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代花果香坦洋工夫
——闽科红

2019-02-20

新农民 2019年5期
关键词:花果工夫鲜叶

张 燕

(福建省福安市社口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 福安 355015)

“坦洋工夫”源于福建省福安市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是福建省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相传于清咸丰,同治年间,由福安市坦洋村人试制成功,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坦洋工夫”茶以当地有性群体品种为原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亮,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传统的“坦洋工夫”红茶的出产技术主要包含鲜叶采摘,萎调,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为了传承“坦洋工夫”红茶的传统技艺,丰富“坦洋工夫”红茶的花色品种,近年来,随着品种结构调整,加工工艺融合,技术创新,设备提升等多因素的集聚效应,“坦洋工夫”红茶传承人特生产出有别于传统“坦洋工夫”品质特征的具有独特花果香的“坦洋工夫”红茶——“闽科红”。其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重实,色泽乌润,汤色橙红清澈明亮,香气馥郁,幽长持久,花果香显,滋味浓厚甜爽,深受市场认可。

“闽科红”主要采用金牡丹,金观音,紫玫瑰等茶树品种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经萎调,轻摇,揉捻,发酵,烘干等复合初制工艺及精制加工制成外形条索肥壮紧实重实,具有水蜜桃香,兰花香等独特花果香品质特征的工夫红茶产品。

1 鲜叶原料

鲜叶质量保持新鲜,无红变,无杂味,无污染。芽叶完整,色泽天然,鲜润,匀净。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小中开面二~四叶。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花果香红茶主要要求鲜叶有一定的完整度,因为茶叶的芳香物质主要存在于叶梗、叶脉中,完整的一芽三、四叶,在制作工艺过程中,叶片失水,回水均匀,香气显现度强,制成成茶粉末少,生产率高。采下的鲜叶要稍晾青,去除鲜叶的杂气。

2 初制工艺

鲜叶—萎调—轻摇—揉捻—发酵—烘干

(1)萎调:采用日光萎调,室内萎调,加温萎调或复式萎调等方法。萎调室要求地势凉爽,南北方向,四面通风,便于控制湿度和空气。最适宜温度为2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为70%。萎调至叶色转暗,失去光泽,叶质柔软,嫩梗折不断,青气消退,花香显现为适度,萎调叶减重率40%~45%。水分的控制是“闽科红”工夫红茶产生花果香的首要关键,在制作过程中,主要是“看青做青、看天气做青”,萎调的时间、次数完全靠当日采摘的鲜叶而定。在相对的情况下,金牡丹的萎调失水率要求会比金观音稍重,而紫玫瑰要求会比金牡丹稍重。水分过多则花果香不显,过少则成茶易破碎,不成形。

(2)轻摇:在萎调过程中,适当采用手工或机械力的作用使叶绿细胞轻微损伤,香气渐显的工艺。

萎调与轻摇交替进行,轻摇1~3次,转速10~15转/min。每次轻摇间隔1.5~2.5h。轻摇至香气渐显,便可继续萎调,让受伤失水的叶片重新回水,回水充分后再轻摇,轻摇后继续室内萎调至适度。

(3)揉捻:一般采用揉捻机。揉捻室温度一般要求20~24℃,相对湿度85%~90%。避开阳光直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揉捻应均匀充分。细胞破坏率较传统85%以上。茶汁溢出而不滴,使之条形紧结,成条率80%以上为适度。揉捻结束后进行解块。

(4)发酵:发酵室内温度24~28℃,相对湿度达90%以上。空气新鲜,易流通,使氧气供给充足。发酵时间3~4h。发酵适度的特征为叶色转为黄红色或鲜明的铜红色,青气消退,出现清新的花果香。“闽科红”红茶发酵程度比传统的工夫红茶稍偏轻。发酵率为80%左右,发酵过度则颜色过度色泽变黑,成茶滋味麻涩。

(5)烘干:“闽科红”工夫红茶宜采用自动化烘焙机械进行烘焙,以提高生产效率。初烘和复烘时的摊叶厚度、温度、时长可参考传统坦洋工夫的工艺略作调整。毛火120~130℃,摊叶厚度1.5~2.0cm,摊凉回水0.5~1h,厚度2~4cm,足火100~110℃,摊叶厚度2.5~3.0cm。烘至闻到有甘甜清香,干茶手捏有刺手感,毛茶含水率6%~7%为止。

3 精制工艺

筛分整形—拣别—拼配—匀堆—低温烘焙—包装装箱。在初制阶段结束后,应尽快使用拣梗机、筛分机等设备筛分整形剔除茶梗,在分级匀堆后,可用提香机设置80~90℃的温度,再一次烘焙1~2h进行成品装箱。“闽科红”的特殊工艺主要体现在采用手工焙笼烘焙提香,具体以果木炭为燃料用焙笼烘干。木炭料如有荔枝或龙眼炭和炭灰为最佳,炭灰一定要选已烧的统一灰白色的炭灰最好。用炭灰做窝,伏入已烧的通红木炭,用炭灰敷在木炭之上,以炭灰的厚度调节温度,温度一般100℃左右,下茶量是焙笼大小而定,3~4h烘焙一个批次。在烘焙过程中,每1h翻拌1次,每次翻拌时,焙笼须离开焙窟轻拿轻放,防止茶叶片末下落燃烧,使茶叶产生焦味,中间摊凉一次。

花果香“坦洋工夫”闽科红感官品质外形要紧结肥壮,乌油润,匀整,洁净。汤色橙红明艳清澈,香气馥郁幽长、持久,有特征花果香,滋味浓厚甜爽,醇和。叶底肥厚红匀软亮,理化指标水分<=7.0%,水浸出物>=30%,总灰分<=6.5%,粉末<=1.5%。

在现有的红茶市场中,销量最为畅销的是以金牡丹品种为首的“坦洋工夫”红茶,“金牡丹”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铁观音为母本,黄棪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法育成的一个优良茶树品种。其芽叶紫绿色,较肥壮,茸毛较少,节间短。用花果香“坦洋工夫”工艺制出来的金牡丹成茶,其香气馥郁幽长,滋味醇厚回甘,韵味显,花香高,特别是采用荔枝或龙眼炭和炭灰手工烘焙出来的成品,花果香明显,在市场上尤其受欢迎。

猜你喜欢

花果工夫鲜叶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卢龙县绿鑫苗木(花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柑桔花果期管理关键技术
“功夫”和“工夫”
噩梦牌闹钟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