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稻栽培中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
2019-02-20姚开霞
姚开霞
(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124)
通过将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相挂钩,以实现水稻种植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不断优化创新水稻栽培技术,一方面有助于推动我国实现水稻栽培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为广大农户顺利完成水稻栽培作业,实现水稻健康生长与增产增收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与指导帮助。
1 我国水稻栽培与种植效益现状
我国作为传统水稻种植大国,在漫长的水稻栽培种植中,先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水稻栽培技术,为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效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帮助作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已基本达到0.3亿hm2,并且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水稻总产量便始终呈现小幅上升的增长变化趋势,并在近五年来一致保持2.1亿t左右的水稻总产量。在积极使用大量先进水稻栽培技术下,我国水稻单产量明显比小麦与玉米等作物的单产量要高。有专家预估,截至2020年我国水稻单产量可以达到7.09t/hm2,由此获得的水稻种植效益也相对可观。以粳稻种植为例,在2018年我国粳稻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按照均价1.5元/667m2计算,仅去年我国粳稻种植收益便达到750余万元。而通过继续发展更多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水稻栽培技术,不断实现水稻增产增收,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水稻种植效益规模。
2 水稻栽培中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分析
2.1 科学选种与育苗
想要有效提升水稻种植效益,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农户需要科学选用相应的选种与育苗技术。在选种过程中,农户应当尽可能选择具有较高抗病与抗倒伏性、耐旱性能良好的种子,从根本上降低后续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害等问题的可能性。在育苗时,农户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当地生长条件,选用旱育苗法,将苗床选在背风向阳且具有丰富水源、输水便利的农田处,防止水稻育苗与种植过程中出现反碱情况。另一方面,农户也需要加大对土壤肥力的重视力度,通过检测土壤肥力,并根据其肥力情况采用1:2的比例科学配比腐熟农肥与填土,将其作为专用育苗土,同时搭配使用适量的壮秧剂,按照200g/m2的密度进行播种,在完成播种操作后及时对播种面进行整平处理,最后将无纱布与地膜覆盖其上,对土壤进行有效保墒,为水稻的健康生长实现水稻增产增收创造良好条件。
2.2 机械化插秧技术
在水稻插秧过程中,为有效提高插秧效率,最大程度减少农户的劳动强度,并有效控制插秧成本,以优化水稻种植效益。农户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技术手段进行田间插秧,即选用能耗较低、性能良好的插秧机,在根据具体插秧需求将秧苗防止在插秧设备的指定位置中后,操作人员只需对现代化的插秧设备进行规范操作。插秧机中设置的送秧机构便可以自动将秧苗送至秧门位置,从而借助秧抓手快速获取秧苗。最后农户通过使用分插秧机构,按一定顺序将秧苗准确插入指定插秧点中,回至初始位置进行重复操作直至完成所有插秧作业即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现代插秧设备前,农户或操作人员需要对设备的质量性能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质量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2.3 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水稻种植期间进行田间管理时,为有效达到水稻增产增收、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标,还需要农户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尤其需要重视水稻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当地农业部门需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提前预测该区域中可能存在的病虫害类型,指导农户提前做好病虫害应对工作。此外,农户也可以灵活采用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技术手段,如通过在水稻农田中布设捕虫网或引入适量蚂蟥等害虫的天敌物种,在尽可能避免使用大量喷洒农药的方式下,有效做好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水稻作物可以实现健康生长与增产增收。
2.4 生态化稻田养殖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相比传统大水漫灌,建议使用现代化的定时喷灌设备。该种喷灌设备通过与智能监控网进行相互连接,在运用智能温湿度测控装置,准确了解当前稻田干湿度情况下,合理控制水稻灌溉的时间与次数,利用间歇性的喷灌方式,在有效控制水量达到节约水资源效果的同时,也可以切实完成稻田水分管理,帮助水稻实现健康成长。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农户也可以借鉴使用“林下养殖”模式,发展开沟养鱼或梗上种稻,并主动与当地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开发水稻种植观光、原生态旅游项目等,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实现水稻栽培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户在实际栽培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科学选育相应的种苗,并通过积极运用机械化的作业方式,配合使用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大力发展生态化稻田养殖下,有效提高水稻产量,真正实现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