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理论经济学发展脉络
2019-02-20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四川成都 6100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经济学界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紧密联系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经历了一个从成长到壮大的过程。我们试图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及时代背景,梳理四川理论经济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研究重点、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交流、学术领军人物、学术阵地情况等的发展脉络。
一、新中国四川理论经济学的历史起点
“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学说开始传入四川。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各种进步报刊纷纷在成都、重庆等地发行。李劼人等创办的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机关刊物《星期日》上陆续发表了《俄国革命后的觉悟》《波尔雪勿克党的教育计划》《社会主义劳动问题》等文章。四川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王佑木、吴玉章、杨闇公、袁诗荛等在成都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王佑木等人在成都知识分子中组织了四川第一个以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王佑木、袁诗荛等创办的《人声报》周刊是四川第一份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在成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抗战爆发后,华北、东南的高校纷纷内迁西部。当时迁入四川的高校共52所,超过西部其他省区高校的总和,其中设有经济学专业的全国一流高校有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金陵大学、光华大学等。此外,设有经济史学研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等著名研究机构迁至宜宾李庄。内迁中的著名经济学家或是在北平、上海、南京等地的川籍著名学者,或是从事相关经济学研究的专家,具有代表性的有马寅初、陈豹隐、卫聚贤、陶孟和、梁漱溟、杨西孟、彭迪先、胡寄窗等。一时之间,四川经济学界人才济济、大师云集,极大地增强了四川理论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力量。
抗战时期,四川的经济学研究机构和广大学者以抗日救国的奋发精神,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教学和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在经济学方面,除基础理论研究之外,还对抗战时期的经济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重要成果有杨西孟等的《现阶段的物价及经济问题》、胡寄窗的《战时物价管理政策》、彭迪先的《实用经济学大纲》等。抗战胜利后内迁高校陆续返回原地,部分未返迁的学校和师生留在四川继续从事教育和研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理论经济学界的骨干力量。
二、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理论经济学的初步发展(1949—1978)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社会科学的学科调整(1949—195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社会科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了各高校和各级党校的必修课,并相应地设有政治理论教研室,从而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从此,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1952年至1953年的“院系调整”,按照苏联式的高等教育模式对综合性大学的系科加以调整,组建了一批新的专业学院。如以成华大学为主体,整合当时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师资,组建了国家在全国四个布点之一的四川财经学院。院系调整后,成都地区社会科学的构成主要为文史哲和经济等学科,重庆地区社会科学则以法学为主,另有西南师范学院的文史以及教育专业。1959年设立了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民族研究所。1960年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设立了经济研究所。从研究力量的配备来看,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大学是全川理论经济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
(二)四川理论经济学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8)
1956年,党和国家组织制定了包括理论经济学在内的12年(1956—1967)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广大理论经济学工作者排除各种干扰,取得了一批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在这一历史阶段,理论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中共四川省委理论小组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陈豹隐的《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看法》,彭迪先、何高箸的《货币信用论大纲》,王永锡、袁文平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的实质》等。
这期间,以刘诗白为代表的学者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较为超前和深入系统的思考,著述甚丰。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原子能利用上的两条路线》《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危机》《论帝国主义与战争》《资本主义农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吗?》。特别是产出了一系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文章,如《怎样理解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再论劳动者的积极性》《略论按劳分配》《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一点意见》《关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几个问题的探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效果两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试论社会必要劳动——兼答寒苇同志》《论社会主义农业扩大再生产的形式》《以农业为基础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工业发展的康庄大道》《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体私有制经济残余》。
1966—1977年间,川内各大高校办学受到影响,四川理论经济学的发展亦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理论经济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研究等方面遭遇到了障碍和困难,鲜有具备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
