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2部中国名镇名村志稿点评与思考

2019-02-20

史志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村志志书

王 晖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安徽合肥230001)

通过前两批中国名镇志和一批中国名村志的编纂出版实践,这次审议的第三批30部名镇志和第二批22部名村志体例文风成熟多了。52部志稿记述的客体虽然没有之前编纂出版的周庄、乌镇那样的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但类型多样、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总体质量大有提高。通览志稿,需要修改的地方还存在不少,现将本人思考之后的意见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与大家共商榷。

(一)志书冠名要名正言顺

为了挤进中国名镇名村志丛书系列,有多部志书非现行机构名称名志,出现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现象有四种类型。

1.镇已改为级别更高的区。苏州张家港市报送的两部镇志的镇,都不是单一的镇。1992年10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区。这个区是全国的内河港型保税区,江苏省海关特殊监管区,也是江苏省的保税港区。200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张家港保税区与相邻的金港镇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保税区的发展空间扩大到131.62平方千米,构建了区港城(保税港区、张家港港、滨江新城)联动发展新格局。这样二合一的体制机构修志,名为《金港镇志》,实际是保税区志。如“概述”开篇就说:“浩浩江水,饱含着时代激情,洗练出一颗瑰丽明珠——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全志行文,金港镇都只是保税区的一个附注。无独有偶,2008年,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和杨舍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2011年,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定名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志中标的机构名称是“经开区(杨舍镇)”。两部《镇志》记述的对象,在志中都没有名正言顺的地位,都属于括号备注的镇。镇志不言镇,岂能熟视无睹,漠然视之。《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第十条规定:“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这两个区虽然不是行政区域,但都是有行政级别的经济区,实质上都具有行政职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行政级别远远超出一个乡镇级别。这两个下限时“区镇合一”的特殊机构修志,志书冠名尊重现实,客观上存在两种方式:一是以经济区名称冠名,志书行文即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为标的,那么志的名称就要改为《开发区志》和《保税区志》,行文表述无须再括注镇名。二是以行政区名称冠名,冠冕堂皇称《镇志》,但行文不要开口闭口保税区、开发区,一律改为镇机构名称,开发区和保税区只能在镇志中用一个类别介绍一下,无论区的级别是国家还是省哪一级,都只是将它们当作驻镇单位入志。两种方式择其一,方可名正言顺。

2.村已改为城市街道。1997年4月28日,中共广州市天河区委、区政府批复同意对石牌村进行撤村改制,即撤销石牌村委会,改设石牌街道办事处,同时组建广州市石牌三骏企业集团和集团党委会,集团实行公司化管理,原村委会下属的5个经济联队成立5个居民委员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根据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中共石牌三骏企业集团委员会接受当地中共石牌街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从此,石牌管理体制由农村改变为城市,由行政村改变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志中说“虽然石牌村已经改制,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宗族原因,居民中的许多事情,街道和居委会难以介入,只有委托三骏企业集团公司出面解决”。显而易见,这个地方政治上接受街道党委管理,经济和行政事务由企业集团公司管理,原来级别低的村委会21年前就已经撤销了,“过时的皇历怎能用”,按照规定,“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冠名村志,下限就必须放到21年前;下限至今,志名就应该改为《街道志》。

3.居民组修志称村志。韦小庄是阜阳市临泉县韦寨镇韦周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44户人家,196口人,杂技团队达27个,杂技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韦小庄杂技艺人从农忙务农、农闲演出的业余状态,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杂技颇具规模,文化特色鲜明,符合名村志入选对象,但它毕竟不是村,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村”。因为自然村就是一个“大屋场”,它是由村民经过长时间在某处自然环境中人们自发形成、自然聚集在一起居住的村落。自然村作为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居住点,不是一个社会管理单位。与自然村对应的概念是行政村。行政村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而设立的农村基层管理单位,其组织形式是村民委员会,是农村村民自治组织,下设若干个村民小组,一个行政村管理若干个自然村民小组,但也有规模较大的一个自然村就是一个行政村,还有少数特大的自然村被划分为几个行政村。从管理的角度看,自然村与行政村区别很大,自然村实质上是隶属于行政村之下的村民组。这样的最小单元修志将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新志种,村民组志。韦小庄是隶属于韦周村的村民组,志名就得删去“村”字,按照历史自然称谓叫《韦小庄志》,可谓引领村民组修志风气之先,名村志也不局限于村,只要具备韦小庄这样的文化特色、产业规模,完全可以修更多的韦小庄式的自然村庄志。

