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互联网新闻客户端涉印报道媒体呈现分析网络媒体新闻现状
2019-02-20方刚方润浩
□ 方刚 方润浩
当今社会,国际形势变化往往与新闻传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的走向,会对新闻媒体涉及该国新闻报道的数量、内容、角度、感情色彩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公众对其他国家的态度,长此以往会改变社会的整体认知。而社会认知反过来又作用于媒体,影响媒体的报道选题、舆论走向、感情色彩等。因此,研究国际形势变化下的新闻媒体相关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比于传统媒介,互联网新闻客户端是伴随智能手机发展而兴起的全新模式的新闻媒介。虽然处于新闻制作链的最末端,但在互联网媒体逐渐占据主流的今天,它因为最接近公众而成为实际的新闻编辑和发布者,是新闻媒体作用于公众的直接主体。本文以2017年中印关系变化下网络新闻客户端涉印报道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媒体呈现的现状及原因。
一、2017年互联网媒体涉印报道背景分析
2017年是中印关系极为动荡起伏的一年。上半年,中印关系整体平稳,并无影响两国关系的重大事件发生,甚至4月在阿斯塔纳召开的上合组织外长会议上,印度还被授予成员国地位。但是到了6月初,中方在洞朗地区的施工队突然遭到印军越界袭击,受到中方反制措施刺激的印军大规模越过中印边界。6月末,中印双方政府利用各种平台展开斗争,大有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之势,中印关系跌到低谷,整个事件僵持了2个月。8月底,在厦门金砖五国会议召开前,印度突然宣布撤兵,中印首脑在厦门会晤,中印关系又峰回路转,避免了更坏的情况发生。但是从会晤结束一直到年底,两国正向交流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未能恢复到越界事件发生前的水平。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介绍
纵观2017年全年,中印关系可以分成三段:第一阶段为洞朗越界事件爆发前(1月—5月),第二阶段为洞朗越界事件对峙期间到厦门金砖会晤前(6月—9月初),第三阶段为厦门金砖会晤之后(9月—12月)。
(一)调查方法概述
笔者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选取腾讯新闻客户端、凤凰新闻客户端和环球手机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筛选出2017年这三个客户端涉印新闻报道并抽取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对象的选取,主要是依据新闻机构的性质背景以及社会影响力而定。
腾讯新闻客户端于2010年由腾讯公司创建,虽然涉足新闻领域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借助强大的互联网综合平台,成为国内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互联网新闻应用客户端。
凤凰新闻客户端背后的凤凰卫视传媒集团成立于1996年,凭借较高的专业水平、良好的口碑、开放的姿态和丰富的经验,成为国际社会有影响力的跨国新闻集团。凤凰新闻客户端于2016年上线,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移动发展下应运而生的典型代表。
环球手机客户端由人民日报社、国务院新闻办批准,人民网和环球时报共同投资设立,于2010年上线。环球手机客户端提供与环球网电脑版几乎完全同步的资讯内容,应用类型与腾讯新闻和凤凰新闻客户端相近,故选此作为研究对象。
腾讯新闻: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新闻,搜狗搜索中以“印度”为关键词,按照新闻标题方式搜索网页,共呈现出206条新闻。按规律选取每10条新闻中的第2条和第8条新闻,收集有效信息44条。
凤凰新闻: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新闻,搜狗搜索中以“印度”为关键词,按照新闻标题方式搜索网页,共呈现出265条新闻。按规律选取每10条新闻中的第4条新闻,收集有效信息29条。
环球网: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新闻,百度搜索中以“印度”为关键词,按照新闻标题方式搜索网页,共呈现出220条新闻。按规律选取每20条新闻中的第2条和第18条新闻,收集有效信息27条。
