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建设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19-02-20

关键词:符号生态文化

侯 迪

(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一、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符号的构建在地区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符号是文化的最终表现形式,由此而言,地区生态文化也体现为一系列文化符号。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曾强调,“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进行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1]。也就是说,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的行动建构了我们所看到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的具体表达方式就是符号。文化的建构就是符号意义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符号意义以及整个符号体系的转型、嵌入、移植和重新解读。任何一个地区文化的内在理念和外延表征,都是由该地区特有的象征符号和符号体系具象化的结果,它们包含了该地区特有的文化历史、精神内涵、价值观念等。

第一,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表达者。符号会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下直观表现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符号有多种符号语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和非文字类符号,它可以借助一段优美的文字去描写解释自然,传递生态文化观念,也可以依靠视觉图像和听觉形象抒情表意,如一段生动的视频、一部精彩的宣传片、一个风景秀丽的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符号能够以某种形式把文化的意义体现出来,并且诉诸人们的感官系统,使任何人都可以对该文化产生直观、生动的印象。

第二,文化符号是文化规范确立的倡导者。文化观念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的基本观点与信念,并会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人们的心理潜意识和行为规范定式,从而不自觉的支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人们正确的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的形成,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就要让人们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提升环境保护意识,从而逐步形成生态文化价值观。也就是说,培育人们的生态意识,是塑造地区生态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培育包括建设以自然为主的生态景观、普及国民生态教育、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等,但不管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塑造和传播过程。如“发展为要,环境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等,这些观念都是社会发展的约定,传达着生态文化的准则。由这些观念折射出的符号是对事物理想化的反映,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标准和价值标杆,人们正是在塑造符号、接受符号的过程中,实现了符号特有的确立文化规范的社会功能。

第三,文化符号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引导者。符号除了表示文化,还会阐释文化。符号系统在文化传递上的作用是双重的,直观来看表象上是景观器物的传承,深层次上其意义更多的在于传承与建立精神文化,而符号的建立就是一个推动符号变化的过程。同时,符号的更新也在引导着文化的变迁,随着新语词汇的应用、新景观的出现等会导致社会观念、社会行为深层次的变化。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它的建设必须通过对原文化的再解读,从对衍生文化的创建入手,创造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符号和符号体系,通过新文化样态的塑造,实现社会文化的整体演进与变迁。

一个地区的生态文化符号是该地区生态形象和生态文化内涵凝练的载体,它决定着该地区的生态状况。因此,在地区生态文化构建的实践中,不仅要建设代表地区形象的生态景观,还要从文化符号内涵建设入手,提升当地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从而完善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因为它可以准确表达地区生态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指向,并对地区人们的规范、观念和行为引导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地区生态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

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生态文化的形成意味着人类统治自然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确立。生态文化符号的建构是推动地区生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制度建立的必经之路。明确生态文化符号的建设路径,是把握整个地区生态文化符号系统建设的关键,因此首先要在生态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中寻找判断依据。从广义上说,生态文化反映的是一种价值观或生态文明观,其大致包含三个要素,即物质生态要素、制度生态要素、精神生态要素。

第一,物质生态要素。物质能直观地反映出地区的生态文化沿袭,包括该地区的物化形象与景观特色,以及该地区人们的行为文化表征,其大多以极具特点的外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感观印象,从而塑造鲜明的地区生态形象,因为它们是人们接触一个地区时的直观感受,决定人们对该地区最初的印象。

第二,制度生态要素。制度可以分为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主要包括国家法律、政策和各种组织的章程、协议等,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世代约定俗成的诸如惯例、风俗、习惯等行为准则。从生态文化的发展看,这两种约束限定了地区人们关于生态文明的各种行为规范,从而达到建构生态文化观念的目的,它是人们形成生态文化思想的基础和桥梁。

第三,精神生态要素。指围绕生态文化观念人们的精神活动,如思想认识、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在地区生态文化形成过程中,观念文化要素同物质文化要素是相辅相成的,景观环境本身表达着居民的审美追求,是人们思想的外化表现,同时这些景观也表现了人们的思想内涵。

从狭义上讲,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观、生态产业体系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以及在不损害自然前提下满足自身需求的消费观,是一种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本质是社会意识,是政治集团所倡导的制度体现,并广泛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思想观念体系。而这些制度、思想观念的形成始终是在一定价值观的引导下完成的,只有社会个体或者群体拥有某种价值追求,才能在以价值观为指导的基础上构建起社会的意识形态。由此,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的建设,还是要以广义的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建构为出发点。