三、四川理论经济学的复苏(1978—1985)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我国社会主义再次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四川理论经济学解除了传统思想束缚,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理论经济学,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84年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理论经济学工作者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投身理论经济学研究事业,四川理论经济学亦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在此期间,学科建设得到了空前发展。全省各高校逐渐恢复办学,科研、教学逐步走上正轨。四川财经学院自1978年复校,当年即招收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83名,此后又相继获取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史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4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开始为理论经济学培养新一代的生力军,着手改变理论经济学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1979年6月,四川省召开首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成立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筹备组,1981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正式成立,担负起了组织协调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各学科的工作以及组织课题申报和考核的工作。1978年6月,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与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组建了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设有经济研究所。80年代前期,四川经济学界恢复和新成立的学会和协会有四川省经济学会、四川省中国经济史学会、四川省中华外国经济学说史学会、四川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四川省《资本论》研究会、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各级党校、政府机构研究室等单位的科研人员也立足于部门经济学进行学术研究,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理论经济学对于四川经济体制改革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为改革“破冰”与“探路”两个方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四川理论经济学界积极参与“真理标准”大讨论,促进了思想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四川理论经济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禁区,深入农村和城市企业调查研究,在报纸和刊物发表大量文章,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角度充分论证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合法性,努力为改革破冰探路。70年代后期,“包产”之举在四川农村风起云涌,走在全国前列,四川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源头之一。1978年,四川开始在部分国有企业试行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改革,四川又成为了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源头之一。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政权政社合一体制改革的序幕。四川出现的这一系列开改革先河的创举,与四川理论经济学界所营造的有利于改革的理论氛围直接相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私营企业不仅迅猛发展而且开始雇用劳动力,成都还出现了全国第一家“当铺”,这些新的经济现象涉及到非常敏感的姓“资”、姓“社”的理论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回避,需要经济学从理论上给予回答。四川理论经济学工作者对改革面临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大胆探索。如刘诗白的《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利用市场》《论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多样性》,鲁济典的《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商品性》等,从中国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特征出发,提出了新的理论见解,对于排除经济体制改革的障碍具有积极作用。经济学研究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的重要作用,已经开始鲜明地显现了出来。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为促进学术交流和研讨,四川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学术研讨会。1979年4月,四川省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成都召开全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1979年和1981年在成都举办了两次价值规律全国学术研讨会。1981年,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讨论会在成都召开。1985年,全国经济效益讨论会在成都召开。1986年,四川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讨论会在成都召开。
到1985年,四川理论经济学已有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问世。学术专著有刘诗白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林凌的《四川经济体制改革》、唐洪潜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曾康霖的《金融理论问题探索》、周振华的《中国人口状况与现代化建设》、吴忠观的《人口经济学概论》等。论文有袁文平的《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赵国良、郭元晞的《论社会主义国家与国营企业关系的二重性》,周春的《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价格的形成》等。这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短短几年之内密集推出,充分表明四川理论经济学已经迅速复苏并焕发出一派勃勃生机。
1984年,四川省组织第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从参评的4000项成果(1978—1983)中审定评选出了优秀成果奖758项,其中,荣誉奖7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111项、三等奖337项、四等奖295项。理论经济学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58项、四等奖26项,占总奖项的1/6以上。这是四川省第一次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集中检阅,集中展示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也是四川省理论经济学逐步走上正轨的重要标志。
1980年后期,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界广大理论经济学者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下,心情舒畅地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中。恢复高考后的部分大学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了理论经济学研究队伍,加强了四川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力量,老中青梯次结构逐渐形成。这个时期省级各类经济学学会数量迅速增加,这些学会组建于省内科研院(所)、高校、党校、党政部门。省社科联组织广大理论经济学工作者围绕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四川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将理论经济学研究成果向广大群众进行普及宣传。各市、地、州社科联也从各学科、本地区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经济学普及工作。1980年代后期,四川理论经济学队伍兴旺、成果丰硕,科研与科普齐头并进,开始走向全面繁荣。
