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水稻培育壮秧技术

2019-02-20孟凡俊

新农民 2019年5期
关键词:晒种立枯病秧苗

孟凡俊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兴隆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长春 130500)

1 科学选种

(1)要选择适宜我市栽培的136~138d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中晚熟水稻品种为主,适当搭配140d左右的晚熟品种。

(2)质量要达到国标。如纯度、净度均在98%以上,发芽率90%以上,生命活力85%以上等等。

(3)品种不要太单一。

2 育苗前准备工作

一要早备土。最好在秋天将育苗土取回家,以免春天雨雪大不利于取土影响育苗工作。

二是坚持早扣棚。最好在3月中旬扣棚,一方面可有效提高地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壮秧及减少立枯病等水稻苗期病害的发生。

3 种子处理

(1)晒种:在播种前选择晴朗的天气,将种子拿到室外晒种1~2d,注意一定要平摊勤翻,防止弄破种壳。晒种有很多好处:第一,浸种前进行晒种,可以增加种皮的透性,增强呼吸强度,有利于贮藏过程中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除,也有利于氧气、水分等迅速进入种子内部,加速种子吸水过程,提高酶的活性,促进种子内部新陈代谢,增强种子的活力。所以,经过翻晒的种子比未晒的种子发芽率高,发芽势也强;第二,晒种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减轻由种子传播的某些病害的发生率。第三,晒种还可以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使种子干燥均匀,吸水快慢一致,发芽整齐。

(2)选种:于水稻前三片叶的影响主要来源于种子本身,所以水稻种子的饱满程度与水稻幼苗的生长密切相关,因此要培育壮秧,必须选用充实饱满的种子。通过盐水选种可以去瘪留饱,缩小种谷之间的质量差距,使其萌发整齐,苗体强健。选种的方法是:在浸种前用50kg水加10kg盐配成比重1.13的盐水进行选种,除去瘪粒和饱满的种子,然后用清水冲洗1-2次,以免影响发芽。

(3)浸种: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为了使水稻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以便萌发,并防止水稻恶苗病,要用咪鲜胺类药剂,浸种7~10d,注意在浸种这段时间内的积温要达到100度,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浸种时间过长,种子内一些可溶性营养成分会流失过多,造成种子芽势弱;浸种时间过短,种子吸水不足,造成出苗不齐、不全。而且浸种过程中一定要每天翻动一次,使种子吸水均匀,药剂防病效果良好。

(4)催芽:催芽播种,出苗快而整齐,可减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培育壮秧,防止烂种,提高成苗率。而不催芽的种子下地后,出苗相对要晚3~5d,并且苗严重不齐。其实催芽方法很简单,目前多为火炕催芽法。只要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芽的技术要领,并注意经常翻动种子,一般经过2~3d就可以出齐芽。高温破胸是指在30~32℃的高温下,使种子在1~2d内破胸露白;适温催芽是指种子破胸露白后,将温度降至25℃左右,经过12~14h,使芽长至0.2cm左右。注意催芽要做到快、齐、匀、壮。快是指要在3d内催好芽;齐是指芽长要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霉粒。

(5)拌种:药剂拌种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即在水稻播种前用甲霜灵类药剂进行均匀拌种,然后放到遮阴处阴干4~5h,待种子将药剂充分吸收后再进行播种。

4 适时播种

一要控制播量。注意播种时一定要做到稀播,因为播种密度过大,苗弱,易感立枯病,所以一定要注意播种密度,一定要稀播,每盘不能超过1俩湿种。

二要注意营养土量不要太大。现在的农户营养土用量都偏大,象今年春天温度较高的年份,就会出现药害,苗一簇簇颜色深绿不长,严重的插秧后都不爱长,影响水稻产量。一般大袋营养土要求300盘以上的,最好不能低于250盘,则在高温年份就会出现药害。

三是播种时间不要太早。在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播种,但也不要太早,以免坏种、烂种。我市最佳播种期是4月8~10日。播种早的要定期查看,如果发现有坏种、烂种的应及时毁种。

5 苗床管理

(1)及时揭膜注意烧苗。

在气候很不正常年份,播种后出齐苗前,如遇白天最高温度20以上,棚内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揭开地膜,并要进行小通风,以防烧苗、烧芽。

(2)已经出苗的棚要及时做好通风练苗工作。

一定要做到早通风,在水稻1叶1心期,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要及时进行通风,而且在不影响秧苗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大通风,保证棚内温度不能超过25℃,插秧前4d要完全揭膜通风炼苗。

(3)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尽量降低棚内湿度,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从播种到出苗,床面局部发干缺水时要及时浇水。2.5叶以后,随着棚内温度升高,秧苗需水量加大,要注意浇水。当早晨秧苗叶尖无露珠,中午叶片打卷时应及时进行浇水,防止高温晒死秧苗,而且浇水要一次性浇透,尽量减少浇水次数,而且要在早晚进行浇水,降低棚内湿度。

(4)及时做好水稻立枯病防治工作。

在稻苗1叶1心期用噁苗灵、霜枯净、枯必净、育苗专家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隔7d左右再喷一次,尽量降低棚内湿度。

(5)做好苗期“三带”工作。

一是带药。插秧前1~2d,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保证秧苗带药移栽到本田,防治本田潜叶蝇。

二是带菌。叶面喷施生物菌肥及生根粉等,有利于移栽后新根早生快发,缩短缓苗期。

三是带肥。送嫁肥”又叫“起身肥”,是秧苗临近移栽的一次追肥,一般在插秧前5d左右追施。这次施肥的目的是使秧苗移栽后能迅速返青。一般叶色不太黄的话,施硫酸铵50g/m2即可。生产实践证明,使用磷酸二铵比硫酸铵更好,每平方米追施二铵20~25g/m2追后用水洗苗,可壮苗促蘖。肥力高秧苗生长好的秧田也可不施“送嫁肥”,天气没有晴稳也不宜追肥。

猜你喜欢

晒种立枯病秧苗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低温烘干处理对早稻种子发芽的影响
农民
关于水稻种子大棚晒种可行性的探讨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浅谈水稻种子的处理技术
水稻立枯病防治技术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水稻育苗关键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