上,会出现透视无法转换为距离的现象:把远处的牛羊看成昆虫。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却比较少见,我们站在楼顶上看这远处公路上的汽车,几乎不会把它们当成“甲壳虫”;我们距离一个人的脸比较近,也不会发现原来他脸上长了一个“大鼻子”。但是当我们观看电影《公民凯恩》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场景凯恩和他的伙伴蓝礼商谈一件事情,镜头距离凯恩的下半身很近,凯恩的腿就像一个巨型柱子,而蓝礼就像一个小人儿一样,两者在大小上的反差变得特别巨大,当我们看这个镜头的时候很难去考虑两人之间的距离问题,透视所反映的只有大小,它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再就是比较通常的例子,假如镜头距离主体非常近,我们很容易拍出一张透视夸张的照片,而此刻的透视夸张其实也仅仅表现为近大远小,假如这是一张肖像,主体的鼻子会变得巨大。另外在一些失去对象间距离线索的影像里也会出现透视无法转变为距离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影像中所反映的透视关系,在我们的知觉系统里只剩下大小关系了。但这并不是说影像系统里的透视都不能转化为距离,其实多数情况下,影像中的透视关系还是能转化为反映深度感的距离的,只不过这里缺少了我们平时双眼看世界的那种模式,这种深度感被减弱了许多,另外虚化也应该是减弱深度感的一个原因。

(二)影像中虚化是内容,是以面为基础的,并受透视的影响

我们不老生常谈地探讨光圈、对焦距离、焦距以及背景距离对虚化的影响。这里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一个问题,影像中的虚化和我们视知觉感知的现实世界的虚化是很不同的,因为对于视知觉而言,现实世界在不停的跳动知觉下不会出现虚化,而且我们认知系统也认定现实世界不存在虚化,那么虚化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视网膜上;而对于影像而言,其内容包含有虚化,不管其反映的现实世界的状况如何,虚化的效果确确实实存在于影像的画面当中,那么我们可以说这种效果就是影像画面的内容。另外一点,影像中虚化的效果不同于我们视知觉中虚化的感觉,我们说过我们人眼只能在某一瞬间注意某个点,其他的其实都是模糊的或虚化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某一瞬间我们视网膜上的影像提炼出来,那将是一幅以某一点清晰开始向周围变得虚化的影像,当然即便真看到一个这样的影像,我们也会立即站起来反对,因为我们通常知觉的并不是那一瞬间的影像,而是很多点的组合,并且虚化的部分通常不在我们的注意范围内;但是影像的虚化已经成为其内容,而且他似乎将我们视知觉的多个瞬间的注意点集中起来展现(当然这和机器设备的物理构造相关联,但我们不再探讨),最终的结果是某一距离下的一个平面在影像中是最清晰的,而以此面为基础向两边逐渐变得模糊,形成虚化。而这种虚化的程度除了受我们刚才提到那几个物理因素的影响,透视的效果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我们下边继续讨论。

三、影像将透视与虚化融为一体,互相作用

以透视及虚化的特征为基础,讨论影像将透视与虚化融为一体就变得比较简单了。我们的视网膜对现实世界的透视其实与影像对现实世界的透视并无区别,不过我们的知觉系统从来没有非常精确地以视网膜投影来知觉现实世界,它以自身的某种逻辑将无数多个投影视网膜上的投影联合起来,在大脑中形成现实世界的形象,而透视在我们认知的逻辑中被距离替代,虚化则被经常性地剔除到注意范围之外。影像却精确还原了现实世界的透视关系,并使之与虚化一起成为其展现的内容:很直观的影像将来源于现实世界的透视与由成像造成的虚化效果融于一身,那么此刻透视与虚化之间是不是就产生相互作用了呢?

(一)虚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透视向深度感转化的效果

当我们的视知觉考察影像这个二维平面的时候,由于缺乏双眼看待立体空间的那种视差,其深度感大大减弱,这时由透视造成的影像中对象的大小对比会变得更加凸显,从而使我们的视知觉得到一定的深度感。但是影像不能像现实世界一样,我们的注意力所到之处却不一定是清晰的,影像已经将虚化融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影像的虚化也是我们的视知觉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它需要分散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来辨别与虚化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透视大小,而也正是这个过程阻碍了透视关系向距离转化的进程: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比两个同一场景,用同一焦距,在同一地点拍摄的不同虚化程度影像,很明显虚化程度大的影像,我们对其深度感的知觉程度弱。

(二)透视效果也成为影响影像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尽管虚化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透视效果向距离的转化程度,但它并不能使影像的深度感完全消失。另外,我们应该知道,虚化其实只是影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外在表现,这个指标就是景深,我们知道景深所对应的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距离⑨,而影像中的透视正是运用画面内对象的大小来反映距离。因此,与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为基准,夸大透视的影像让我们感受到的纵深距离要比现实世界的距离大,而弱透视的影像实际展现的是压缩后的现实世界的深度感。那么很明显影像在纵深上的距离是可以通过透视来控制的,现实世界中的一段距离在影像中变成了一个相对值,而能够反映虚化程度的景深正是现实世界上的一段距离,它将是影像纵深上要反映的一段距离。那么其结果很明显,这段景深这段距离在透视夸张的情况下会让人感觉更长,从而减弱虚化效果;而弱透视相应地强化了透视效果。而反过来透视效果又会对透视感产生一定的效应。

四、总结

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将透视和虚化这两个影像的因素混在一起进行讨论,两者似乎是影像中的一对平行线,互不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我们在思考这两者的时候,徘徊于影像和我们的视知觉之间,将视知觉对现实世界的感受映射到影像之上。但考虑到影像与现实世界的视知觉有质的不同,我们才发现,原来影像中透视与虚化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辩证的互为影响的关系。

注释:

①[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6.

②[法]吉尔·德勒兹.电影 1:运动—影像[M].谢强,马月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5.

③[美]达德利·安德鲁.经典电影理论导论[M].李伟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19.

④[美]伦敦,斯通,厄普顿.美国摄影教程[M].陈欣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66.

⑤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7.

⑥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刘勉,郭永刚 译.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255-292.

⑦⑨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 (上册)[M].中国摄影出版社译.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0:71,110.

⑧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39.

猜你喜欢

视网膜眼睛现实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