三、甘肃生态文化符号体系的构建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将符号划分为三类:图形类符号、指示类符号、象征类符号。之后诸多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将符号做了不同分类,然而,西方学者更注重将符号学渗透到不同的学科领域,并成为各学科领域特有的研究范式。生态文化符号的研究和建设是一个浩瀚的系统工程,总体来说,它既包含山川、森林、河流等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的自然符号,也包括规范、法律等人造符号,所以生态符号就是由自然符号和人造符号所构成的符号体系。生态文化符号中人造符号与自然符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的文化符号结构中,人造符号通常是将自然符号的内涵转化为形象,再通过媒介具体显现为文化符号。在生态文化符号中两者属于互指的关系,人造符号可以构建起直观的生态文化符号,但是没有现场环境作为基础其无法对人们的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反之,如果人造符号缺失,人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赏、游览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与此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也就是说,利用好自然生态符号,对地区的生态审美和生态观念的表达有更直观的作用。因此,人造符号的表达需要自然符号的保障,甚至有时候只是自然符号的一种延伸。正是这两种文化符号的特殊关系,使生态文化符号必须在整体性的建设中才能达到最优化,这种最优化即体现在它的可持续发展上,体现在对意识形态的影响和社会精神的建构上,这一切都需要在一个开放式的社会互动中完成。生态文化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需要和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相统一,并且要建立在所处地域的特殊文化基础上,与该地区的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从而与当地人们的生产力相适应,并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这个过程使生态文化既有普适性,又极具地方特色,这种融合在地区社会发展中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同时,各地区具有环保性质的民俗、民风又从文化规范上促进人们生态观念的建立,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生态文化资源,所以在地区生态文化符号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区域间文化互动的整体性,更要尊重传统文化,结合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生态文化能够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下来,特别是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的今天,其能在被外部文化不断冲击和同化的环境下不断完善并自我发展,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的桥梁作用不可忽视。通过恰当的传播方式,将生态文化符号更好的予以表达,使其代表的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能够在社会扎下根,对于整个生态文化符号体系在意识形态上的维系、发展以及再次重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符号系统,景观、制度、观念等各种要素交融其中,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这些要素互相制约、相互依赖。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就必须建立一个以符号标志为基础,并在地区形成良好的文化契合度,构建有效符号传播渠道的地区生态文化符号体系。

(一)建立合理的生态文化符号标志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认为,“我们用符号生成我们对意识的经验,我们对自己的理解以及我们对宏观社会秩序的知识”[2]。人们的认知是由符号构建的,如那些标志性的景物、代表性人物或重大活动等,只要其在社会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文化底蕴,人们对它有普遍认知,当人们看到这些事物时自然会与某一特定地区相对应而产生观感和情感的关联,从而构建并协调我们的已有经验。任何一种文化要素都有与其相对应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是该地区的内涵表征和品牌形象,是该地区独特的精神标志,是积淀中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是被世人认同并且追随的独特魅力。

生态文化作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在其文化符号的构建中要将人、自然与社会三者有机融合,因此生态文化符号不应该只是浮夸的建筑、虚构的大使以及好玩的表演。J.雅各布斯认为,“只知道规划城市的外表,或想象如何赋予它一个有序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外部形象,而不知道它现在本身具有的功能,这样的做法是无效的”[3]。当代符号危机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追求事物的外表,造成符号意义的不在场,接受者只是愉悦当场的现实,不再做无限衍义。因此,对于生态符号的构建要遵守自然生态法则,不能只是无谓的改造自然环境,要注重文化符号内容与形式、环境和内涵的协调,保持在发展中自然的平衡。生态文化符号的建构方式要以原始及标示性的景观特征、持续性的生态产业、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主要方向。

甘肃省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共有自然保护区5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但长期以来一直以大量建设人工景观、过度开发自然景观的方式发展,保护区边界不清、权属不清,造成保护和建设的困境。有些保护区内的功能分区设计不合理,只注重景观符号的外在表达,缺乏与文化的内在联系,致使许多景观符号处于无意义化的层次,只有简单的符号认知,没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更不可能反映深厚的文化积淀。生态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所以在生态文化符号的建设中,应坚持优先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当地经济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原始地貌特征构建可以映射当地文化内涵的生态文化符号,强调外部形象与文化本身的共同打造,要改变以住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达到规范当地居民行为、改变生态观念的目的。