网页呈现的新闻虽然不能囊括所有涉印报道,但是可以反映出某个媒介一段时期内的涉印报道生态。所选取的新闻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根据新闻来源网站、类别(军事、经济、民生、政治)、标题、内容(新闻主题,如印度越界事件)、感情色彩(2为正面,1为较正面,0为中立,-1为较负面,-2为负面,依次降低)来详细登记。相关数据统计如下:
1.腾讯新闻
第一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爆发前,共摘录14条新闻,时间跨度为1月11日至5月30日,感情色彩分为-1分的新闻1条,0分的为9条,1分的为4条,合计3分。感情色彩中立偏正面。
第二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对峙期间到厦门金砖会晤前,共摘录16条新闻,时间跨度为6月13日至8月29日,感情色彩分为-2分的新闻2条,-1分的为8条,0分为6条,合计-12分。感情色彩为负面。
第三阶段,即厦门金砖会晤后,共摘录14条新闻,时间跨度为9月10日至12月28日,感情色彩分为-2分的新闻2条,-1分的为8条,0分的为3条,2分的为1条,合计-10分。感情色彩依旧为负面。
2.凤凰新闻
第一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爆发前,共摘录3条新闻,时间跨度为1月13日至4月12日,感情色彩分为0分的新闻2条,1分的为1条,合计1分。感情色彩中立偏正面。
第二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对峙期间到厦门金砖会晤前,共摘录9条新闻,时间跨度为6月7日至8月29日,感情色彩分为-1分的新闻为6条,0分的为2条,1分的为1条,合计-5分。感情色彩为负面。
第三阶段,即厦门金砖会晤后,共摘录18条新闻,时间跨度为9月4日至12月28日,感情色彩分为-1分的新闻为6条,0分的为10条,1分的为2条,合计-4分。新闻感情色彩为负面。
3.环球时报
第一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爆发前,共摘录6条新闻,时间跨度为1月4日至5月3日,感情色彩分为-1分的新闻1条,0分的为5条,合计-1分。感情色彩中立。
第二阶段,即洞朗越界事件对峙期间到厦门金砖会晤前,共摘录8条新闻,时间跨度为7月25日至8月30日,感情色彩分为-2分的新闻为1条,-1分的新闻为4条,0分的为2条,1分的为1条,合计-5分。感情色彩为负面。
第三阶段,即厦门金砖会晤后,共摘录14条新闻,时间跨度为9月15日至12月29日,感情色彩分为-1分的新闻为9条,0分的为5条,合计-9分。新闻感情色彩为负面。
(二)调查结果概述
1.三家新闻媒体的稿件来源不同,选取的文章质量、报道角度和方式不同,整体专业度水平不同
腾讯新闻的涉印报道中,时政类、经济和军事类的消息多转自新华网、环球时报等权威媒体。涉及印度社会百态的“花边新闻”多种多样,大量报道关于火车挂人、强奸、如厕条件落后、环境污染等话题,新闻稿件来源也较为广泛,牢牢抓住了公众对印度的猎奇心理。但是新闻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文章可读性很强,但并不是最近发生的新闻,偏向游记、介绍的文稿也不在少数,虽然有一定可读性和趣味性,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作新闻。
凤凰新闻稿件多来自于较为专业的网站,比如专注于科技与商业的PingWest中文网、砍柴网等。虽然新闻的感情色彩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但整体上仍能保持较为理性、客观的态度。内容上对印度的经济新闻关注较多,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现状。它还发挥了传统媒体专业评论分析的优势,在涉印报道中大量选用较为专业的评论分析文章,面向知识素养较高的读者。
环球网涉印报道的新闻稿件主要选自于《环球时报》(环球网的主要投资方),文章质量较高,关注的内容偏重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新闻撰写方式也是平铺直叙,中规中矩,感情色彩较为中立。同时沿袭了传统官方媒体的特点,在新闻客户端引用社评、访谈以及特约评论员文章。
2.总体来看,三家媒体客户端的涉印报道密度、情感、重点大致相同
在第一阶段(1月—5月),媒体对印度新闻的关注度较低,涉印报道数量整体偏少。网页呈现中,腾讯新闻基本保持平均2日到3日更新一次;环球网数量比较平均,基本保持一个月5篇左右;凤凰新闻则表现得更加“冷漠”,没有热点新闻的月份新闻内容非常少,例如4月搜狗搜索只呈现了4篇新闻。三家媒体报道除了滞印老兵返华、武器采购、自然灾害等时事以外,还关注印度的社会百态,比如妇女地位变化、火车运载等科普类文章,涉及内容范围广,趣味性较强,感情色彩整体较中立,部分报道甚至偏正面。
