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核爆现象
——以PG ONE为例
2019-02-20王莹琦
□ 王莹琦
明星们作为意见领袖自是比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号召力,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也可能会掀起大的风浪。所以,无论是站在镁光灯下还是在节目中都更应该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一、偶像化身意见领袖的中心扩散模式
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无力大众传播观后,拉扎斯菲尔德等人于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在美国伊里县进行了一项实证调查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围绕选民们在经过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大众传播宣传后投票意向的变化而进行的。
在对各种实证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后,得出了一系列的假说,其中一项重要的假说是“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①。何为“意见领袖”?即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的在人们做出投票的整个决定过程中,有一些人会对人们的投票结果产生影响。这部分人占总投票人数的很小一部分,并且调查人员把这部分人和一般群众进行比较发现,意见领袖对大众传播传递的信息接触频率以及接触量都远远高于一般群众。“‘两级传播’则是指大众传播传递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由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传递给受众。”②
意见领袖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胜任的,与生活阅历、社会地位、社交范围、信息渠道等多方面相关。微博的传播过程呈现多中心网状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就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信息传递作用。微博最大的用户群是粉丝。而明星们乃至明星的经纪人、公关微博都是一个个传播中心。而在粉丝群体中亦会存在意见领袖,并且数量可观。
(一)被崇拜情绪滋养出来的话语权
首先,从认知层面上来说,由于明星们在舞台上的各种表现吸引受众驻足,在这个阶段受众对明星形成某种认知。在经历了认知阶段之后,粉丝们从情感上建立了对偶像的崇拜感,这种崇拜感成为粉丝群体对于偶像们的精神信仰。最后,受众对明星态度的变化将会体现在行动上,即各种追星活动,包括关注偶像的微博,争取与偶像互动的机会,观看偶像们参与的节目等。而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PG ONE的粉丝在行动层面上为其带来的影响。
粉丝们对于PG ONE的认知,大多数是始于《中国有嘻哈》。这档节目的论调是剧情式综艺。但其中的剧情也不完全是由选手自己决定的,而是节目组的编排和剪辑艺术决定的,他们混着倒叙、插叙等手法将导师严肃的形象和选手叛逆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反差;之后,通过不断的闪回和采访将选手的形象堆砌起来。PG ONE的粉丝中大部分都是“老婆粉”,之所以被众多粉丝称为“老公”还要追溯到7月15号的那一期,PG ONE为了迁就另一位女性参赛选手选择了自己不擅长的音乐风格,这一举动让女性观众觉得既大度又充满了男友魅力。这也就不难解释他的微博粉丝在短时间内以惊人的态势增长了。
(二)当公共领域成为个性宣泄的出口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核心的两微一端成为重要的信息互动平台,其便利性让人们不仅可以在这个公共领域中传播信息,还在此传授各种各样的观点。在如今这个时代,粉丝这个群体不光是信仰的集合体,在互联网经济的作用下也逐渐转换成了用户。“而明星的粉丝是微博的最大用户群,因此这个节目利用明星之间的争端紧贴着新媒体,与节目观众在新媒体上进行更为紧密的互动。借此平台引发更多人对节目的关注。”③
新浪微博不仅是以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存在,更是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由于互联网以“快餐式”的文化形式呈现,所以导致网民们普遍存在忠诚度不高的情况。正如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选择性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传递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以选择的,而是更愿意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是相近的内容并且回避对立或者冲突的内容。”由此,微博上的“取消关注”便是一大隐患,用户一旦发现关注的内容生产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便会弃之而去。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注意力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宝贵的资源,更何况是在微博这样信息爆棚的背景下。如果没有意见领袖的存在,一条微博信息能引起的注意力将会大大降低,更难以在各大网络社区中继续流传。
