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以德促教
2019-02-20文惠东县教育局德育研究室
文惠东县教育局德育研究室
我们可以用“成人”与“成器”这两个方面来概述教育的作用。“成人”,即让学生完善自己的人格,形成端正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益于社会的发展;“成器”,即让学生通过学习前人总结的经验并通过自己的再创造,获得一技之长,在社会上立足并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两个方面是评价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学校应该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教育和道德水平教育,让教学和德育相互融合,和谐共存,让孩子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人文环境和谐的氛围中成长,才能达到育人的目标。
一、德育教学人人参与
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和深刻性不容忽视,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实施的教育。但是提起德育教学,人们就容易想到这应该是政教处、班主任的责任,而文化教育则是每个科目教师的责任。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德育教学与文化教学联系不紧密,存在脱节的现象。为让德育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渗透,应当让每个教师意识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也是自己的责任,从而将德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教师的职责不仅有“教书”,还有“育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重同时履行这两个职责,将知识教学和品德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这两者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让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还能得到人格品行上的教育。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高效且使课堂趣味横生的教学方法,使德育和教学双丰收。
以笔者的观察和总结来看,通常那些使学生印象深刻、达到较好的接收效果的课堂往往采用了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设计真正适合学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自主性的课堂教学方法。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愿意学、愿意听、愿意记,还能使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
三、重视师德建设
教师的品格、行为能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一位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教师能自然地对学生品德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被教师所感染,立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关爱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并尽力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集体中与学生一起经历快乐与困难,让学生对集体充满热爱和归属感,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处融洽。
四、加强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发展有更加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家长是学生人生的第一任,也是永久的老师。学生与家庭成员的接触最久,因此家庭成员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家长重视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德育教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商议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并及时互相反馈学生在学校与家庭中的表现。这样,使学校与家庭两位一体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德育教学,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结合,让德育教学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当虚心交流,尊重家长的意见与建议,这不仅能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是教师个人素质、人格魅力的体现。
五、采用正确方式实施爱国教育
爱国精神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前进与促进国家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一个国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对学生传授爱国思想,让学生形成国家的概念并培养其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国家服务,报效社会。
纪录片与电影的教育手段比起教师枯燥的说教,更能被学生接受,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高质量的影片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爱国纪录片与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六、使德育更加生活化
脱离生活的德育教学会产生以下问题。首先,单一的道德说教忽略了具体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其次,教师如果只重视德育理论知识的讲述并让学生学习著名人物的事迹而忽视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将会使德育脱离实际;最后,很大一部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太过主观,将自身的观念强加到学生身上。德育教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接轨,将会使学生的德育观念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不知道如何将德育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也使德育教学失去了作用。
首先,为让德育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轨,学校可以从加强校内文化建设入手,营造一个富有德育氛围的环境。其次,教师应注重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在学校尊重教师、乐于助人,在家里尊重并关心长辈。学习认真并按时完成作业,坚决抵制抄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