四、在促进改革与开放进程中发展(1985—1992)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难度远远超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中大量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需要社会科学给予回答。经济研究成为四川社会科学的主战场,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思想活跃、敢于探索,表现出突破理论禁区的勇气和特点,为推动四川经济发展和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国企改革研究对四川和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四川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每次改革的突破口。计划经济时代尤其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四川布点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数量众多,四川国企改革任务非常艰巨。四川经济学界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密切关注国企改革实践,作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四川省社科院、省体改研究所、省计经委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多次与企业或省内市县联合召开针对国企改革的专题研讨会,共同探讨改革路径。四川经济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理论观点。四川省社科院林凌研究员、重庆市社科院院长蒋一苇教授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理论和实现形式的最早研究者和开创者代表。林凌提出的国有企业自负盈亏论、从承包制到股份制、股份制是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是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经济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垄断部门改革、政府在改革中的双重角色等论点,在国企改革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林凌的论文《股份制在国企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省政府批发给全省县级以上干部学习讨论,对四川股份制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蒋一苇在1979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仅是政府的简政放权和让利,而应当把增强企业活力,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一观点对国企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提供了政策思路。林凌与蒋一苇一起,向国务院总理提出的在首钢进行大型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建议得到采纳和推广,他们所建议的改革模式成为80年代国企改革的主流。四川的国企改革研究对本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全面展开
这一时期,四川经济学界围绕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中心环节,将研究的视野扩大到与国企改革相联系的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是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包括流通体制、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价格体制以及劳动就业、分配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四川经济体制改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空前拓展,并且由关注各个单项改革到越来越重视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的研究。城市综合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表明,改革已淌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浅水区,正在逐渐进入问题更多、更复杂的深水区。社会科学研究为四川改革“探路”的作用开始突显出来。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四川经济理论界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活动,探讨切磋,集思广益,不断总结改革经验,探索改革路径。1986年,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成立,名誉会长顾金池、会长林凌。体改研究会组织学者不断总结改革实践经验,探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规律性的问题和理论,提出适合我省实际的体制改革模式、建议和方法。林凌、赵国良、郭元晞等的《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论》,陈永忠的《中国社会主义股份制研究》等专著以及林凌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和新体制的框架结构》,唐公昭、张大明、张煜等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和近期深化改革的思考》,孔繁涛、何玉柏、李科等的《国家调控市场 市场导向企业——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有机结合的模式探讨》,朱芬吉、顾培东、陈家泽等的《政府经济行为系列研究报告》,刘富善的《完善市场体系与发展生产资料市场》,胡安纮的《城市财政改革初探》,罗洵、杜永法、胡正渝等的《改进我国投资计划分级管理的设想》等论文,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显然,四川学者们的理论探索对于推动四川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区域经济研究强劲发展
四川地处西南内陆,在中国对外开放推进战略中并不具备区位优势。区域经济研究对于加快四川发展和缩小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受到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社会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四川的区域经济研究,并非只是目光向内的封闭式研究,而是从一开始就将四川经济发展放在中国经济发展全局的背景之下加以研究的。这种具有全局眼光的区域经济研究,在80年代就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1985年,四川省社科院发起西南地区社科院联合开展开发大西南战略的研究。由云、贵、川、渝、桂四省五方社科院(所)联合成立开发大西南战略研究协作中心,联络处设在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先后牵头完成了“西南内外部关系研究”“西南三线建设调整改造战略”“西南智力开发战略研究”“中国西南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课题。1988年依据国家课题“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总体战略构想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开发大西南研究协作中心联合九三学社中央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区的建议”,受到党和政府领导的重视。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期间,人大委员长万里批示:“建议很好,拟可采纳。”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于1989年做出批示,国务院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具体意见,并批转国家计委研究办理。该项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转化为了党和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刘茂才、王小刚主编的《流域开发战略研究——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总体战略构想》就集中阐述了该项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林凌于1985年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我国战略布局中的东西部结合问题》,同样体现了四川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全局性思维特征。林凌针对当时实施的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发展战略,提出了应实行东西部结合战略的观点,并指出随着东西部结合战略的实施,经济重点必然要向西部转移。西部应主动加强与东部的经济联系,积极开展对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研究,做好西部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为中央做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后来的历史发展印证了该项研究的前瞻性。
