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地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2019-02-20张党库
张党库
1 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光照强,应选叶量多、叶片大、产量高耐储存、货架期长且不易裂口的硬果、大果型且抗病毒病强的优良品种,可选用毛粉系列茸毛二号、茸毛金刚等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育苗时间 露地春番茄栽培的适宜苗龄为50~70天,即定植前50~70天要进行播种。如果使用基质穴盘育苗,苗龄为40~45天,即定植前40~45天要进行播种。春茬番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保护地内播种育苗。
2.2 出苗前管理 为了使种子迅速出苗发芽,宜采取措施保持苗床温度,并覆盖地膜进行保湿,如遇高温天气要进行遮阴,床温保持在25~28℃,夜温在15℃以上。
2.3 分苗 番茄分苗一般在25~35天 (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使用基质穴盘育苗每穴点1粒种子,不用分苗。将幼苗分入事先铺装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行距 10~12cm,株距 10~12cm;也可分入直径10~12cm的营养钵中。
2.4 分苗后管理 分苗后缓苗期间,白天床温应保持在 25~30℃,夜间 18~20℃;缓苗后,白天 20~26 ℃,夜间 15~18℃。定植前 5~7天进行通风,降低床温炼苗。
2.5 苗期防病 苗期发现病虫苗及弱苗应及时拔除。可喷1~2遍杀菌剂 (用72%普力克4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预防病害。
2.6 壮苗标准 株高15~20cm,下胚轴2~3 cm,茎粗一般为 0.5~0.8cm;叶片 7~9 片,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肥厚;第1花穗已现大蕾;根系发达;植株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穴盘育苗达6片叶,节间短,呈紫绿色,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植株无病虫害。
3 整地定植
3.1 整地做畦 番茄不宜连作,要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轮作。栽培番茄的地块,最好进行25~30cm深的秋翻。畦栽一般是高畦栽植,畦宽 1.2~1.3m。
3.2 增施基肥 番茄对营养的反应很敏感,高肥足水才能取得高产高效益。整地做畦时应增施基肥,一般亩施农家肥5000kg、复合肥50 kg、过磷酸钙100kg,整地前撤施。
3.3 定植时间 春番茄一般在当地晚霜期后,即耕层5~10cm深的地温稳定通过12℃时定植。如遇到大风阴雨等不良天气,可适当延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
3.4 定植密度及方法 主要考虑品种、生育期长短及整枝方式等因素。一般采用单干整枝、畦作,一般畦宽为1.2m,每畦栽2行,株距0.32~0.35m,每亩栽3100~3300株。定植最好选择在无风的晴天进行。定植的先一天下午,在苗床内灌水,以便第2天割坨。纸袋育苗的可带袋定植,塑料钵育苗、穴盘基质育苗的随时定植,定植后立即灌水。栽植深度以土坨或基质和地表相平或稍加深一些为宜。
3.5 地膜覆盖 早春使用地膜覆盖可提高地温、抑制杂草、保墒,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浇定植水后选用1.1~1.2m宽地膜覆盖。
4 田间管理
4.1 追肥 在生育前期番茄吸收养分量小,从第1花序开始结果,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到盛果期养分吸收量可占总吸收量的70%~80%,番茄对氮、磷、钾的吸收呈直线上升趋势,对钾的吸收量接近氮的1倍,钙的吸收量和氮相似。
追肥在第1穗果核桃大小时,结合浇水亩施三元复合肥20kg;以后每穗果膨大时追施三元复合肥或尿素或专用冲施肥每次20kg。在盛果期结合喷药,追施叶面肥,在药物中加入0.2%尿素、0.3%磷酸二氢钾或专用叶面肥,每隔7~10天喷施1次。
4.2 浇水 定植后3~5天,一般要灌1次缓苗水。缓苗水要大,促进根系尽快发出、扎进土壤,以缩短缓苗期。浇缓苗水后要进行中耕。缓苗后到第1花穗坐果期间,如不遇特别干旱,一般不应浇水,要进行蹲苗。蹲苗时间长短应根据植株长势、品种特点及环境条件灵活掌握。中晚熟品种植株长势强要严格控秧,蹲苗时间可适当延长。生产上一般第1花序果实核桃大,第2花序果实蚕豆大,第3花序刚开花时结束蹲苗。
番茄蹲苗期结束即进入结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正常天气一般每隔4~6天灌水1次。灌水量要均匀不要过大,雨水多时要适当减少灌水,防止忽干忽湿。
4.3 插架与绑蔓 番茄定植后到开花前要进行插架绑蔓,以防止倒伏。绑蔓时要把果穗调整到架内,茎叶调整到架外,以避免果实损伤和防治日烧病,通风透光,有利于茎叶的生长。
4.4 整枝打杈 一般采用单干整枝法,即只保留主干,摘除一切分杈,结合整枝要进行疏花疏果,摘除老叶、病叶。
4.5 保花保果 春茬露地番茄保花保果的主要措施是花期使用坐果乐或防落素等,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喷花,喷花时用手遮挡,防止药液喷在生长点,产生药害。
5 病虫防冶
5.1 农业防治 主要是创造适宜条件,提高植株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拔除病株,带出地头深埋或销毁。
5.2 物理防治 运用黄板诱杀蚜虫和白粉虱。每亩悬挂30~40块黄板,挂在植株上方20cm处。
5.3 生物防治 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齐螨素、新植霉素、农抗120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5.4 化学防治
1)猝倒病、立枯病。控制苗床的“低温高湿”和“高温高湿”环境,减轻病害发生。如果发现有植株发病可用30%恶霜灵10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2)灰霉病。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3)早疫病。60%百泰水分散粒剂800倍液、75%百菌清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4)晚疫病。可以使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600倍液等药剂防治。
5)叶霉病。可采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防治。
6)病毒病。用83增抗剂、5%菌毒清可湿性粉800倍液、20%病毒A500倍液、1.5%植病灵1000倍等药剂防治。
7)蚜虫、白粉虱。用溴氰菊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藜芦碱等药剂防治。
8)斑潜蝇。用1.8%阿维菌素800倍液、48%毒死蜱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
6 果实采收
露地番茄在定植后60天左右便可陆续采收。长途运输最好在白熟期采收。番茄采收时要去掉果柄,以免刺伤别的果实。番茄采收后,要根据大小、颜色、果实形状,有无病斑和损伤等进行分级包装,以提高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