4.少数民族名称入志名合理。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肇兴村志》,编后记说“编委会认为《肇兴村志》这个志名,虽然符合上级规范,却失去了本志的特色,肇兴如果丢掉了侗族文化的特色品牌,等于丢掉了独特的个性和比较优势。鉴于这样的考虑,编者最终选定《肇兴侗族村志》这个志名,以凸显这部村志的特色。”可惜,这一良好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不知是哪一级审稿给删去了。本次52部志稿中,就有安徽宁国市的《云梯畲族乡志》和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志》,可见这样命名方式是常见的,《肇兴村志》改称《肇兴侗族村志》无可厚非。

(二)编职署名要精兵简政

志书编职人员署名问题是个敏感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所以出现五花八门。

1.编审组织重梁架屋。中国名镇志通常编审组织有“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中国名镇志丛书编纂委员会、中国名镇志丛书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这是国家层面的组织。到了地方,如浙江的一个镇成立了“×镇志学术委员会、××省×镇志编纂指导委员会、××市×镇志编纂指导委员会、××省××市×镇志编纂委员会、×镇志编纂人员”,除此而外还有地方成立审稿组织和协作组织,如“广东省广州市复审小组”“广东省中国名镇(村)志文化工程工作协作组”“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陕西协作组”等。本来这些志的审定权在“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可有的地方先行一步署上“审定单位:××市(县)地方志办公室”。如此这般,大大小小一共有十几个编审组织。大部头的省、市、县志书都没这么复杂,一部30万字左右的村镇小志设置这么多“委员会”,可谓机构臃肿。这里面两级编委会及办公室是工作需要,两个学术委员会、两个编纂指导委员会等就没有必要,精兵简政,搞一次机构改革,减少一半合适。

2.顾问、学术指导、特约编审多。第一批名镇志是由中国名镇志丛书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派遣一名学术顾问。现在有的志设置省、市、县(区)三级顾问、学术指导。《××镇志》学术指导5人、特约审稿4人。《××镇志》特约编审6人,《××村志》顾问达9人。再不引起重视,可能还有新的名目出现。村镇是最基层单位,如果从国家到地方四级方志主管部门都来当顾问、学术指导、特约编审,巧立名目在志书署上名,那这个村镇就不堪重负。顾问越多,就越没人顾问,稿子质量证实,署名太滥,适得其反。如第一批出版的《同里镇志》,中国名镇志丛书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指派了一名学术顾问,地方上又特约了大学的、苏州市的、吴江区的4位特约编审,原以为多一人把关是好事,可审稿时看问题不少,联系了其中一位特约编审,他直言没看志稿。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来出版时志书质量难以想象,“人物”与“大事纪略”是后置门类,却放在“经济建设”之后,“艺文”等文化类之前;把人物传资料掏空,另设“名人年谱”,“年谱”在省市县志中都罕见,区区镇志却设置篇幅很长的四个人物年谱。这部镇志是第一批名镇志中篇幅最长的一部,超出方案规定字数50%。

3.照片摄影张张署名。志书是官书,省市县志一般摄影作者是集中署,每张照片之下不署名。可现在村镇志照片张张署名。有一部村志,照片就是一个人拍摄的,结果此君大名逢照必见,出镜率百分百。有部志本来是画的古时工人取石膏画面,照片署名“锤工 郑× 摄”“拖工 郑× 摄”,可能是郑×翻拍的,翻拍也要署两次,实在没有必要。

4.概述、编后记随意署个人名。概述是志书正文,无须署名,有部镇志概述执笔者署姓名罢了,还署了别号:“苕边归客 嵇×× 乙未年国庆 总纂后笔”。编后记署名本应是编纂办公室,可有的署主编个人名字,个人作编后记也有先例,但文中又出现了自己的名字和所作的工作,就有点自我标榜之嫌,倒不如署单位名称客观。

5.主要编者职衔署名重复。编者职衔有多种称谓,署名只能取其一。黑河市《××村志》重复署名:“主编总纂:×××”。这两个称谓都是指编纂业务职衔的,与行政和业务一身兼的“主任主编”不一样,不可并列。