四川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全局眼光,有利于对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四川经济理论界关于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思路、路径、方法,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战略以及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的选择,四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交通、金融等突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路径,四川省内的区域性经济开发问题(包括丘陵山地等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都体现了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找准位置、扬长避短的思维特征,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唐公昭、漆先望、邹大鹏等的《四川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政策研究报告》,辛文、蒙尊谭、高宇天等的《四川能源资源及发展战略》,林凌、李树桂的《四川——中国内陆大省的对外开放》等专著以及杨继瑞的《试论西南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等论文是这个时期四川区域经济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五、在促进改革与开放进程中走向繁荣(1992—2000)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对一直困扰理论经济学界和改革实践的姓“社”姓“资”的争论做出了正确判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理论经济学界攻坚、冲破僵化思维的强大动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于是,探索改革路径、突破旧的体制机制束缚、推进各项改革事业深入发展成为了理论经济学界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理论攻坚成为这个时期四川理论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四川省积极整合理论经济学研究资源,加强理论攻坚的科研力量配备,改善科研条件与科研管理,利用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科研管理的杠杆作用,引导理论经济学工作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研究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促进了四川理论经济学的全面繁荣。
(一)开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研讨
四川省理论经济学界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理论研讨活动。1992年4月,《经济学家》杂志就该时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于1993年4月在温江召开的“四川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讨论会”,把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同解决当前经济建设和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
这个时期,经济理论工作者纷纷对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刘诗白在1992年7月发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我见》一文中认为,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提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抓住和突出了新的商品经济体制运行的本质特征,因而可以作为首选。该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内涵的具体阐述,对其后市场体制改革作了准确预言。此外,相关研究成果还有姜凌、郑晓幸主编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杨海清主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改革》,周继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领导行为》,郑卫国主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管理》,赵昌文、程民选、郭晓鸣等的《现代市场经济导论》等。论文和调研报告有杨钢的《关于体制转变中若干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宋玉鹏、李少宇、罗仲平等的《四川民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等。这些理论探索对于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路径具有积极作用。
(二)理论研究助推国企改革攻坚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为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选择部分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四川省经委、体改委、社科院、西南财经大学的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深入成都、自贡、乐山、内江、绵阳等城市的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进行调查,制订改革试点方案,为四川省委、省政府起草《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意见(12条)》提供参考。1993年,刘诗白等受时任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的邀请参加了四川省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及1993年国有企业改革33条等文件的起草工作,主张国企改革要抓好关键性少数,“抓大、放小、扶优”。四川省社科院提出的《关于在少数有条件的试点企业中进行探索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投资主体试点的建议》被四川省政府采纳并试行。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都逐渐指向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这个核心问题。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无法绕开的一个理论问题,能否在这个问题上有所突破,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的推进。1993年,西南财经大学刘诗白教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产权基本理论的著述《产权新论》,走在了我国产权理论探索的前列。该书呈送给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同志。《产权新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特征出发,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两权分离”的必然性、国企改革重点是法人财产权的建立等独创性观点,具有全面、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理论研究助推国企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四川经济理论界始终密切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1995年,林凌、刘世庆的专著《产权制度改革与资产评估》进一步明确了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分析了企业资产评估的理论和目的、我国企业资产评估构建的方法和机构以及市场建设、产权制度改革下国有资产的管理等问题。1999年,赵一锦、刘军、张宁俊等的专著《国有资产流失研究》,针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明确地提出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内涵界定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依据,为鉴别和处置国有资产流失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并首次在我国学术界系统地提出了国有资产流失价值的定量计算原则、方法和方式,增强了国有资产流失价值计算的可操作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原有的社会功能被剥离出来,需要启动劳动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予以配合,改革呈现出整体推进的态势。四川理论经济学界针对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和理论研究,提出改革路径和各项具体的对策建议。这些研究对于保障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个时期,为了适应理论经济学发展的需要,四川相继新建或改建、扩建了一批学术研究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于1993年成立应用统计研究所。四川计划经济委员会计划经济研究所于1999年改建为四川经济发展研究院,下设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投融资研究所、市场情报研究所、企业发展研究所等部门。截至2000年,省内成都、绵阳、宜宾、广安、沪州、自贡、乐山、攀枝、广元、德阳、遂宁、雅安、内江、南充、达州、巴中等城市相继建立市级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省市两级社科联作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学术性人民团体,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新建立的市级社科联积极整合了行政区划内的社会科学资源,组织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学术探讨、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并编制了各地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设立和批准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组织社会科学的课题申报和管理并组织各地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从而对于推动全省各地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省社科联组织的四川省社科评奖工作逐步进入规范发展的阶段。这期间开展了第五、六、七、八次评奖工作,并进一步细化了四川省社科评奖工作实施细则,政府奖项数确定为200个,且于1992年第五次评奖中首次确立了评委回避制度,于1996年第七次评奖中新增设了“四川省社科界优秀成果奖项”。评奖标准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评奖机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西南财经大学获准建设国家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
