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泥鳅和鸭稻生态种养示范总结
2019-02-20袁一斌
袁一斌
(黑龙江省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黑龙江 佳木斯 156300)
生态种养模式符合“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发展主线,泥鳅生命力顽强,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养殖风险较小,利用水稻种植的现有人员和基础设施即可养殖,不需要另外增加养殖的人工费。泥鳅不间断的活动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土壤板结,起到改良土壤、增肥地力的作用,真正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目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示范地点
落实在第一管理区,示范户马金付,6#地,示范面积150亩。
1.2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优质品种绥粳18,主茎12片叶;
泥鳅品种:台湾鳗鳅
2 投放标准
投放量按每亩2万尾标准(规格为2400尾/kg),于6月9日投放泥鳅苗,于9月10日放水起鱼,生育期90d左右。
3 主要技术要点
3.1 地块选择。要选择弱酸性、保水性好的稻田,四周高筑池埂,进出水口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田内挖“T字形”鱼沟,沟深1.2m,宽1.5m,便于喂养和日后泥鳅捕捞。
3.2 稻田消毒。投放前7~10d用复合过硫酸氢钾颗粒300g/667m2进行杀菌消毒及净水处理,并追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农药。
4 结果与分析
4.1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调查
泥鳅稻种植平方米穗数较常规种植少34.6穗,穗粒数多4粒,结实率低7.2%,千粒重低0.2g,产量510kg/667m2较常规种植594.8kg低84.8kg,水稻销售价格2.8元/kg,收益达1428元/667m2,扣除成本1220元/667m2后,水稻亩收益208元。
4.2 成本效益分析
泥鳅稻种养模式实现水稻收入1840元/667m2,泥鳅收入1650元/667m2,纯效益达3490元/亩。
5 结论与讨论
试验证明,泥鳅稻生态种养模式增效空间较大,今年种养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导致效益略有减少,主要原因如下。
苗种价格过高。今年采购的鱼苗价格较市场价每尾高了0.01元,每亩成本增加了200元。
鸭稻共养技术利用鸭子旺盛的杂食性,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再通过鸭子不间断的活动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鸭子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为水稻生产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全程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仅施用有机肥,可保证鸭子肉质及水稻天然绿色无污染。
6 材料和方法
6.1 示范地点
示范项目落实在第六管理区,示范户肖峰,1#地,面积70亩。
6.2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优质品种绥粳18,主茎12片叶鸭雏品种:高优麻鸭
7 试验设计
投放量按1亩地15只标准,70亩地共投放鸭雏1050只,每10亩用围栏网进行围网,建立鸭舍6个,在水稻缓苗后再投放,在水稻抽穗前进行出售。
8 主要技术要点
8.1 施肥及除草技术
底肥施用碳基肥生物有机肥150kg/667m2,返青施用三龙生物有机肥10kg/667m2,水稻所需的其它营养主要靠鸭子排泄物。整个过程不施用农药,杂草主要靠鸭子及机械除草机清除,后期通过人工对未处理彻底的杂草进行清除。
8.2 防疫作业
注射鸭瘟疫苗1次,对稻田进行消毒1次。
8.3 灌溉
采用江水灌溉,试验证明经江水灌溉的稻米气味、外观及适口性等指标均优于井灌。
9 调查结果与分析
9.1 鸭稻产量及效益分析
鸭稻示范田块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各项指标均低于常规种植,鸭稻种植亩产352.2kg比常规种植625.4kg减产233.3kg,种植成本较常规种植1231元/667m2高559元/667m2,鸭稻产量为352.2公斤/667m2,销售价格2.8元/斤,收益达1972.3元/667m2,扣除成本后,亩收益182.3元,70亩共增加收入12761元。
9.2 养鸭成本分析
养鸭成本总计30340元。
9.3 鸭子产量及效益
鸭子最终数量735只,存活率70%,主要死亡原因为耗子吃掉或得病死亡,最终卖鸭子收益735只×20元/只=14700元,最终亏损15640元。
9.4 综合效益分析
70亩地鸭子养殖亏损15640元,稻米盈利12761元,抵消后亏损元2879元,每亩亏损41.1元。
10 结论
泥鳅和鸭稻共养模式虽已成为一项常规种养技术,但依然存在很多因素限制,导致经济效益无法体现。原因一是由于防疫和防鼠措施不到位,鸭子成活率仅达70%,成活率偏低;二是鸭子销售价格偏低;三是水稻价格下降,多方面原因导致鸭稻共养模式效益降低,综合效益每亩亏损4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