(三)照片摄制要精美纪实

图照是志书中吸睛体裁,摄制精美至关重要。由于村镇志缺乏高级摄影人才,照片拍摄与制作有待改进。

1.拍摄景物没有清场整理。很多照片是摄影者随到随拍,画面很不美观。《××村志》“少拜寺镇烈士陵园”照片中杂草丛生,不忍目睹,一看就感觉到根本没人光顾,谈不上是褒扬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此照片反而亵渎了烈士精神。还有很多遗址、纪念地,都荒凉萧条,缺乏必要的清场整理。有一张“东任桥村涧河老渡口”,两只破船,一只斜放在岸边,也许就是废弃的渡口。有一部志中插图“水电站施工中人工运送石料”的照片,低调用光,造型萎缩,似乎是旧社会码头苦力,毫无劳动者劳动之美。

2.拍摄追求艺术失去纪实性效果。《××村志》第53页与第56页用了两张贻德堂照片,同景重复,一比较前一张用广角变焦,致使屋檐变形拱成圆弧状,建筑物失真;后面一张是标准镜头拍摄的,屋檐平直,面貌真实。

3.照片排版缺乏精加工。如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志》中的“金刚台”照片,有一根电线横贯照片中,若没有条件换一张照片,可在电脑制作中用软件修改掉。照片放大尺寸要根据内容来定,如《××村志》有几张照片在一起,两边一般景观放得很大,而中间有座塔的照片反而排得很小,主次不分。

4.照片内容格调不高。《××村志》选有“丧事道场”“出殡”等照片,这个可以用文字表述,但照片出现在中国名镇志中就显得气氛阴晦了一点。

5.无关紧要的照片重复选。如《××村志》有“遂高堂修缮前”“惠和堂维修中”“惠和堂住楼维修前后”“宝俭堂修复前”,古建筑照片不需要对比,这些维修中的照片有脚手架等乱七八糟的物品,反面丑化了古建筑。

6.需要图解的照片过少。如《韦小庄村志》是杂技专业特色志书,杂技核心要素是技巧、道具、造型。道具和造型图解比文字更具表现力,一个造型应该配一张图片,图文并茂,增强志书的可视性,彰显该志的杂技特色。

7.图片中没有文字说明的物体。图片说明是“周湾电站”,图片中没有电站厂房,只有河水而已,图不对题。

(四)概述创新要严守志体

概述,概括地记述。自从章学诚、黄炎培创设小序和概述以来,一开初是概论体,属于序例性质。新志概述体裁正式创立之后,出现多种结构体式,写法上严守志体,述论结合,以述为主。自从名镇名村志编纂以来,强调坚持志体,又追求可读性,于是文风百花齐放,出现问题也多了起来。

1.散文体居多。第二批名镇中《沙家浜镇志》,概述第一面写的是“这里……这里……”读了一页还不知道是哪里,到了第二页才出现沙家浜镇。无疑作者是用散文体概述,然而就是写散文,也要开门见山,破题起笔,不能如此千呼万唤始出来!出书时编者吸收意见回归以述为主的志体。这第三批志稿“概述”脱离志体较严重,代表性的就是编者不写,转载其他散文代替概述。最早出现转载的是《乌镇志》,概述名为《有一个故事,叫乌镇》,选自《人民日报》副刊版,副刊是什么文体不言自明。这一批志稿《××村志》概述,结尾注释“选自微信公众号‘悠远的史记’,2017年8月19日发表的文章”,属于散文随笔性质。《××镇志》概述纯散文形式,行政区划、人口、面积等主要指标一概不提。概述散文体可以用,要的是云横九派、浪下三吴的气势,但内容要实,属于历史散文,思接千载,铁马秋风;视通万里,阡陌纵横;一地概貌尽收眼底。不能用纯散文体,堆砌词藻,吟风弄月,雾里看花,不知所云。

2.概述篇幅过于简短。《陆巷村志》概述只有一千多文字,简述历史,现状阙失,与文化名村不匹配。《杨湾村志》概述也是千字文。概述体裁是志中一个部类,如果分量太轻就会失去展示镇情村貌的功能,让读者扫兴。

