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影响下媒介素养构成及提升策略分析

2019-02-20郭晓真

视听 2019年1期
关键词:媒介时代素养

□ 郭晓真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下,全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新旧媒介共同发展,且出现从单向度向多层次的融合趋势。这种趋势改变了媒介格局,为新旧媒介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使媒体行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公众以何种身份参与媒介传播、在媒介传播生态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等问题,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对媒介素养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只有保证媒介素养结构的合理性,才能使公众在参与媒介传播的过程中得到正确引导,从而确保媒介传播生态环境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全媒体时代对媒介素养结构产生的影响

(一)媒介素养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列维斯率先提出,随着二十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媒介化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媒介素养联盟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利用语言、声音、图像等媒介信息,使人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的创造者、思考者。”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媒介素养的研究热度不减反增,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已经将媒介素养教育加入到学校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开始培养人们的媒介素养。

我国引入媒介素养概念理论的时间较晚,从1997年开始,国内才出现相关研究。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对媒介素养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上可以将其看作是文化素养的延伸。对于公众的媒介素养而言,可以理解为其对媒介资源的驾驭能力或由此产生的知识、精神等。从传统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人们从呱呱坠地起便被各种媒介信息所包围,对信息的识别和利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由此凸显,无论是从教育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都需要对媒介素养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及时更新认知。

(二)全媒体时代对媒介素养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侧重于公众在接触、使用媒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从其内涵来看,已经与传统媒介素养或其他网民素养等概念存在着明显区别。传统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人在使用媒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选择和创造能力等。为区别于传统媒介素养而提出的网民素养,则侧重强调道德、法律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精神和意识。从这些方面对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素养进行解读,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或不适应性。

首先从媒介信息的基本组成要素来看,无论是传统媒体环境还是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环境,都是由信息生产者、接收者和传送媒介三个要素组成的。但是在不同的媒体环境下,三者之间的界限和功能定位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进而导致媒体传播形式和主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站在“金字塔”塔尖的信息生产者,逐渐失去了信息垄断地位,真正的“大众”传媒时代已经到来,在网络媒介中的思想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这都对媒介素养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更加平等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对公众媒介素养的探讨已经不能从信息接收角度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种新媒体形式的出现、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让传统媒介环境中的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到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甚至成为一名信息生产者。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指出,媒介素养的核心是人们认识、理解、驾驭媒介的能力,以及对待运用媒介的态度等。但是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对于公众而言,这种能力主要侧重于认识和理解媒介,没有机会去驾驭和运用。在全媒体时代媒体环境的改变下,这一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有必要对其媒介素养构成进行重新探讨。

二、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素养构成要素分析

(一)人本精神

在全媒体时代下,各种新型的媒介形式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已经成为人们了解社会、参与社会舆论活动的重要途径。在由各种媒介制造的拟态环境下,人们对现实世界把握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素养。目前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也集中于媒介素养教育这一角度。从这一角度来看,媒介素养首先应突出人本精神。对于媒介的发展与创新而言,不断提升开放性的媒介环境是为了让人们更加平等地享有话语自由权利。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公众使用媒介的成本和门槛不断降低,使人们自由表达思想和观点成为可能。但是也因此而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首先是由媒介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在依托于媒介形成的拟态环境下,同时存在着真实和虚拟两个世界,由于公众媒介素养的缺失,导致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话语表达出现割裂现象。许多人认为在各种媒介上发言不需要考虑后果,由此滋生出“键盘侠”“网络暴力”等。这实际上是对全媒体时代下话语自由的一种误解,只有实现真实和虚拟世界中话语的统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否则充斥于新媒介中的语言形态只是一种“病态”现象。构建以人本精神为核心的媒介素养体系,就是要增强对人的尊重,包括使用者的自我尊重和对他人的尊重,并以人为本,建立对媒介利用的正确认识,这是新媒介环境发展的重要基石。

(二)审美意识

在全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下,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也十分重要。对于媒介素养而言,人的审美意识是指其审视自我精神生活的自觉性和人对生活价值的追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这体现了审美意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在人们追求道德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也是一座重要的桥梁,只有在审美意识“正确”的前提下,人的道德水平才能得到逐步提升,因此也有“美即是善、即是德”的说法。在全媒体媒介环境下,形成审美自觉十分重要,人们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的媒体信息,其中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只有在“正确”的审美意识的指引下,人们才能对信息接收做出正确选择。同时,在公众参与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也需要从审美自觉出发,构建和谐的媒介环境。

(三)批判主义

2016年11月,牛津字典将“后真相”作为年度词,其含义是指部分人为谋取自身利益,迎合受众情绪和心理,无视客观事实,用猜测、感觉等表达方式,极化某种观点,达到博取支持、抹黑对手的目的。这一词的产生源于新媒体发展,指出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化偏见和煽动情感作用。众所周知,新闻流量和平台广告分成是新媒体获利的主要渠道,许多新媒体经营者出于获利目的,故意寻找噱头,甚至歪曲或捏造事实,导致媒体信任度一度下降。另一方面,各种社交平台的推荐算法,也是导致“后真相”泛滥的主要原因。平台会根据新闻转发数量、点赞和评论数量等,决定是否向用户推送新闻信息。但其算法机制究竟是基于何种价值判断而选择的,平台公司并未对外公布。在这种“后真相”语境下,公众在接收或生产信息、参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批判主义,保持质疑精神,有选择地接收和发布信息。这对于当下的媒体环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信息接收者角度来看,当人们接收到一条媒体信息后,需要其对信息内容本身进行识别,而不是像读教科书那样对信息内容全盘接受。这要求人们在媒介素养发展构成中,要突出质疑和评估能力。但是从以往网络传播中的“抢盐风潮”现象等能够看出,由于人们以往对媒介信任度较高,容易出现盲从现象,因此需要迫切提升人们的质疑意识和评估能力,同时也需要发挥信息监管部门的作用,打击谣言推手,对“后真相”现象加以抑制。其次,从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角度来看,也需要加强对媒介本身的反思,积极构建正确的媒介价值理念和使用理念,发挥媒介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媒介信息的传播质量。在公众广泛参与媒介信息传播的情况下,应尽快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水平,为构建良好的媒介环境奠定基础。