(二)创建良性的符号域互动渠道

生态文化是一种区域化的地域文化,符号域就是在这个场域内各种文化符号和文化文本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不同区域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地区特色不同,必然形成不同的文化观念。在一个区域内,各种文化观念相互规定、相互联系,表现出文化价值间的一致性,从而构成一个区域文化的符号域。洛特曼认为,人类文化模式得以延续,是因为各个符号系统之间既具有独立性,又在并存关系上具有交换性。符号域能使各种符号的内涵得到规定,同一环境内的符号并不是一种毫无条理的集聚,而是用其规则的逻辑结构体现着文化。作为生态符号,表象上是该地区人们对地区生态图景的一种符号文本的总体呈现,内涵上则是一个地区深层生态意识思维的表达,如地方生态文化的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等。另一方面,洛特曼认为符号域的内部结构必须依靠与外界的文本交流才能维持自身发展,整个文化体系才可以维持动态平衡。每个地区都有其主流的中心文化,这些中心文化保证了该地区人们的独立性,属于稳定有序的文化。同时,每个地区都有非主流的边缘文化,这些文化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将不同的符号域连接起来,而符号域中心与边缘文化又会在内部空间中不断转化,从而形成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特点明显,回族、东乡族、保安族、蒙古族、裕固族等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祁连山中西部地区。由于各区域的自然资源、地理环境和风土民俗不同,各地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作为新兴文化的生态文化则一直蕴含在各民族文化中,因为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决定了各地区人们需要与自然环境有良性的互动,在他们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中,随处可见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他们认为动物和植物是具有“灵性”的,这种理念使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种自我约束,并且这些约束在各地区都展现出了趋同性,正是这些观念对当地的生态维系起到积极作用。生态文化发展的基础是要建立区域间相通的生态文化符号,加强不同人群对同一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将其纳入一个明晰的价值判断体系。通过宣传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形成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舆论氛围,从而打破地域的隔离,通过地区间的有效互动、沟通培育并发展共同文化,从而建立普遍认同或尊重的生态价值观。

(三)强化地区原有文化符号的生态属性

地区文化的个性是由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反映出来的,是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的集中体现,其文化符号的特征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人们对其接受程度高,在群体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在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不能打破文化之间的壁垒,在持续性的地区建设中侵蚀原本的特色文化,会导致该区域丧失自己的历史文化个性。生态文化作为新的文化范畴和文化符号,要想更好的维系,就必须遵循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在融合中吸收地方文化精髓。地理环境、建筑风格等固然能构成特色,但趋于表面,在地区文化建设和发展中难免雷同。真正的文化内核应该为当地人的奋斗历史、道德风尚、习俗民情,具有鲜明的当地个性,并且也延续着当地历史文化传统命脉,以及那些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要素符号。所以,新文化符号的建构一定要先从该地区的文化源头做起,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并在这些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为生态文化发展带来更多智慧和灵感。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多样,生态文化遗产也极其丰富,距今约3000年前我国最早的农业就出现在甘肃的径河和渭河流域,至此开辟了黄河流域的璀璨文化。自汉、唐开始甘肃已是中西贸易往来、政治沟通以及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并在此过程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譬如先秦文化、丝路文化、始祖文化、敦煌文化、黄河文化,这些文化无不凸显着甘肃地方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传统、民族、民俗风格的文化符号。发展生态文化是保护和传承这些地域文化符号的必由之路。有1600多年历史的敦煌莫高窟是甘肃敦煌文化的核心,自开窟之后就一直受到风沙的侵蚀,随着莫高窟风沙量的不断堆积,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雕像有可能不复存在。面对危机敦煌市通过植树造林、天然植被封育管护、限制开采放牧等方式加强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些措施不仅美化了窟区的环境、增加了窟区视觉美感,同时通过增加窟区生物多样性,使当地整体自然环境更加适于文物保护。在此过程中,敦煌市也开展了广泛的宣传,通过媒体设置专题栏目、举办相关活动、巡回宣讲等多种方式,向市民宣传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面临的危机和保护的必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推进了该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符号体系的建设与地区文化符号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这种发展模式如天水太昊伏羲——大地湾文化产业链、甘南藏族——草原文化产业链等,都是将生态文化符号和当地历史、民俗文化等结合的典范。通过发展生态文化可以达到保护地方文化遗产的目的,避免对这些文化符号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在保护过程中也可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化观,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让生态文化有良好的生长土壤。