在第二阶段(6月—9月初),由于中印关系骤然紧张,双方对峙不断升温,两国官员通过媒体喊话引起民众关注,三家媒体对涉印新闻的关注度骤然提升。凤凰新闻8月在搜狗搜索里呈现60条,几乎每日更新两次甚至四次。环球网和腾讯新闻的情况与凤凰新闻相似,报道内容都高度关注洞朗越界事件,除此之外还涉及医院儿童集体死亡、火车出轨、银行员工游行等反面的社会事件,感情色彩清一色转向负面。
在第三阶段(9月—12月),由于金砖会晤前印度突然宣布撤兵,中印元首会晤,中印关系有所缓和。但在互联网媒体层面,整体负面报道的惯性并未停止。媒体对印度的军事行动非常关注,两国边境的一点风吹草动都牵动着神经,媒体及时转发印度武器采购、官员边境视察等新闻。除了上述内容,涉印报道的关注点进一步扩大,中印贸易冲突、火车出轨、雾霾天气、强奸等较负面的经济民生新闻有所增加,整体感情色彩并不因两国关系缓和而有所转向。
总的来说,网络新闻媒体涉印报道与中印关系走向息息相关。印度从一个不被关注的、中立的、模糊的形象变成夜郎自大、热衷于军火采购、影响地区稳定、灾害事故频发、社会治安极差的国家形象。
3.三家媒体都存在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总体看,凤凰新闻、环球网整体质量高于腾讯新闻,涉及时政、军事和经济等较严肃话题的新闻质量普遍高于涉及民生、旅游等其他类别新闻的质量。
腾讯新闻的这种情况最为明显。它选用的一篇6月14日的新闻,标题是“印度50%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被中国占据!”(http://finance.jrj.com.cn/2017/06/14080723299749.shtml)。从标题看,新闻说的是印度的手机份额问题,但实际上整篇内容说的是印度的电子产品进出口情况。近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发展迅速,海外市场的拓展受到国人关注。这篇文章利用题目吸引关注的目的明显,但文题不符。
还有一篇游戏文章,标题是“魔兽世界‘萨格拉斯之墓’最终BOSS不掉坐骑,成就也不给坐骑,只给一个宠物?印度阿三你封(原文用的就是‘封’)啦?”(http://games.qq.com/a/20170622/000701.htm#p=1)。整篇内容和印度没有任何关系,但标题非常抢眼,甚至直接使用歧视性词语“阿三”。
凤凰新闻整体质量较高,但同样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9月24日推送的《印度向巴基斯坦平民开炮巴称已致平民6死 26伤》(http://news.ifeng.com/a/20170924/52139509_0.shtml)。从标题上看是印度主动袭击巴基斯坦,但细读文章,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方面当天违反停火协议向印度边境发动袭击,造成印度边境地区4名平民受伤”。但是在标题中并未体现,极易引起读者误会。
环球网10月8日刊登的新闻《印度女防长在中印边界向解放军军官行了一个礼!》附有相关视频。从视频中看,印度女防长视察中印边境并与中方军官交谈,过程中双手合十行礼,并让中方猜测涵义。中方得知涵义后也双手合十还礼。整个过程轻松友好。但标题断章取义,所要传达的意境和内容并不相同,有刻意自我捧高的意思。
笔者又登陆了一些非专业的新闻网站比如铁血网,它对印度报道的标题风格更加偏激:“国人去印度被吓坏了!再也不去印度了”(http://bbs.tiexue.net/post_12191651_1.html)、“如果你没去过印度,你根本不知道印度原来是这样的!”(http://bbs.tiexue.net/post_12028184_1.html)。主观倾向太过严重,标题骇人听闻,图文历史久远,刻意煽动民族情感,只能满足猎奇心理误导群众,激起毫无根据的自豪感,影响认知和判断。
以上只是上千条新闻中随机抽取的很少一部分。文题不符、哗众取宠的新闻被转发引用在网上,更有不少标题与内容脱节、内容粗制滥造或低俗不雅的情况。新闻编写受主观情感影响严重,内容缺乏公正客观。这在三家媒体客户端中均有体现,只是数量和程度上有差异。
4.三家媒体在涉印报告中的媒体自身形象存在一定差异
作为涉足新闻的互联网企业,腾讯新闻在感知受众需求、迎合大众口味等方面更胜一筹,其新闻来源广泛、感情色彩清晰、内容简洁、阅读便利、趣味性强,但同时文题不符、刻意煽动情绪、新闻内容专业度低也是其突出的问题。
凤凰新闻继承了凤凰卫视严谨专业的传统,新闻的报道内容相较于腾讯新闻来说更专注于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新闻开放性强,相比于其他两个媒体,更加关注经济贸易和科技的比例;报道方式上将传统媒体中的专业评论引入互联网媒体平台,整体形象理智、专业又不失趣味性。
