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播视角下的我国公民新闻现状
2019-02-20邱一帆
□ 邱一帆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发表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7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7.7%。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运用和智能手机终端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公民新闻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新技术的发展为普通公众参与新闻活动提供了渠道。与传统新闻相比,公民新闻强调运用技术手段,全民积极参与新闻生产,注重公共利益,能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灾难事件。然而,公民新闻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文献整理等方法,试图总结我国公民新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概述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又叫“市民新闻”“博客新闻”“参与式新闻”等,发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公民运动,在二十一世纪初引入我国。数字传播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公民话语权得到提升。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设置新闻议程、控制新闻生产的局面,给公民新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口,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渴望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社会也需要公民理性发声,公民新闻则提供了一个平台。
目前,关于公民新闻的定义,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是,从总体来看,人们在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中有两个共识,一是强调公众对新闻报道的参与,二是强调新技术对于公民新闻发展的作用①。
(二)公民新闻的特点
总的来说,公民新闻具有以下特征。
1.传播主体的广泛性。传统媒体控制下的新闻生产,由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专业人士发布信息。而在数字传播时代下的公民新闻,信息发布者不再只是这些专业的人士,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普通公民也可以发布信息,成为“公民记者”。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公民的话语权得到提高。
2.传播内容的多样性。公民新闻的产生得益于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感下降,普通公众对话语权的渴求②。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丰富了新闻的发布渠道,这种新的传播形式改变了新闻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公民参与新闻的生产和制作,公民新闻可以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多样性正是公民新闻存在的最大价值,同时也是公民新闻的发展方向。台湾学者陈顺孝把公民新闻分为六大类:(1)私密记事;(2)生命体验;(3)亲身见闻;(4)专业分享;(5)新闻目击;(6)调查报道。
3.传播效果的多重性。一方面,公民新闻可以随时发布信息,改变了传统媒体垄断新闻报道的局面,公众获得了相对平等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全民参与的公民新闻,可以较为真实地展现事件的全貌,把问题暴露出来,聚集众智,最后促成问题的解决。此外,公民新闻能够及时地表现突发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公众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公民新闻缺少专业的新闻素养。公众在没有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盲目跟风,容易滋生谣言,也可能会出现网络暴力、媒介审判,造成不良的传播后果。
二、我国公民新闻中的理论问题
公民新闻作为一个外来概念被引入我国,在其本土化过程中,由于中美语言、文化、国情等的不同,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
有学者认为,由于公民新闻产生于公共新闻运动,因此可以把公民新闻视同于公共新闻。笔者认为,公民新闻虽与公共新闻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的。
1.公共新闻与公民新闻的发起人不同。公共新闻的发起人是专业媒体的专业人士,他们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走上了自我变革的道路。公共新闻强调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站在精英阶层的局面,关注普通公民的生活。公民新闻强调普通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呼吁公民关心社会事务,并发挥公民在信息收集、整理、核实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2.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的理论基础不同。公共新闻的理论基础是媒体的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体不应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也应履行关注公众利益,沟通和化解社会矛盾,促成不同阶层群体的相互理解的责任。公民新闻的理论基础是新闻自由和公众的民主参与论,强调“意见的自由市场”,普通公众的媒介接近权,也要希望拥有话语权、传播权。
3.公共新闻和公民新闻的重心不同。公共新闻强调专业的新闻素养,渴望重构公众对专业媒介的信任,追求内部更好的发展。公民新闻挑战了专业的新闻素养,提倡全民记者。
(二)公民记者身份的界定
公民新闻时代,公众在网站上发布信息,传统的记者和编辑身份合二为一,公众既是记者又是编辑。公民记者是指生产公民新闻的人,最早的公民记者是美国人德拉吉,中国最早的公民记者是周曙光。
公民记者的概念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些记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可以把自己的亲身见闻编辑新闻。公民记者强调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揭露和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公民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大众化公民记者;2.专家型公民记者;3.全能型公民记者。
