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主持艺术探究
——以富阳台获奖作品《玉兰凋谢,越音长存》为例
2019-02-20段岚
□段岚
广播具有接收终端便携性和伴随性等优势,目前依然是普及率很高的大众媒介。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的娱乐性、知识性和可听性都比较强,因此越来越受到听众朋友的喜爱。中国戏曲是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载体,具有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而广播则在传播戏曲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优势。为此,笔者结合《玉兰凋谢,越音长存》的创作实践,对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的主持艺术作一番探讨,认为广播戏曲专题节目要吸引听众,主持人就必须不断提升主持专业水平,加强综合艺术修养,重点可以在介绍代表曲目、讲述人物故事和追求音响效果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介绍代表曲目
“戏曲广播是传统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戏曲艺术在民间传承和发展的有力推手。”①作为传播载体,广播可以使戏曲让更多的人欣赏,并且能够通过专题节目给听众带来享受戏曲艺术的欢乐。当前,广播戏曲节目要大力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传播优秀经典曲目,突破传统戏曲舞台艺术局限,利用电波广泛普及戏曲文化,创新戏曲艺术形态。尤其是广播媒体可以发挥戏曲以唱夺人的优势,通过听众的随身收听使戏曲越发深入人心。因此,在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介绍好与人物有关的代表曲目,事关整档节目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越剧是我国的第二大剧种,起源于浙江嵊县,发展于上海,多年来,嵊县产生了多位越剧名家。但和老一代越剧名角不同,徐玉兰不是嵊县人,而是富阳新登人。2017年4月19日17点18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徐派小生创始人徐玉兰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为了纪念这位从家乡走出去的越剧大师,笔者创作并主持了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玉兰凋谢,越音长存》,节目开头就介绍了听众朋友都很熟悉的越剧唱段《(红楼梦之)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让听众重新回味徐玉兰扮演贾宝玉时那惟妙惟肖的角色形象。在这期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笔者一共向听众介绍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浮生六记》《是我错》《西园记》《追鱼》等徐玉兰演唱过的经典越剧片段,最后,节目在徐玉兰的越剧唱段《金玉良缘》中结束,以此来反映徐玉兰这位越剧大师的艺术成就,缅怀她走过的艺术人生。这期由笔者主持的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由于题材新鲜、内容充实、形式丰富,突出了思想性、艺术性和可听性,获得了2017年度杭州市广播电视文艺奖广播戏曲专题一等奖。
广播戏曲的美,也和舞台戏曲一样,不在于审美客体(广播戏曲),不在于审美主体(受众),而在于广播戏曲与编辑、听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审美关系中。②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的曲目大多来源于舞台演出的内容,只有根据广播媒介的传播特点,选择经典片段,迎合听众的欣赏习惯进行录音剪辑,才能达到戏曲艺术传播“1+1>2”的效果。
在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要介绍曲目就离不开人物,而对人物的采访则应该是访谈式的。交谈是人际交流中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广播主持人要多采用访谈型话语,通过与戏曲人物的话语交流来深化节目内容。在《玉兰凋谢,越音长存》这期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笔者对徐玉兰的生前采访是围绕她的代表曲目展开的,先后让徐玉兰回顾了从艺经历、跟随过的老师、演唱过的经典曲目等点点滴滴。这样的结构,叙事脉络清晰,可听性强,容易在听众中引发共鸣。
二、讲述人物故事
节目主持人是在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定节目情境中,以真实的个人身份和交谈性言语交际行为,通过直接平等的交流方式主导、推动节目进程,体现节目意图的人。③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以语言为主要载体,无法通过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来进行沟通。要让广播戏曲专题节目吸引听众,主持人就应该讲述动听的人物故事。
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的内容主要是反映戏曲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除了要选择能让听众关注的题材外,主持人还要用心讲好故事,以声音吸引人,以真情感动人。要让听众对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的人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主持人就必须通过形象的故事化叙述。在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玉兰凋谢,越音长存》中,笔者为了向听众讲好故事,不但播放徐玉兰生前的访谈录音,还采访了在越剧界有“老旦王”之誉的周宝奎,以及曾经担任过《红楼梦》《西园记》《追鱼》等越剧经典戏作曲工作的著名作曲家顾振霞,通过她们来述说与徐玉兰合作过多年的往事。
