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交媒介语境下美育特点的三重转向

2019-02-20吴浩

视听 2019年2期
关键词:娱乐美育媒介

□吴浩

在媒介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中,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形态日渐融渗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代社会进行信息传递、人际沟通、自我宣泄的“景观性”平台。社交媒介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技术优势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审美意趣以及文化认知,经由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所构成的审美体验正在发生改变,诸如审美体验的媒介形式,由过去的艺术作品转变为当今的微信公众号传播,这种改变是当代社会美育特征发生变化的一个缩影。那么,社交媒介究竟对美育的特点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教育空间的日渐流动性

作为人们的一种审美活动,美育是以一定的审美意识为指导,通过语言、艺术等不同载体,对受教育对象进行心灵净化与情感陶冶,以此来引导人们追求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一种教育形式。在传统的美育实践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美育的教育空间是在固定场所进行的。家庭是一个具有稳定结构的词汇,它不仅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场所,而且还是由家庭成员身份所建构的稳定的意义结构。家庭是一个实在的、稳固的空间场所,所以美育的家庭教育是在一个稳定的场所进行,房间的格局营造、装饰的布景安排以及家庭亲子活动等都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当然,这一些与审美有关的教育活动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学校的美育教育也同样如此,因为学校是一个稳定的空间场所,在学校进行的美育教学、美学活动等都具有了一种稳定的意义,因为这种意义的产生来源于学校这个空间的稳定性。

然而,在社交媒介的影响下,美育的教育空间呈现出了一种新的变化,那就是由原来的稳定的场所转变为流动的媒介。因为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iPad等具有一定属性的载体来进行美育教育。据不完全统计,现在的大学生每人至少一部手机,他们通过手机这个平台来阅读经典美文、观赏艺术作品、观看电视节目、参与美学讨论,这些也都成为他们接受美育的主要来源和常用方式。现在的中小学生拥有手机的也比比皆是,而且即便学生没有手机,教师也会通过手机这个平台,在微信群、QQ群向学生家长布置美学任务,比如,放学之后,任课老师在学生家长微信群中通知学习任务,包括朗读文章、绘画作品,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美育已逐渐转向了移动的媒介形式。

不可否认,在传统的美育实践中,美育空间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认知。但社交媒介中美育的流动性更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频频使用流动性的媒介来完成其教育的任务。如今,教师安排美学活动,不再局限于把学生聚集在一个具有物理空间意义的特定场所来进行,而是通过社交媒介来发布教学任务。比如,为了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教师不再像以前一样组织学生到艺术博物馆观看画展,而是让学生在艺术博物馆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中来欣赏作品,这样既能减少学生出行的成本,又能很快让学生完成一种审美的体验。当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微信的方式撰写审美体验。教育者对社交媒介的依赖推动与促进了美育教育空间朝着流动性方向发展。二是受教育者沉浸于社交媒介中的美学体验。现在的学生接受的美学教育主要依靠流动媒介来完成。以前学生的美学体验主要在博物馆、家庭、学校完成,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这个移动化平台随时随地地完成其审美活动。即便观看电影电视,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端坐在荧幕面前,现在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热播电视剧、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主动参与网络视频的美学建构。

二、教育态度逐渐娱乐化

美育虽然是一种具有情感性的教育方式,但它绝不是一种追求感官享受的文化形式,而是具有一种“严肃”的教育态度,诸如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就是一种很好的美育体验。这也是传统的美育教育所秉持的一种态度。然而,在社交媒介的影响下,美育的教育态度正由“严肃性”逐渐向“娱乐化”转变。

美育通过提供具有美感的形式,引导学生朝着审美意识提高的方向努力,以此调动学生内心的愿望。既然提供具有美感的形式,那么娱乐也是抵达美的一种途径。美育教育一直倡导与实施的“寓教于乐”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具有娱乐的态度。娱乐是人们放松身心、调试情感的方式,它本身无可厚非。健康的娱乐态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虽然以娱乐作为表达形式,但美育的出发点与价值目标却不是娱乐的,而是一个美学过程,能够愉悦人心、净化心灵;二是娱乐的形象具有一种正向联想的作用,不仅能满足人的生理快感,而且能够引起人的愉悦感。然而,近年来在社交媒介的不断影响下,美育教育态度呈现出了“娱乐化”倾向。