但是,公民记者大多偏重于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考察问题,单个角度的新闻叙事可能有失公正。公民记者不应只追逐事件的表面,也应该深入挖掘事件深层次的内容。
三、我国公民新闻中的实践问题
目前,我国公民新闻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公民记者的新闻素养有待提高
公民新闻的制作者和发布者具有广泛性,且新闻素养良莠不齐,很容易造成虚假新闻的传播。如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被造谣者利用,引发了东北地区的大规模抢盐风波,诸如此类的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虚假公民新闻的扩散,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又如金庸逝世前曾多次“被去世”,这种虚假的公民新闻严重伤害了当事人,也造成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应提高公民记者的新闻素养。
(二)受众的失控
虚假公民新闻的传播还极易引起受众的失控。引起受众失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众的媒介素养不高。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受过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占比分别为10.0%和10.6%③。由此可见,受众的学历程度不高,媒介素养亟待加强。又如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这些网民肆意人肉搜索当事人的隐私信息,偏听偏信,散布不实言论,利用这次事件宣泄自己的情感。
2.受众的逆反心理。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受众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挑战权威,为了反对而反对,导致评价体系模糊混乱,与传统价值观相背离的言论得以盛行。
(三)把关人的缺失
美国传播学家卢因提出了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卢因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④。
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故意发布不实信息,或者注册高仿账号,冒名发布虚假信息。还有网民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了彻底的“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权。此外,网络水军在整个事件中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有报道称双方当事人雇佣水军,蜂拥而上,散布不实信息。信息的编辑和发布相对比较宽松、自由,传播内容纷繁复杂而缺少制约,容易导致信息传播秩序的混乱。把关人的功能因此凸显出来。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公民新闻中,人人都可以编辑和发布新闻,这种毫不设防的特性容易滋生虚假新闻和谣言,造成了可信度低下的局面。
四、对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试图提出促进我国公民新闻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
1.提高公民记者的信息选择能力。数字传播时代,公民记者面对着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信息选择能力建立在对各种信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之上,为了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用的内容,对信息的获取不应局限于某一媒体。
2.提高公民记者的信息质疑和批判能力。新闻的真实实质上是一种“经过再加工的真实”,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因此,公民记者对接收到的信息不应该照单全收,而应该理性地思考,用审慎的眼光看待。
3.提高公民记者的信息加工能力。公民新闻的非专业性要求公民记者应当学习传统记者在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业务操作层面的优点,坚守新闻从业人员道德底线。
(二)合理而适度的把关
传统的新闻生产有着较为完备的把关制度,媒介把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反馈性较差,这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模式。而在公民新闻中,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个人完成新闻生产,往往缺少把关的环节。
公民新闻不应一味地追求时效性和轰动性,而忽略了新闻的真实性⑤。新闻媒介应发挥公民新闻的互动性,及时发布可靠的信息,建立一套公民新闻信用档案,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管理力度,从内部遏制虚假新闻。
(三)完善公民新闻制度
公民新闻制度应包括公民记者制度和公民新闻的内容制度。公民记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一方面,应当鼓励公民记者参与新闻生产;另一方面,还应兼顾新闻的专业素养。因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公民新闻制度。
比如在公民新闻网站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就可以追根溯源,让公民对自己发布的新闻负责;建立公民新闻道德规范,做到真实、公正、客观。
在数字传播时代,公民新闻发挥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如报道突发事件、灾难事件,揭露了许多现实问题,彰显了个人的个性等。公民新闻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产生冲击了传统媒体垄断话语权的局面。与此同时,针对公民新闻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积极应对。
注释:
①彭兰.数字媒体传播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5.
②马倩.公民新闻的问题研究[D].长江大学,2015:11.
③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EB/OL].
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8/t20180820_70488.htm.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⑤申雷雍.公民新闻传播对公民意识的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