再者,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在众声喧哗的场域中,并不是每个人的声音都能被大众听到。大多数年轻人又急切地想要宣扬自己的个性,让更多的人听到。这时,荧幕前个性突出的PG ONE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让更多人听到自己个性的宣泄出口。
PG ONE曾给他的一位女粉丝点赞,虽然女粉丝的韵脚写得很一般,却可以看出她对PG ONE发自内心地喜欢。但是让人感到非常诧异的是,点赞为这位女粉丝带来的并不是赞赏,而是谩骂。究其原因竟然是其他“老婆粉”觉得她明明写得不怎么样,却能够得到PG ONE的点赞。之后,这位女粉丝为避免其他粉丝的攻击,不仅删掉了那条微博还改掉了微博的名字。从这里已经可以很明显地看到,PG ONE的“老婆们”已然踏上了摧毁偶像之路。
在此之后,黑粉们依然继续将微博当成闹场出演各种荒诞剧目。在微博里“红花会”这三个字一夜之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在此期间粉丝们还疯狂刷“崽,听说你飞了”这句话,已经影响了用户们的正常阅读与评论,另外“3H恶势力登场”这种字眼也不在少数,粉丝们的这一系列疯狂举动直接导致大众给“红花会”按上了“邪教”的名号。之后他们更是将“万磁王”的微博话题据为己有,将正版的“万磁王”内容全部删掉,甚至有些低龄粉直接到漫威粉的微博下喊出“别来蹭我们家万万热度”,逼得迪士尼官方不得不发出声明捍卫自己的版权。原本8月的微博热搜大都是PG ONE的正面新闻,可后来只要提到他的名字就能引起一波反感,这和他的那些黑粉有很直接的关系。
由此可见,PG ONE在享受粉丝们带来的各种“福利”的同时,并没有要规范他们的意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享受粉丝流量福利与各种支持的同时,不把管理做好,就很容易被粉丝“反噬”。这种反噬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教育水平、表达能力、公关经验的差异,甚至包括黑粉渗透。但是说到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偶像及经济公司没做好社群梳理,特别是粉丝群体呈现年轻化态势时,这种社会责任感就更加珍贵。
二、“微博头条”的议程设置与官民话语平权的狂欢
议程设置是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大众传播不能决定人们怎样去看待及对待一件事情,但是,大众传播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甚至是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的顺序。”也就是说,对待一件事情,每个人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也许不能让大众传播产生很大的效力;可是经过大众传播传递的事情会被摆上每个人的议事日程,便是所谓的个人议题、谈话议题、公共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各种各样的议题也是我们与社会的联系。传播范围越广,影响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变成公共议题。在过去,碍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谈话的对象和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限制。而在两微一端的背景下,话语权被赋予给每一个普通人,尤其是通过微博等APP让每个人都手拿麦克风。
(一)公共议题在新媒体场景中的呈现
近年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生存状态可谓是岌岌可危。新媒体的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且使用成本低,因此迅速俘获了大量受众,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电视作为资深的传统媒体,定是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为了缓解自己的尴尬境地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而综艺节目一直走在娱乐和创新的最前沿,于是各家电视台、各个节目组纷纷打通了自己与新媒体的连接。其中,与用户互动最为频繁的是微博。这样的“联姻”,让传统的电视媒体缓解了尴尬境遇,也让新媒体继续茁壮成长。
新媒体也是我们重要的消息来源渠道,现如今,即便不出门也可做到知天下事,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便可参与其中。在微信上的沟通较为私密和封闭,而在微博上的沟通却可谓是非常自由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没有界限的。人们对于微博上的“微博头条”和“热门微博”都不陌生,它不仅代表着舆论的测风标也可能成为一个公共议题。