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000—2005)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2001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重要,使长期以来重自然科学轻哲学社会科学的局面开始得到扭转。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和目标,中共四川省委也相继制订了具体落实的文件,成立了协调小组,增加了投入。四川理论经济学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除《经济学家》《财经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天府新论》《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各高校学报等传统学术阵地外,网站成为了四川社会科学的新兴阵地和新的管理手段,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色。2004年12月31日,“四川社会科学在线”网站正式开通。该网站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设有社科动态、热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社科规划等二十多个栏目。与传统学术刊物相比,网站具有信息量巨大、更新和传递迅速及时、互动交流方便等显著优势,不仅使四川社会科学阵地显著扩大,而且推动了社会科学事业在宣传、管理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继“四川社会科学在线”开通之后,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创办的“成都社会科学在线”网站以及泸州社科网站、绵阳社科网站也相继开通,四川各高校也陆续创办了校园网并开辟了社会科学网页。四川社会科学与时代潮流同步进入了网络时代。
二是形成了转型期经济运行的新思路。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经济运行曾保持短缺运行的基本格局。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过去长时期的供给不足和短缺运行转入内需不足和经济的过剩运行,并首次遭遇到了通货紧缩的困扰。刘诗白于2000年和2005年分别出版了《我国转轨期经济过剩运行研究》和《中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及其治理研究》两本专著,运用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提出了“经济过剩运行”的概念,对我国经济转轨中的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思考。从今天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来看,这一理论分析框架和超前理论观点经受住了时代的检验。
三是形成了“西部大开发”“走可持续道路”的研究思路。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开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凌提出西部地区应做好开发的前期准备以为中央作出战略决策提供依据以来,西部地区终于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作为四川社会科学优势学科之一的区域经济研究,立即将“西部大开发”作为了研究的主攻方向。四川社会科学界召开了一系列理论研讨会,深入研究国外在区域开发中的经验教训,研究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中国在连续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环境、能源、经济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共识和基本思路。期间,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杜受祜的专著《环境经济学》,提出了建立西部地区环境补偿机制等实现西部经济大开发与环境大保护相结合的决策建议;杨明洪、杜伟的专著《退耕还林(草)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提出了加快建立退耕还林草补充机制的建议。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和天然林木保护工程,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在西部大开发中走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路子,体现了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经济理论界还加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研究,以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袁文平、赵磊、李萍等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制论》和杨继瑞、杨明洪的《农业增长方式转型研究》等是这个时期理论探索的代表性成果。
四是提出了建立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思路。重庆直辖后,川渝经济关系重新调整和共谋发展的主题成为了四川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林凌主持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招标课题“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的七点策略和行动计划。此项研究成果对国家决策层和成渝两地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是率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思路。探索破解“三农”难题的具体路径是这个时期四川社会科学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发展缓慢、农业持续徘徊、农民增收困难的现象逐渐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四川作为农业大省,“三农”问题对于全省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四川理论经济学界经过数年探索,逐渐形成了“必须跳出农村看农村问题,通过城乡一体化破解‘三农’难题”的思路。成都市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举措,为后来统筹城乡改革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做出了有益的前期探索。
七、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术研究(2005—2012)
200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宏伟目标。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川经济学界以此为指导展开了学术研究、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观点创新,并紧密围绕四川经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极大地活跃了学术氛围,使全省理论经济学愈加富于生机、充满活力。
第一是围绕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了相关学术活动。如围绕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举行研讨会、座谈会、专题报告、专家讲演等。
第二是在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方面,推出了大量优秀成果。刘诗白2005年出版的新著《现代财富论》对现代社会财富的性质、结构、源泉和加快财富创造的经济机制和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强调科学知识在当代社会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强调市场机制是推动科学知识产品向物质生产转化的最有力机制。学术界普遍认为该书对劳动价值理论有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是为四川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对策的专题研讨活动蓬勃发展。分别举行了“推进四川新型工业化”“统筹四川区域经济发展”“全民创业”“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彝族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四川旅游”“构建和谐四川系列研讨”“三农问题”“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专题研讨,加强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为实现四川跨越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产生的成果也得到了党政领导的重视。