3.概述标题不当。《广东最具红色景观古村》,这个题目既没有文起来,又不太通顺,不如用朴实的“概述”为题。

4.概述概念太大。《××镇志》设置“总述”。“总述”一般是体量大的省市志设置,一个小镇,弹丸之地,用“总述”帽子太大。还有一部村志概述名《北纬18°的兴隆》,气概不小,这一纬度能绕地球北纬一圈,既然用了经纬度,没有东经,标的仍然是模糊的。

5.概述当编后记写。《魅力之村——白沙》概述中写修村志,“2006年1月24日,白沙村拍摄成第一张由全村700多人参加的‘全村福’,同年出版了第二部村志。”概述是概村情的,写修志过程,种了他人田,荒了自己的地。

6.概述名称名特不突出。所谓名特,就是要突出特殊性,克服普遍性。有几部志概述名为“魅力××”“大美××”,这就落套了,太普遍了,必须个性化特殊化。如“魅力夹皮沟”,哪有突出金矿特色的“中国黄金第一镇”的标题好。

(五)体裁设置要功能完备

名镇志名村志体裁设置,参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编纂方案和参考篇目,大体上是合理的。但有的志体设计功能不到位,形式不完善,甚至想入非非地搞所谓创新。

1.序言不全。序言有自序、他序、代序、总序。而这几批名镇名村志都只有千篇一律的两篇总序,无本志自序。总序与本志关联度不大,自序叙说本书著作宗旨、内容、体例等,并为本书的重点和特点画龙点睛。没有自序,序的功能就不完备,地方特色就无处吆喝。建议以后两篇总序改为一篇总序,一篇自序,赋予序言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凸出特色的功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早年写过石牌村的文章《村落的终结》,现在《石牌村志》序言就可不用通用的总序,应请作者再根据原来调研过的情况,写出独具特色的本志代序。

2.《凡例》有全书通例,而无本志特例。系列丛书有“总凡例”,但它不能涵盖各本书的特殊性,应该灵活设置本志的《凡例》或者《编辑说明》。

3.大事纪略形式与内容不完善。大事纪略是条目形式,有的分期设立,如“明清时期大事纪略”“民国时期大事纪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大事纪略”等,这个分期层次是虚的,应予取消。记述方法上大事纪略不同于一般年表形式的大事记,它是纪事本末体的大事记,要求将重大事件从头至尾记述完整,因为重大事件内容多,就采取纪略形式表述。如果内容只有一两行字,说明事件并不大,没有资料可系,就不要入大事纪略,一旦入了大事纪略,就要将事件过程展示出来,不能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篇幅太短就不成纪略。建议每条大事纪略篇幅要记述300字以上,少于这个篇幅的就删除这个条目。

4.盲目创新将附录改为链接。链接是指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链接的形式仅仅是网址,或者是二维码。而名镇名村志在同一个页面上下内容之间设置个链接。在一个页面上不叫链接,是直接;直接的内容跳跃性过大,那就是附录。第一、二批镇志中存在大量链接。2017年11月在黔东南中国名镇志论坛上,本人大会交流时对链接形式提出异议,附录是志书七大体裁之一,附录改链接,总不能将志书体裁“述、记、志、传、图、表、录”改成“述、记、志、传、图、表、链”吧?这种不着边际的创新不可取。本次一批志稿使用链接的不多,个别使用的就用得太滥,有个镇志附录链接34处,附赘悬疣,严重破坏了结构严谨的志体。去链接不难,如“【链接】海螺村来历”,类似这样的村镇名由来与正文关联密切的,可以直接设为正文条目,不能设置条目的就改为附录。因此,不必将常规体裁附录改名换姓链接。

(六)艺文汇编要因地制宜

乡镇村志最不规范的类别就是普遍设立了艺文志。修志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可是一设立艺文志,乡镇村突然冒出一批文曲星来,所谓的文艺作品大量涌入志稿。方志出版社总编于伟平在黔东南论坛上发言时说,有的艺文收入量高达初稿一半的篇幅。艺文志原本是汇编经过历史检验自古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不是新近发表作品的阵地。现在把艺文志设置理念弄反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修志“为赋新词强说愁”,有的地方为修艺文志邀集名人召开笔会临时创作,有的是编者给自己开绿灯塞进孤芳自赏的诗文,有的是官大好吟诗巴结权贵收进来的。这些作品质量不高,有的连县级文艺刊物都不会采用,却堂而皇之地收入中国名村名镇志中,十分荒唐。事到如今艺文志成为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这个问题可以再研究。经过实践检验,名镇名村志篇目设计不必过于强调个性,忽略共性,如政治部类没有必要完全不涉及。北京市一部镇志连艺文也只有十几万字,篇幅不足,本人建议增加“政治建设”一类,与“经济建设”相匹配,写“中共组织、人民政府、群众团体、公安司法、财政税务、社会保障、国防教育(人民武装)……”这些内容是名镇志编纂原方案不提倡的,但它具有较强的资治作用,宁可编纂这些共性无特色的内容,也比编辑滥竽充数的艺文志胜一万倍。