广播戏曲节目的传播形态既要大众化,又要生活化,这需要主持人具备准确完美并且个性鲜明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让故事好听,主持人就必须熟练掌握语言技巧,既要注重对细节的描述,又要进行形象化叙事。徐玉兰的表演富有激情,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俊逸潇洒、神采夺人的艺术魅力,但是广播对这些无法反映,只有用声音进行叙述。然而,徐玉兰扮演风流倜傥的角色独步戏坛、嗓音嘹亮,旋律常在中高音区进行,唱腔除了继承传统越剧老调之外,还广泛吸收了京剧、绍剧等剧种的成分,因此被称为徐派。这些内容则完全可以通过声音元素向听众朋友呈现。
为了讲好徐玉兰的人物故事,笔者还采访了著名作曲家顾振霞:“您是上海越剧团的老团长,而且还写了一本《徐玉兰唱腔集成》,对徐派唱腔是非常非常的有研究,今天我们请您给听众朋友介绍一下徐派唱腔的一些特色。”顾振霞说,她跟徐玉兰老师的合作有数十年,她认为徐玉兰老师既非常谦虚,又坚持追求创新,从不墨守成规,两人合作过的戏曲有《红楼梦》《追鱼》《北地王》《西园记》《关汉卿》等。顾振霞认为,越剧的唱腔一般都是比较平缓的,徐玉兰的曲调起伏就很大,像《红楼梦》里的金玉良缘这一段,一起调就是中音,后来升到高音,高音接着下来就是低音,一个起伏就13度。越剧腔一般是抒情的、柔和的。慢点比较能适应,一般的演员都可以,但是如果唱快了,就不能适应。但是徐老师的徐派唱法就不是,她在《关汉卿》里面有一段轻快板,一分钟可以达到300拍,速度非常快,口齿要非常清楚,而且是大段的。换气吸气用声都是很困难的,但她有这个功夫。顾振霞认为:“一个演员在台上,最重要的是要有激情,没有激情演不好。每一段表演,要用深深的激情,紧紧地抓住观众。徐老师充满着激情,她一到台上,整个舞台就都是她的。所以她的人物那么丰满,那么火辣。”
一般的戏曲故事是剖析全剧的剧情,而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的故事内容则多为介绍人物。但这同样需要主持人了解戏曲内容及其相关背景,否则就不能把故事讲得到位。在讲述戏曲人物故事尤其是戏曲名家的艺术经历时,主持人要多用通俗化的语言,少用专业性强的词汇。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要为听众讲好生动的故事,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戏曲知识,既要了解戏曲的流派、程式和代表人物,还要懂得各种戏曲的起源、发展和地域因素。广播戏曲专题节目还要追求时宜性,使节目内容更加生动鲜活、贴近生活。尤其是在讲述人物故事对一些情节的展开和细节的挖掘时,要能够创新节目的表现形态,在听众脑海里产生声音蒙太奇的效果。
三、追求音响效果
声音中的音响,是指除语言和音乐之外所有声音的统称。音响具有物理性、客观性、运动性、时间性和环境感。④近几年来,广播媒体对戏曲专题节目的音响效果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改进拾声工艺,改单声道为双声道,并逐渐发展到立体声、调频广播和高保真数字化,确保了广播戏曲节目音质的精美、纯净和悦耳。
在当前的一些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中,主持人同时又兼任编辑的角色。主持人要通过语言、旋律、音响的有机组合营造优美语境,把听众带入到节目的场景中,凸现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的艺术感染力,提高作品的可欣赏性。广播戏曲节目主持人既要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有戏曲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应的编辑能力,能利用多种声音元素立体化地主持和掌控节目。要增强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的传播力,主持人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听众的接受能力与审美习惯,在介绍代表曲目和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追求综合音响效果。通过选段剪辑、唱腔欣赏、重点解说等再创作手法,把播出节目打造成一个艺术整体。由于笔者主持的广播戏曲专题节目高度融合了欣赏性、知识性和艺术性,注重叙事性、真实性和情感性,因此在听众中影响比较大。
广播戏曲专题节目没有舞台空间,主要靠声音来营造美的时间。要以情动人,主持人就必须运用好多种听觉传播符号,让听众可以通过听觉产生一种立体化的审美感受。戏曲进入广播,使其摆脱了舞台传播的束缚。借助广播快捷地进行传播,使受众得以欣赏戏曲、获取信息、分享知识、参与讨论。这与以往只能通过舞台演出欣赏戏曲、接受戏曲信息的局面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也使戏曲产生了艺术形态上的变化。⑤主持和编辑广播戏曲专题节目,需要有声音想象力,能够对不同声音元素进行整体布局和有效组合,在凸显节目主题思想和人物个性的基础上,把握好曲目的风格特征和时代背景,布置好结构与层次,通过丰富的音响表现力来提升节目的传播力。
声音是广播的唯一传播符号,优秀的广播戏曲专题节目要余味悠长,让人过耳不忘,就必须充分发挥广播的媒介优势,激发目标听众的收听兴趣。既要通过有声语言播报,又要拓展听众的想象空间,让听众积极融入到作品之中去,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产生广泛的联想。因此,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主持人要充分运用声音手段,尤其是丰富的音响元素。
四、结语
广播没有图像和文字,只有声音,传播又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吸引听众离不开主持人的努力。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主持人更要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风格,既要具有丰富的戏曲知识,又要熟知目标听众的情感诉求,通过创新节目的主持形态来凸显自己的综合素质。广播戏曲专题节目无法改变戏曲的旋律,但可以用主持人的形象化解读来增强内容和相关人物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主持广播戏曲专题节目,主持人应该融入节目,能充分利用多种声音元素来增强节目的生动性。富阳台广播戏曲专题节目《玉兰凋谢,越音长存》,虽然获奖级别不是很高,但也许能为主持同类节目的主持人提供借鉴。
注释:
①黄武杰.借助“明星效应”扩大节目影响力——浅谈地方戏曲广播主持人的策划意识[J].视听,2016(3).
②董菁.提高审美观念办好戏曲广播——谈广播戏曲节目的和谐美[J].新闻爱好者,2005(5).
③应天常.节目主持人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7.
④豆丁网.广播编导基础[EB/OL].http://www.docin.com/p-281375138.html.
⑤袁博.用创新思维奏响广播戏曲艺术的时代乐章[J].当代戏剧,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