美学教育态度的娱乐化倾向,与传统教育倡导的“寓教于乐”的娱乐性发生着一定背离。一方面,社交媒介中的美育活动更加注重即时的快感,忽略了其应有的价值功能。比如,经由社交媒介所建构的网络直播作为一种美学活动,有些人认为,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范式,把吃饭、逛街、睡觉等日常生活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其中,尤其是对身体的炫耀性展示,无不充斥着即时快感的生理体验,缺乏深层次的美学意义。另一方面,美感的形象性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被颠覆。在社交媒介的世界里,真正具有美感的东西反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些背离传统审美观念的事物、形象在恶意炒作下成为了另类审美的噱头,频频制造话题,不仅破坏了人们的审美观,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当然,盛行于社交媒介中的美育实践虽然具有娱乐的形式,但也具有积极的价值。比如,微信中广泛流传的关于《朗读者》《信中国》《国家宝藏》等电视文化节目的宣传,就是一种很好的美学体验,既体现出了一种教育的健康娱乐态度,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美学体验。所以,针对社交媒介中美育态度的娱乐化问题,我们要全面地对待,对于那些具有积极作用的娱乐方式,我们要广泛传扬,而那些追求即时快感的娱乐态度要坚决摒弃,这样才能塑造美育的健康面貌。

三、表达形象渐次视觉化

德国著名哲学家曾说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也就是说,整个世界都深深地被打上了图像的烙印。尤其在社交媒介时代,无论是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推送,还是微信聊天,抑或是发布朋友圈信息,以图像的方式建构的视觉化表达无疑是最佳的方式。这种对视觉化的倚重也影响着当代社会的美育实践。虽然在传统的美育教育中,也关注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美、传递美,但是相比社交媒介的美学形象塑造则略显单一。又言之,社交媒介时代的美育表达形象更加依赖于视觉性建构。

美育历来不提倡理性说教,而是运用具体可感、鲜活立体的形象来表现美好的事物,从而激起人对美好的向往。但在传统的美育实践中,美育的表达方式倾向于通过理论教育(课堂教育)、诗歌、歌曲等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在理论教育中,老师向学生传授如何认识美、发现美,并通过一些经典诗歌来表达。当然,这个过程中,老师会让学生通过联想的形式来关联美好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美好事物主要通过“想象”而获得。但在社交媒介不断渗透的今天,美育的表达形象则更加注重事物的直观性,凸显出了媒介技术对视觉化的依赖。比如,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诗歌、散文,它绝对不是一种纯文字的信息,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幅图片,通过视觉的形式来唤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打开对美育文化的认知。其次,在进入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则会配备多幅精美的图片,不仅可以缓解阅读者的视觉疲劳,而且能够以视觉化表征激活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官能体验。

美国著名文化学者米歇尔说过:“无论视觉文化是什么,它必然是不仅植根于形象的解释。”美育的视觉性建构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形象来完成。在传统的美育教育中,文字、诗歌、绘画是建构主要形象的方式。比如,曾有描写韶山之美的文字,“美育的榴花九月的枫,没有韶山的杜鹃红;五湖的碧波四海的水,没有韶山的清泉美……”这些通过文字的方式,借助对比叙事来构建的形象需要借助受教育者的想象来完成。而社交媒介中的美育则更加具体与直观。比如,在人们的微信聊天中,表情包的运用既是一种交流的方法,也是一种美学体验。“表情包”以丰富的静态图片、有趣的动态图片承载了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交流信息,传递着一种表达美的观念。这种“以图代字”“以图代言”的美学体验,既能够让受教育者瞬间领会到表达者的意图,也能产生相关联想。可以说,社交媒介中的美育对图像的视觉化凸显,不仅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文化。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传递消极思想、传递负能量的视觉化信息,因为那些信息会扰乱人们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心境,阻隔通达美学意境的渠道。

四、结语

社交媒介影响下的美育特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育空间的日渐流动性、教育态度的逐渐娱乐化以及表达形象的渐次视觉化三个方面。在这些变化中,既要看到其积极影响,也要正视潜在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打着美育旗号,却被消费主义操控的媒介活动,不仅不利于美学体验的健康形成,而且还会对受教育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消蚀人们发现美、探索美、追求美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警惕那些具有恶搞、拼贴风格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入侵,规避踏上“娱乐至死”的不归路,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虽然社交媒介时代的美育特征发生了三种转向,但是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它也有一些恒常不变的特质,那就是美育的教育性,因为教育性才是美育的终极目的。无论是借助绘画、雕塑,还是诗歌、音乐,抑或是表情包、网络视频,其最终的指向都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美学的洗礼,从而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向往美,这样才能塑造健康的人格。

猜你喜欢

娱乐美育媒介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美育教师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