抚昔思今,两轮修志省、市、县志书都没有艺文志,一个乡镇村哪来那么多文艺精品供编纂艺文志,收录的“小品”“戏剧”“诗词歌赋”,都是过眼烟云、附会风雅的东西,根本流传不下去。艺文志一定要因地制宜,除了历史文化名镇外,文化贫瘠的地方,特别是村,要杜绝艺文志这个板块。编纂名镇名村志的目的是留住乡愁,展示地方特色,受众读名志读的是人文故事,绝对不是来读文学作品的。修志就要讲好本地名特故事,守住国字号的名志品位,不为后世留下文字垃圾。

(七)资料运用要博采约取

名镇名村志篇幅要求30万字左右,这就规定了志书体量不大,必须有高度的著述性,对于资料取舍就要取精用弘、博而返约,严密控制取材不当。

1.原始资料未经提炼入志。表现突出的就是使用“口述史料”“人物访谈”之类原始资料,社会调查和口述史料能够丰富志书可读性,但使用时是要提炼史实入志,而不是全文照附。

2.资料取舍没有前呼后应。如《×××村志》概述有“因邓小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村视察而博得‘中华梨村’之美名”,翻阅后面大事纪略,却没有这两位国家级领导人来村视察的记载。还有《××镇志》,前面概述题目是“状元宰相故里绿野红裳古村”,可后面人物志里面没有宰相人物传略,造成后语不复前言。

3.资料张冠李戴。如文化志是写文化设施与文化活动的,《×××镇志》文化志取艺文资料,将一些诗歌、歌曲、民歌、儿歌等作品代替文化活动。这些艺文是文化精品的话,可以移到已经设置的艺文志中去,用它们并不能代替群众文化活动的记述。

4.共性资料不应收入。有的镇志在金融志中写“货币”,写人民币几次发行情况,这些共性资料市县志都不记述,村镇志更是八杆子打不着。

(八)图文版式要科学合理

纵览新编志书,要说版式美观还是这几批名镇名村志,图片数量加大,随文编排,图文并茂。就这52部志稿来看,还可以精益求精。

1.随文照片不可太集中。这次评审的志稿是出版社正式排版的,照片经常出现三四幅集中在一块,要么在页面上端,要么在页面下端,要么在开口一条边纠集着,文一块,图一块,气场不平衡,面目呆板。整齐是一种美,参差也是一种美,能不能思维发散一点,闲敲棋子,错落有致,图文交融一点。

2.人物传略照片要与传主对应。《××镇志》人物传,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男女人物肖像排到一块。该志第194页,李瑞兴与钱人元的传略隔一页文字,但两人照片排到一块,文图分离,错开一页,很不合适。

3.图片顺序要服从内容文字顺序。古文竖排竖读,即从右向左读,文字图片也要按照从右至左顺序排列。如《××村志》第109页、110页家训图片,首句是“无益之书勿读”,可是这一幅照片排到中间去了,让人不知道从哪开始诵读。按照内容顺序,首句照片就要排到最右边,依次向左排列,不相信排版人员没有这个常识,如是这样,编审人员就要“校字如雠”更改过来。

4.地图名称版式与图不协调。好几部志都出现这种现象,因地图是长方形需要横排,可图名依然竖版,读者要颠来倒去地看。

(九)语言表述要专业规范

语言表述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省、市、县三级志办都难以有很专业的编纂人员,乡镇村志编纂人员要完全专业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志稿有很多不专业不规范的表述。

