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有关“分层走班制”与化学教学的文献分析
2019-02-20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
文/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 王 弦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近10年间共发表有关分层走班与化学教学的文章56篇。其中80%文献是近三年发表,这三年论文数量间有小幅度波动,但是从总体上看,论文数量稳中有升。其中45篇为硕士论文,1篇为博士论文,10篇为期刊论文。作者所研究的地区分布能够有效反映分层走班与化学教学研究的整体覆盖面及整合的研究范围与深度。论文研究地域覆盖面积广,其中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四川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研究地域的不均衡分布,不仅反映了这些省高考改革先行的魄力,也说明了在高考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让教育者值得反思的问题,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再实践,优化高考改革方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发表的关于分层走班与化学教学的研究论文涵盖了各个方面,为更好地对论文内容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将论文划分为2个层面:理论层面、实践应用层面。
1.理论层面
随着第一批高考改革试点城市对改革方案的创新性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在化学教学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各种基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展开的对策性研究不断被挖掘,然而从理论层面探讨的文章却较少。概而言之,从理论层面阐述的文献主要是从分层走班策略、分层走班模式和理论基础这3个层面进行。
冯莹等(2015)结合化学选课走班实践,提出了做好充分前期准备、就近分流走班、分层展开教学、完善评价制度等分层走班教学策略。戴舒婷(2017)基于分层教学的基本含义和理论依据,提出了分层走班模式,即第一类分层根据学生自主选择化学是否作为高考科目,进行学考层和选考层的分层,也称为分类走班。第二类分层根据学生的化学水平,在选考层中继续分层进行化学走班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分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备课与教学活动,布置相应针对性的分层作业,实施分层评价,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到最适合他们自身发展要求的教育。刘丰霞等(2018)基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提出了分层走班教学的内涵优势,即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课程类型的多样性和教学班级的动态生成性。在肯定该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选课权、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作者还指出,需要重视其理论研究,从源头上把握它的内涵与外延、教学目的、不同分类及其特点。只有对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才有助于教学实践的发展。另外还强调了它的实践所需条件:第一要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包括授课教室、授课教师以及其他硬件资源。第二要有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
分层走班制教学是高考改革的产物,更是教育理论不断发展与成熟的产物。理论基础是根基,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分层走班制教学在我国尚处于探索期,学者对其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学生、教师、家长对走班制的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也存在质疑。目前国内在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应用和实践中,虽然部分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分层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选择,但“因分施教”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在利用分层走班制进行化学教学时能够做到心中有理论,才能有利于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实践应用层面
高考改革试点地区(上海、浙江)的高中分层走班制已经从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6 月经历了三年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其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已经开始显现。非试点地区的高中,为了应对 2018 年即将全面推开的高考改革,正在进行积极的准备和探索。笔者将结合这些实践案例,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梳理。
(1) 开展选课走班的时间
6 门高中学考科目都需要走班,何时开始走班需要结合各学科课程容量与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时间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就化学学科而言,从初中的科学过渡到高中的化学,跨度较大,无论是思维上、学习方法上还是学习习惯上都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冯莹等结合浙江省某市化学选课走班学习的初步实践,提出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 2 个月的行政班化学教学后,开展化学学考班与选考班就近分流走班效果较好。张雅楠所研究的上海市两所对象高中采取的是在高一下学期进行初选,高一下学期末结束最终确定选考科目,高二开学直接走班上课。结合大多数实践案例,目前较为一致认同的是在高二前开始选课走班。
(2)教学内容的分层及整合
化学学科学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对于学考化学的学生来说,只需要学习必考内容,对于选考化学的学生来说,既需要学习必考内容,还需学习加试题的内容,化学加试题内容涵盖范围广,且对必考内容的难度及深度都相比学考要求有所提升。那么针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教师需要整合教学内容,使其建构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例如上海某些学校就实行将化学必修2与选修4进行融合,打破教科书的界限,实现知识的对接提升。而针对学考化学的学生,他们对必考内容的要求势必需要与选考学生之间进行分层教学。上海某学校就提出了“分层集备”的模式:先明确分层培养目标、分层知识目标,然后制定分层课堂教学方法、各层级知识点的处理方式、各层级作业布置的量和难度,并通过开展不同层级“同课异构”的方式交流研讨,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所教层级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
(3) 分层走班制下的教学管理
教学效果的提升除了需要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还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的顺利推进,更需要对学生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动态的跟踪管理。分层走班制下学生要如何走班,是直接分为学考班和选考班,还是在保留行政班教学之外,额外给选考学生走班加课?另外化学教师如何解决选课调整及层级流动的学生知识的空缺?学生课后的作业批改及辅导答疑如何展开?张雅楠根据上海两所高中的经验对河南省某中学提出了:走班过程中,学部内“行政班+教学班”走班模式、“行政班正副班主任+教学班导师制”模式及“行政班班委制+教学班班委层级制”的建议。浙江某高中则提出了“化学微班主任”的概念,这些举措均体现了全员育人的新型德育模式。教学管理的变化对化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可能要承担不同班级的教学任务和德育任务,或担任学考教学或选考教学,或是行政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成长导师等。
新高考下分层走班制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教师与学生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认清角色新变化,化学老师不只是教给学生化学知识,还要学习成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指导者、课程学习的规划者;高考改革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后拓展型课程的类型十分丰富,需要化学教师具备相关领域的其它知识,否则就无法开设这类课程,或者是只能将拓展型课程作为化学的“加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