第四是积极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做贡献。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四川经济学界积极组织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为灾后重建提供对策建议,努力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贡献力量。上报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旅游业恢复重建若干难点问题的对策建议》和《在灾后重建“龙门山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的建议》两个专题报告。
在研究机构设置方面,2010年9月,西南财经大学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成为了学校的“学科特区”。研究院由学校直接领导,是开放式、非实体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研究院聘请了刘诗白、卫兴华、吴宣恭、何炼成、张卓元、赵人伟、黄范章、袁恩桢等著名经济学家出任高级学术顾问,并成立了由南开大学原副校长逄锦聚担任主任委员,由顾海良、洪银兴、刘伟、林岗、黄泰岩、张宇、刘灿、丁任重、杨继瑞、宋冬林、简新华、白永秀、史晋川、石磊、李萍、林木西、范从来、赵晓雷、黄少安等国内20位著名经济学家组成的院学术委员会。
此外,四川理论经济学界还积极组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申报和省社科规划课题的专项立项工作;参与评选社科优秀成果奖;参与开展城乡社科普及联动活动,如天府“人文讲坛”,而西南财大专门建有“光华论坛”。联合有关单位在为陈豹隐、汤象龙、彭迪先、林凌、刘诗白等经济学家祝寿之时举行其学术思想研讨会,让这些知名经济学家严谨的学风、精深的学术思想,在经济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发扬光大。积极推荐优秀人才。1999年到2005年,四川理论经济学界共评选出刘诗白、王叔云、林凌、杜肯堂、丁任重、杨继瑞、吴忠观、何泽云、张泽荣、赵国良、曾康霖、林义、杜受祜、陈永忠、刘灿、刘家强、王国清、李天德、侯水平、涂文涛、王裕国、卓志、胡小平、赵磊等20多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学术研究(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2年以来,四川理论经济学界紧密围绕这一时代使命,把加快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等问题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
在这一历史时期,四川理论经济学界产出了很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与政策研究》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问卷调查、案例访谈、实地勘探等方法,对全国和四川农村土地流转的若干重大问题及政策进行了专题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从立足国情,中国特色工业化的战略创新;立足可持续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立足信息化,新型工业化的内核;立足技术创新,新型工业化的原动力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中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政府与市场作用及其关系问题,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关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的新理论模型。《循环经济系统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和循环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从整体上构建了循环经济一般问题的求解框架,为各层面的循环经济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极具参考价值的循环经济工程化示范。《世界经济波动理论(第一卷)》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世界经济周期性与非周期性波动的生成机制、传导机制与国际协调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必将是世界经济发展与金融传导的一体化的结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创新性地研究了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框架、机制设计及关键政策问题,探索了中国创新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制度模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政策体系和框架。《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系统研究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体系及其实现问题。《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是一部系统梳理和总结金融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的金融思想学说史著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公民财产权利研究》立足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的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财产权利制度创新的理论框架。
2016年,刘诗白、林凌在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被授予“四川省社会科学杰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刘诗白荣获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刘诗白教授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产权理论、体制转轨和发展、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及现代财富理论乃至哲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诸多原创理论观点,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逻辑比较自洽、结构比较完整、能够自成一体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其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研究者。他发表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论文和专著,其一系列独到的见解被称为中国三大产权理论流派之一。1985年他在全国人大提出的建立货币委员会和1990年提出的“缓解市场疲软十策”等提案,引起了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采纳;1988年他提出银行企业化改革的设想已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他的部分成果获得了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吴玉章奖、四川省(1984、1986、1994、2005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央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论文奖。
在研究机构设置方面的重大事件是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设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在全国仅有的7家获此资格的高校和研究单位中,西南财经大学为中西部地区唯一一家。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益成分,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以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不断地进行理论观点、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和创新,不断产出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研究成果,不断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理论成果,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为不断开拓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