1.古建筑描述欠专业。编者对建筑结构术语不懂,志稿中外行话比比皆是。第一批出版的名镇志上海市《枫泾镇志》插图有“飞檐戗角”,编后记配一张“屋角建筑”,这两句外行话的图片说明着实让人吃惊,引起本人对这一批志稿的关注。不出所料,《××村志》照片有“石塘村的翘角飞檐”,全错了,照片物体不是“飞檐“,不是“戗角”,也不是“屋角”,而是防风防火的徽派建筑“马头墙”。《石塘村志》照片说明“古村内的红砂岩柱墩”,这个“柱墩”建筑术语叫“柱础”;“石塘村民居上的雕花门眼”,古代没有门眼,行业术语叫“门当”,就是“门当户对”的“门当”,亦称“门簪”,是一组小圆柱,挂匾用的,根本不是眼,编辑者不懂,可不能以讹传讹,在志中留下笑柄。有部志书中的一幅照片“清宁堂内的雕梁”,与该志第54页的文字叙述一样:“和衷祠堂……天井的东、南、西、北四角均有一条圆柱,其柱每条直径大约有60厘米。四条大柱分别支撑天井四面瓦下的横梁,每个角上装饰雕刻有走兽飞禽的图案。下厅有2条柱,大门墙和两侧也各有两条柱,大柱旁是侧门。整个祠堂共有大柱18条。每条柱顶端的两旁均嵌有鳌头图案,雕刻工艺精湛。”乍一看,编者对文字还下了一番功夫,可对照宋代出版的建筑规范书《营造法式》中的术语,这段文字问题百出,“月梁造八架椽屋,前后乳栿用四柱”。虽然没到实地考察,仅凭本人浅薄的知识分析,志中说“四角均有一条圆柱”,规范地说是“均有一根角柱”;“厅有2条柱”应该称“厅有2根内柱(又称金柱)”。“大门墙和两侧也各有两条柱”应该称“两侧有2根檐柱”。“每个角上装饰雕刻有走兽飞禽的图案”,“每条柱顶端的两旁均嵌有鳌头图案”和照片上“雕梁”,这些图案专业术语叫“雀替”。一字不妥,满篇皆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要请专业的人做。修志者不懂建筑,可请文物或建筑部门的行家帮助审稿修改。古建筑的文字表述要与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相吻合,文字也要有古风古韵,称谓准确,简洁典雅,略带文言,切忌口语化,术语出错,贻笑大方。

2.历史分期要符合历史常识。有部村志“红色堆谷山革命斗争”下分三个历史时期:“土地革命”“游击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殊不知“土地革命”是1927-1937年,“解放战争”是1946-1949年,这两个时期之间1937—1945年是“抗日战争”,“游击战争”不代表历史时期,是一种战争形式,土地革命时期打游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打游击,把“游击战争”当作历史时期就违背了历史常识,进而违背了逻辑概念划分的原则,三者不可并列。

3.标题概念要准确精练。两批名镇志和名村志运用纲目体得到实践检验,是非常好的体式,但纲目体对每级纲目标题要求更加严格,不能拖沓像讲义提纲,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时期的村经济概况”,22个字,哪有这么长的条目。有的条目不是固化的名词短语,是动态发展中的提纲,如“夹皮沟金矿大规模开采”“夹皮沟金矿获得新生”“在改革开放中稳步前行”,这是一组不定式和带有介词结构的状语,条目主题不明确。这三个条目完全可以提炼成一个主谓条目:“金矿开采”。

4.概念正确但题不关文。如有部村志设置“农村生活”类目。“农村生活”概念没问题,问题是志中内容不是以农村或城市为记述客体的,记述客体是农民,标题设置“农村生活”就文不对题,改为“村民生活”或“居民生活”才能关住内容。

5.把编纂方案附的参考篇目机械套作村镇志篇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两个志的编纂方案都附有参考篇目,有些篇目是与生俱来要运用,如“建置”“人物”“大事纪略”“附录”等,属于每志必设类别。有些是方案提示类别内容,各志必须因地制宜自选新拟标题。如“基本镇情”“基本村情”,绝大多数都直接套用,这样就会造成新的千志一面。黔东南中国名镇志论坛上,复旦大学巴兆祥教授发言时,课件打出五部镇志篇目对照表,第一大类目都是“基本镇情”,五部镇志一个面孔,多没新意。当初论证方案时,本人就持反对意见,“基本镇情”写得不好就与“概述”相重复,如果仅仅写“自然环境、建置、人口”等,不如直接上升为类目。实践证明有的村镇已经认识到不能这样简单化,如已经出版的镇志就有“双凤朝阳”(《德凤镇志》)“越疆吴界”(《乌镇志》)“水乡古镇”(《同里镇志》)还有“草原双城”“古镇综览”“黑水重镇”等,这些特色标题都比“基本镇情”标题好。