三、全媒体时代下提高全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媒体从业人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在全媒体时代下,无论是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都承担着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作用,同时也应承担起媒介信息治理的责任。在此方面,需要充分发挥职业媒体工作人员的领头作用,包括编辑、记者、策划、制片人等,这些一线工作人员媒介素养的高低,会对媒介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在全媒体时代环境下,首先应提高职业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具体应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提高职业媒体人的准入门槛,在对应聘者进行考核时,应突出职业道德素养考核的重要性,选择价值观正确、态度端正的专业人员,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坚持职业操守,肩负起新闻把关人的责任。

2.提高职业媒体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完善职业媒体人培训体系。除了入职培训外,还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其及时认识“后真相”等媒体领域的新概念,提高分辨能力,主动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

3.在工作实践过程中,锻炼职业媒体人的职业敏感性,紧跟时代步伐,在媒体大众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把握好主流舆论风向。坚守职业原则和底线,配合相关监管措施,降低负面信息的影响力。通过提升职业媒体人的职业嗅觉,使其能够对新闻热点时事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及时通过媒介发声,引导舆论走向,不给有心人士利用热点新闻传播谣言等制造机会。

4.创新职业媒体人的工作技术手段,熟练运用各种新媒体环境下的操作工具,对新闻素材进行快速处理,并通过优质的质量和全面的跟踪报道,获得大众青睐,帮助大众免受负面信息、虚假信息的困扰。总体而言,全媒体环境对职业媒体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同时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

(二)提高监督管理人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在发挥职业媒体人内在导向作用的同时,还要提高外部监督和管理力量,确保全媒体时代下媒介环境的有序性和健康性。这对新时代下媒体监管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媒体监管工作者,在对媒体的利用方面,应具备不逊色于职业媒体人的能力,熟悉各种媒体工具的操作流程,深刻理解各种媒介的运行机制和信息传播规律,从而使媒体信息监管工作更有针对性地开展。

首先要发挥政府政策及法律的引导作用及威慑力,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媒介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并对违反规定传播虚假信息、危害公共秩序的主体进行严厉处罚。其次应发挥“网络警察”等一线监管人员的作用,根据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环境特点,改变工作机制和方法,实现对媒体信息监管的全覆盖,及时发现并遏制媒体传播过程中的不良现象。

此外,“网络警察”等一线媒体信息监管人员还要参与到媒体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利用工作经验,提供更详细的意见和建议,使媒体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实现对全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有效控制和监管。

(三)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对策

对人们媒介素养的培养及要求,是由不同群体的特点决定的。除了要构建涵盖人本精神、审美意识和批判主义的基本媒介素养培养框架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丰富其内容。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在网络媒体刚刚诞生时,学生就已经广泛参与到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因此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应与学生参与媒体互动的渠道紧密联系起来,从QQ、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非常流行的自媒体平台,学生参与媒体传播的渠道众多。而且从媒体环境的发展角度来看,学生也是未来媒体行业的主要建设者。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会对媒体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虽然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快,但是其分辨能力、自控能力还较低,容易受媒体中的负面信息和传播思想干扰,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比如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选择网络借贷,最终因无力承担本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受到精神、身体上的伤害。因此,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十分迫切。针对这一现象,应加速媒体素养培养向学校教育的融入进程,以独立的课程体系形式,加入到学校教育框架中,并丰富相关教育理论和方法,确保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成效。另一方面,也应促进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媒体化发展,在媒体环境下开展教育、宣传和监督工作,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媒介,提高对媒介信息的筛选和分辨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媒体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介环境的积极作用。

(四)提高企业家媒介素养的对策

媒介素养培养的对象是全体公众,这是由媒介使用群体决定的,不同的使用群体在利用媒介时,有不同的利益出发点。对于企业家而言,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介宣传渠道更加广泛,为创新企业营销策略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企业家不同于普通公众,公众可以相对自由地发表言论,而企业家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企业对产品、服务等作出的保证,如果夸大产品功能,会对公众造成错误引导。在此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企业的媒体利用行为以及企业广告等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惩处措施,目的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避免企业家恶意利用媒体开展产品营销,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

与此同时,也应提高对企业家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视,企业家掌握着许多媒介资源,或通过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达到影响舆论的目的。通过在各种媒介渠道营造良好的企业口碑,带动企业产品影响力的提升。但是必须做到对各种媒介宣传渠道的合理利用,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的允许范围内,规范企业的媒介宣传行为。企业家应主动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发展,及时了解最新的规定,避免因违反媒体使用规定而承担损失。此外,在媒介环境中同时存在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要实现两者的统一,还需要回归到人、回归到社会环境建设中。通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在重塑自身媒体角色定位时,能够形成统一的认识,自觉肩负起参与媒体建设、利用媒体信息进行信息宣传时的职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下,要实现媒介素养培养的有效性,首先应明确全媒体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明确媒介素养的基本组成结构。基于此开展媒介素养培养,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明确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水平,从而营造健康有序的新媒介环境。

猜你喜欢

媒介时代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