环球网依靠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强大的国内外驻点记者网络,可以提供其他互联网新闻媒体不能提供的第一手原创新闻,绝大部分新闻都能做到来源清楚、作者明确、有据可查。这一点和凤凰新闻很相似,但不同的是环球网官方媒体背景更加明显,文章观点紧紧贴近时事政治,特别是在解读外交政策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某种意义上讲是官媒在互联网上的传声筒。但是作为互联网应用,它也将稳重、服务大局的形象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中规中矩和迎合大众口味之间的平衡还有待加强。
三、原因分析
(一)中印互信基础匮乏与现实利益冲突
中国媒体对印度报道的快速转变,既有民间交往基础匮乏的原因,也有现实国家利益冲突的影响,在大众传播的环境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民间缺乏交往基础
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对印度的印象更多的是电视剧和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那个“西天”形象。新中国成立后,中印两国虽经历了短暂蜜月,但很快因为敌对而断绝了往来。改革开放让中国民众重新认识了世界,但却并没有刷新对印度的认知。
这一点可以拿中日和中印的交往作对比。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政治上中日关系改善,领导人实现互访,经济上日本凭借强大实力在中国经济崛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此带来的民间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密切的交往和深刻的变化不断刷新着中国民众对日本的认知。加之近年来旅游、经贸、留学等人员往来更加频繁,公众对日认知不断更新。前文所述的涉印报道的很多策略放在涉日报道中,可能就起不到效果,因为公众的认知结构已经形成,有丰富的认知储备和自我辨别能力。
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实施改革,政治、经济较中国相对落后,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程度和对中国公众的影响力相较于日本可以说微乎其微。公众对印度认知极为滞后,缺乏对涉印信息的辨别能力,这一状况为当今各类涉印的奇闻异事、谣言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现实利益冲突
中国公众对印度的感情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中印关系恶化期间奠定,对印自卫反击战将之前近十年的中印亲密关系一扫而光,直到1988年印度总理访华,才打开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大门。然而两国之间缺乏像日本与中国一样规模的交流,加上地理与心理上的鸿沟,公众收到关于印度的信息少之又少。明显的例子是当年印军不自量力入侵边境后被击败的故事,至今被口口相传,当作爱国教育案例,成为中国公众的集体记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和印度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从印度支持“藏独”到贸易保护,从军备竞赛到地缘竞争,从印度参加美日军演到挑拨南海冲突,每一个涉印的政治新闻热点里印度都以负面形象出现,使得公众对印度的好感度不断降低甚至厌恶。印度在中国公众心中较差的公众印象为偏激、负面的涉印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土壤。
在缺乏对印度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大部分公众没有自己鲜明的立场与态度。当涉及两国现实利益冲突的新闻被关注后,负面印象就会在公众观念中先入为主。按照“选择性接触”假说理论,公众甚至媒体会倾向性地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与态度一致的内容接触。基于市场需求与公众舆论变化,新闻媒体开始大量报道、转载甚至编纂迎合大众口味的涉印反面新闻,有意或无意地开启“设置议程”引导公众舆论,将短期的、即时性的事件变成持续性的、高关注度的新闻话题,理性与中立的声音被淹没。