还有一处方案提供的共性类型标题也不宜做志书个性标题,即“名人与名镇”“名人与名村”。这是方案中针对全国名镇名村志提出的设置这个类型,到了具体一本志书,再用“名人与名镇”“名人与名村”,难道这本志书也写全国的?这里的“名镇”“名村”都要改为具体的村镇名,设置为“名人与××”。

6.量词不规范。如前所述,出现“大柱18条”,柱子论“根”为好。“三个牌坊”,牌坊用“座”为妥。

7.读音不准无中生有。如有一部志“方言”,举例说:

“将‘等’讲成‘顶’。”

“‘阶级斗争’讲成‘阶级斗蒸’。”

所有例子都是这样句式,什么“讲成”什么。志书用书面语,少用口语,“讲成”改为“读成”。请字正腔圆地读一读“阶级斗争”与“阶级斗蒸”,二者读音声调并无区别,是编者读不准无中生有了一个例子。

还有一部镇志,方言比较表上设置“地方话”对应“北京话”,很显然,“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

8.称谓简称不科学。“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简称北京街)”“北京街(简称北京街)”,这与“你妈是你妈”一样的逻辑,要这个简称干嘛?

9.滥用比喻。比喻中喻体要专一,多了则被喻体无一是处。如西藏《××镇志》概述中说:“××镇被人们戏称为‘小香港’‘小广东’‘小福建’,又被冠以‘西藏小深圳’‘西藏小厦门’‘西藏小四川’”用六个地方比喻一个地方,这里到底什么样子?四不像都不是。

10.夸大“第一”。志书行文规则明确指出不要随便称“第一”。广州市《××街志》说:“××街号称‘岭南第一街’”。岭南区域包括粤、港、澳、桂、琼,它不是一个城市的概念,“岭南第一”作为此街道的号称过于夸大,这条街不出广州市,不能作为5省区的第一街,若真要与5省市相比,这条街不一定比港澳的街道繁华。

(十)后记文风要得体周全

志书的文风要求朴实无华,因为朴实才显得真实,如果文风过于浪漫文艺化,就会把真实的事情渲染得不可信。尤其是编后记,它是记叙文体,重点记述本志编纂经过和得失体会的,而不是文艺小说和散文体。这批志稿中,编后记的文体文风随意性较大。

1.将编后记写成报告文学。如《××村志》后记写道:“10月30日,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中国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冀祥德会见毛东武,称《××村志》编得好,习近平总书记也看过,敬佩敬佩。希望编出高质量名村志来。毛东武连连点头,表示会尽心尽力。”编后记这样绘声绘色地说“敬佩敬佩”“连连点头”,这哪儿是编后记,这是小说或是报告文学式的写法。

2.编后记过分吹捧上级。编后记在记述本志编纂过程中,上级领导组织发动、业务指导可以署上一笔,一笔即周全,不能太多。可有个省的名镇志,写了省、市、县(区、市)三级领导、顾问、学术指导,三番五次来指导。如《××镇志》,聘学术指导5人,特约审稿4人,在编后记中详细记载省、市、县(区、市)三级领导率顾问、学术指导先后4次到该镇指导工作,编后记最后又把上级单位支持再复述一遍,区区千字编后记,用了一半的篇幅先后5次表扬上级单位和领导,表面看编者谦虚,将志书编纂全归功于上级领导,实则是搞最廉价的“荣誉贿赂”,不可小视。

3.编后记体裁规范把握不住。《××社区志》编后记写了指导思想、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图文并茂、记叙详略得当、生不立传等编纂原则,显然是体裁弄错了,把“后记”当作“凡例”写,焉能正确。

猜你喜欢

村志志书
传承历史文脉 助力乡村振兴
——赞皇县政协组织编写212 个村村志、村典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晋超对平武县地方志工作提出要求
“一域全景式村志”的编纂模式探索
试论地方志书质量与市场的关系
江苏省张家港市村志编纂调查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把村志打造成村民的“传家宝”工程
——江苏省张家港市较大规模推进村志编纂的调查
情系志书藏古今
关于村志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