(四)注重与红色文化符号的融合

“红色”是甘肃的一个重要文化标签,中国西部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在这片土地诞生,红军西路军在这里写下了悲壮的历史篇章。坚强不屈的红色历史,使甘肃成为一个具有革命传统的省份。甘肃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厚,全省拥有包括会宁红军会师旧址、摩天岭战役遗址、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古浪县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等720处红色遗址遗迹,与这些红色景观紧密相连的是绿色生态景观。仅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的革命遗址就有俄界会议遗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茨日那毛主席旧居等多处景区,周围还有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扎尕那仙女滩风景区、九龙峡等国家级旅游景区和生态文化资源。迭部县不断挖掘人文资源潜力,精心策划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和倡导生态文化建设的活动,如举办“毛主席在迭部”大型雕塑落成典礼、腊子口中国生态文明论坛等。同时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长征”的发展思路,将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有效结合起来。

红色文化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代表着协调、绿色的发展观和民主、公正的制度追求。生态文化蕴含着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是我国新型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发展内涵。红色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共同发展,有助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红色重镇哈达铺结合自身的红色文化传统,凭借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悠久的中草药种植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红”加“绿”的产业配套扶贫模式。而玉门红田园另辟蹊径,将全国劳模顾天祥同志的劳模精神融合在红色文化当中,发展特色林果、花卉等优势生态产业,建成一批乡土特色农家园,打造了生态文化、劳模精神和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虽然甘肃省在两种文化融合方面还在探索阶段,还存在红色文化较为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符号单一等问题,但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对地区特色文化符号与生态文化符号融合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塑造过程,而进一步增加红色文化附加值,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建设多元化的生态文化符号是今后发展的关键。

(五)打造有效的符号传播渠道

文化需要借助其特有的符号才能传播,而符号通过传播可以影响人们对某一文化的印象。法国学者皮埃尔·吉罗指出,“指代功能是一切传播的基础。这种功能确定讯息和它所指对象的各种关系。根本的问题在于为指代对象建立真实的信息,即客观的、可观察到的和可验证的信息”[4]。客观世界的各类事物都是通过特定的符号呈现的,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符号是其具象的表达方式。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建立符号体系,去指代文化想要传达的内容,让人们感知和理解文化的内容。美国学者爱德华·萨皮尔认为,“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或明或暗包含着交流”[5]。也就是说,文化会自然的在社会群体间传播,这是人的天性,也是文化的本性,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文化传播的历史演进的。文化的发展、整合、创新都与文化传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关系到社会制度的建立,同样也关系到精神观念的产生,这种传播本质上就是文化符号的传递。因此,想要塑造良好的地区生态形象、增强地区软实力,构建独特的地区生态标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建立通畅的信息传播渠道,如果渠道受限,在其中的文化取向必将受到限制,它所传播的文化就不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生态文化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形象是区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所有形象中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社会公众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直观印象,对于符号的构建来说具有天然优势。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西北重要生态屏障,也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地,这也使甘肃形成了山地、丘陵、沙漠、戈壁相互交织的奇异自然景观。近些年随着政府加大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结合甘肃干旱、半干旱的地区生态特征,推行以林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策略,植被覆盖率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也创建了多处生态文化符号。甘肃媒体通过积极策划和开展专题、专版报道,加强了主流媒体的生态文化宣传力度。截止2018年底甘肃全省14个市州环保部门都已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并通过这些最新的媒介平台推送重点生态环境信息,及时回应网民留言,妥善应对生态舆情,宣传环保活动,提高了生态文化建设在地区的影响力,同时也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环境保护成就、倡导生态文明,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让人津津乐道的宣传精品。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甘肃省建成了主流媒体引导、网络媒体发声、自媒体深入群众的符号传播体系,增加了公众对于甘肃生态形象的了解和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性。还要构建更多的传播渠道,增强传统媒体和自媒体的相互作用效果,使表面生态符号的构建能够内化成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观念是完善甘肃生态文化符号构建的重要课题。在生态文化的建设中,要特别注重生态文化传统的再教育和政策引导,让扎根于百姓中的生态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符号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学符号,比多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符号的由来
谁远谁近?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