纵观当下收视率较高的节目,基本上都在微博与粉丝有大量的互动。粉丝们的各种截图和有关节目内容的讨论都能够让很多未看过节目的观众不会错过节目中最精彩的部分。由此,显示出微博是这个时代碎片化信息的主力军,正因为这些信息是碎片化的所以显得多而杂。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目的去选择或是进一步搜罗那些对自己最具有意义的信息。
“就信息的互动来说,也不单纯是明星与粉丝、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明星之间的互动、媒体之间的互动,而正是这些互动成就了微博社交媒体的特征——公共领域。”④在这里,不管是节目组的官方微博还是明星或其他名人的个人发言都是面向公众的公开表述,却又显得没那么正式,而是充满了随意性。就如PG ONE和女明星李小璐的出轨事件就是从王思聪发微博“不说了我去做头发了”并配图避孕套嘲讽而进一步引发了网民们的广泛关注。这便可以理解为是王思聪用自己的名人效益在微博上进行的一个议题设置。虽然技术为每个人赋予了麦克风,但真正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所以,在王思聪提出这个议题后,这件事情一直在持续发酵:PG ONE本人出面回应,之后是贾乃亮的声明;网民们的关注点随之一路迁徙到了其歌词,这一举动可是彻底惹恼了PG ONE的粉丝们。
(二)官民话语平权的和解
谈及歌词,就不得不提到嘻哈音乐是诞生于美国贫民区街头的文化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底层的发泄和呐喊,但在我们当前的文化环境中还没有能容得下原生态嘻哈的包容度。《中国有嘻哈》的大多数受众是年轻的学生,或许是被传统文化里的所谓“正确答案”压抑了太久,才导致在2017年的夏天产生了一次大爆发。这些愤怒带来的“火药味”的确让节目更好看了,但由此衍生出的伤害却也是不容小觑的。在PG ONE微博下的评论区便不难看出这样的情绪。
PG ONE的歌词被众多主流官微点名批评,这让PG ONE的“老婆粉”们无法接受,他们不仅和骂PG ONE的其他网友相互对骂,甚至是直接和各大主流媒体的官方微博“对战”。这其实还要回溯到李小璐出轨PG ONE事件被曝光的时候,PG ONE的歌曲《圣诞夜》被网友举报——教唆青少年吸毒和公开侮辱妇女,随即PG ONE就被紫光阁连发三条微博点名批评。PG ONE的粉丝们自是坐不住了,于是就出现了“紫光阁地沟油”这么一条热搜,继续搜索紫光阁,跳出来的都是“紫光阁卖香炉”“紫光阁餐厅”“紫光阁饭店”等。1月7日深夜,紫光阁官方微博对此作出回应:这种“负面”舆情该怎么应对?紫宝宝只能躲在“楼下食堂”紫光阁饭店里瑟瑟发抖!不禁让广大网友感慨到,PG ONE的粉丝宛如邪教,很多留言内容都可以直接被收录进“脑残语录”。
那么紫光阁到底是何许人氏呢?它是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紫光阁》杂志社官方微博,《紫光阁》杂志是国务院系统的重要党刊。那又怎么会和地沟油扯上关系呢?知情网友表明是PG ONE的粉丝误以为紫光阁是饭店,所以想用“地沟油”来击垮它。虽有所谓混进粉丝群的截图为证,但其真实性难以佐证;紫光阁内部人士也向观察者网表示并不清楚,而对于是否追责,该相关人士说:不会追查造谣者的责任,看结果并无影响,反而成了全民狂欢,不用怕。走好网络群众路线,要与网民玩在一起!之后,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环球网、新华社等众多主流媒体官微对此进行了调侃。事情发展到这里,微博俨然诞生了一场官民互动式的狂欢。
“狂欢理论是二十世纪前苏联伟大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一系列独创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巴赫金的理论中,狂欢的节日广场文化总是在不断地颠覆等级秩序、消除尊卑对立、破坏严肃统一、瓦解官方与民间的界限,让一切的中心边缘化。”⑤在此次事件中,让人感到惊喜的是主流官方媒体“调皮”的回应以及与网友们的互动更像是官民话语平权的一种和解。
三、结语
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嘻哈音乐中的黑暗是真实的,不让这种真实得以表达并不代表世界就没有黑暗。的确,遮蔽黑暗不等同于这世界之中就没有黑暗。可是,以何种方式告诉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这种黑暗以及如何应对,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话题,不同层次的人们会给出不同的解答,亦无法完全按照对错的思维来进行评判。即使在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好这个问题,但在他们的主流价值观中依然也是向上的力量。
力量越大责任就越大,拥有更多话语权意味着担负了比普通人更大的责任,一些偶像在青年群体当中扮演着楷模的角色,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成为众粉丝们效仿的模板。流量小生的快速陨落也告诉我们,嘻哈是一门犀利的艺术,但也别因此把低俗当成真性情带到生活里。
注释:
①[美]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176.
②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78.
③李华玉.综艺节目官方微博传播研究[D].安徽大学,2014.22.
④杭璐.我国明星微博的传播效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22.
⑤刘庆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角下的微博现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