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究

2019-02-20

新农民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秸秆

邹 菊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板当镇农业服中心,贵州 紫云 550804)

0 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掠夺式生产,例如东北地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云南等地区的过度开垦田地等等,这种种现象都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土质退化,土壤的营养含量下降,黑土层变薄等问题,这对于农业生态系统来说影响非常严重。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可持续农业发展[1]。

1 保护性农业技术的价值

保护性农业技术主要是基于良性循环理念发展而成的、一种精耕细作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该种技术始终以生态农业打造为目标,实行轮作技术、地表翻新技术、作物秸秆覆盖技术,通过保护性耕作、少耕等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的养护,并通过人工培植的方式,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减少耕作环节,进一步提高整个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当中,应用这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还可以提高抗旱保墒能力,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土地的收益。

而且,从现实角度来看,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更少地发生土壤退化问题,综合提高粮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产量逐步提升。

2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优化农业覆盖技术

2.1.1 免耕覆盖

免耕覆盖是保护土壤当中水分含量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与传统的深耕方式相对比,这种免耕覆盖方式可以将水分的蒸发量,控制在20%以内。同时,应用这种免耕覆盖方式,地表的径流会显著的减少,土壤的蓄水能力可以超过120mm,这相当于传统的翻耕方式、深松方式、开水平沟等方式的六到七倍。

由于运用这种免耕覆盖方式,土壤当中的蓄水量增多,农作物种植在土壤之后,根系就会相对而言更加发达。从美国的农业实验可以看出,应用这种免耕覆盖方法,土壤的连续五年含水量测试量都超过了120mm,高粱产量提高了40%。

2.1.2 残茬覆盖

残茬覆盖方式也是进行农业覆盖优化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运用这种农业耕作技术,可以减轻耕地的水蚀和风蚀现象,保护土壤的营养成分以及水分,避免由于春天和冬天的水是风蚀现象,造成土壤营养流失,甚至是水土流失。

从我国内蒙古地区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每年由于风蚀现象带来的水土流失高达0.5 cm,运用这种残茬覆盖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土壤流失。

在我国东北地区,推行这种残茬覆盖方式之后,每公顷的玉米产量可以上升5%,不仅可以减少黑土的流失,培养土壤的肥力,还可以减少河流当中的泥沙含量,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减少泥沙对于河道的冲击,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通透程度[2]。

2.2 秸秆还田技术

2.2.1 减少大气污染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绿色资源,往往采用就地焚烧的形式,增加土壤当中的肥力。而实际上应用这种传统肥烧方式,不仅会造成土壤板结,生态平衡系统受到破坏,还会造成严重的秸秆儿资源浪费。秸秆还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利用这种方式,可以进行生物资源的转化。现代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是利用高性能打碎机,将秸秆进行粉碎,在还到土壤当中,运用这种方式,土壤当中宝贵的氮、磷、钾含量都可以得到提升,秸秆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避免了焚烧可以减少火灾现象的发生,提高对大气的保护程度。

2.2.2 增加有机质

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当中有机质的含量,秸秆作为一种有机肥应用在土壤当中,可以在冬天保护土壤的肥力,来年春天可以减少氮肥、磷肥的施洒,避免东北地区土层越来越薄、犁底层越来越厚土壤越来越板结的现象,增强土壤的活力。

2.3 创新农业发展制度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宣传以及制度建设。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发展的大国,农民习惯了用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种植方法去进行农作物的种植,改变不是容易的,因而各级农业部门以及农业技术站等等,要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方式以及人对人的宣传方式,加强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方面,可以印发相关的培训材料,通过农业当地的文化培训中心等等,对农民进行专项技术培训,鼓励农民与当地的农业技术站乡联系,发动种粮大户,科技大户,农机大户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动地参与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

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加强资金投入,做好农机具的配置工作,帮助农民学习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尤其是在春耕阶段,秋收阶段以及冬季越冬阶段,进行相应的农业政策补贴,鼓励农民应用先进工作技术进行工作。

3 结论

综上所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发展方向。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从发展的角度看待目前农业种植技术当中存在的不足,因而我们要加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进行保护性农业组织于保护性农业技术指导。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秸秆
腐植酸:盯住东北三省5650 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发力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宁夏保护性耕作的必要性及技术模式探讨
保护性开发利用高铝煤炭资源的必要性及相关建议
保护性耕作是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草地耕作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