(二)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从业环境差异
传统新闻媒体基于较为长久的历史和传统,品牌意识较强,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闻的采编流程和要求比较规范完善,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整体均衡,建立起了较成熟的新闻溯源和问责机制,总体来说新闻报道可以做到尽量客观真实。
但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从业环境却不一样。从企业性质上看,很多网络新闻媒体受商业利益驱动,片面追求趣味性、实效性,大批量的新闻在最快的时间里投放以吸引关注、占领市场,将新闻点击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新闻好坏的唯一标准。热点事件,特别像印军越界这样敏感的热点事件,是网络新闻媒体单位扩大影响力、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在新的热点出现之前,热点持续时间越长,关注度越高,企业收益越大。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目的上的差别,造成新闻稿件社会性质和商品性质的此消彼长,这是由网络新闻媒体的企业性质所决定的。
从制作流程上来看,网络新闻媒体将传统媒体对新闻“快”的要求发挥到了极致,大量的新闻引用将传统的采编筛选时间大大压缩甚至省去,对速度的绝对追求和程序的过度简化使得新闻的质量把关不严。
从新闻来源上看,网络新闻媒体稿件来源更加广泛,自媒体成为娱乐和生活类新闻供稿的重要来源。广泛的新闻来源,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造成新闻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比传统媒体更加普遍。
在外部环境上,由于技术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相关部门对互联网新闻企业的新闻内容管制多,质量要求低,只要不违反法律和政策要求即可。社会以及公众对互联网假新闻、低质量新闻的态度也比对传统新闻媒体要宽容得多,传统媒体中作者、编辑与发布者对新闻内容质量负责的机制在互联网中被撼动。
(三)互联网新闻政策的影响
2005年9月,政府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下文简称《规定》),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种类进行划分,并严格采编权限。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凤凰卫视等新闻单位具有新闻发布权。而百度、新浪、腾讯等综合性网站非新闻单位,涉及时政类通讯信息时只有转载权。
《规定》的出台,对规范互联网新闻报道、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具有积极作用,诸如腾讯一类的新闻网站,涉及时政类新闻的权威信息报道只能转载。针对时政热点新闻,不得不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大幅增加新闻推送数量以抢占市场。而在政策的作用下,被认定为新闻单位的媒体纷纷走上融合发展的道路,凭借新闻的采编权和发布权的优势,占据互联网新闻生产链的上游,成为时政类新闻的主要来源。
像环球网这样的新闻单位的媒体,面对市场对于互联网新闻资讯的巨大需求,受传统采编模式和新闻政策影响,对非时政资讯的市场需求的敏感度较低,供给量较少,给综合性网站提供巨大的市场缺口。所以正如前文所述,涉及印度社会百态的“花边新闻”,多是由腾讯新闻等非新闻单位提供,反过来成为环球网等新闻单位的素材提供者。
总的来说,互联网新闻客户端涉印报道的现状,既有中印交往的历史基础与现实存在的原因,也有互联网新闻从业环境变化的影响,还受到政策、公众心理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但是互联网新闻媒介作为信息资讯的制作和传播者,在面对环境变化和客观因素影响时,传承传统新闻行业的新闻专业主义依然具有现实积极意义。互联网新闻媒体要尽可能地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为公众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创造良好的认知基础,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塑造稳定的媒介环境,这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