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远方的“家”

2019-02-20一安

支点 2019年2期
关键词:客栈民宿生活

一安

“像当地人那样去生活”,这是民宿带给我们的诗意梦想。淡竹溪边,时光静默如斯,只有风掠过树叶沙沙声响和溪水叮咚畅快地穿越山间。

近10年来的出游,我都会选择民宿。在丽江古城的最顶端看过云海,在鼓浪屿上任海风穿越发间,在九份小城追逐“千与千寻”,在千年古都京都体味庄严的禅意……

斜阳藏袖,清风入怀,越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云之蓝、山之巅、湖之畔,让人能够一头扎进诗和远方的“家”,或许就是我们梦想中民宿的样子。

近来,电视上的慢综艺悄然兴起,《亲爱的客栈》里明星夫妻共同经营客栈的岁月静好,《向往的生活》里黄磊在山野间烹饪出野趣和童心。民宿已经越来越成为都市人生活的向往。慢慢地,民宿也成为拉动旅游地经济增长的一种全新方式。

关于民宿的起源,众说纷纭。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的西南部与中部地区的农家,为了增加收入,采用B&B(床和早餐)的经营方式接待游客。这种家庭式的招待,是英国最早的民宿。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夏季旅游胜地与冬季滑雪活动人潮汹涌,旅馆供给明显不足,开始出现农场旅舍等民宿。日本民宿发展鼎盛期,曾多达两万多家,但后来由于经济衰退一度没落,近年来再度呈复苏趋势,已趋向专业化经营。

中国台湾地区民宿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和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特色相融合的格局,带着地域特色的文化气息,散落在静谧安然的青山绿野间、潮起潮落的海岸旁,向游客传递着台湾人的浪漫情怀和脉脉温情。

早期的民宿经营,大多只是家庭的副业。随着民宿创造出来的商机凸显,一些投资者蜂拥而上。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在线短租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民宿市场交易规模达125.2亿元。然而,资本的聚集未必是一件好事。本是追求个性化、风格化、家庭化的民宿理念,被混乱的市场扰乱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安全隐患和卫生问题。随便挂上一块牌子,加一点噱头和营销,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网红店。

真正的民宿是什么样子呢?

在我的心中,民宿的设计理念可以很“大”,大到改造徽州老宅,修缮历史建筑;民宿的设计理念也可以很“小”,小到一串风铃,一把鸢尾,一张明信片,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而更重要的是,民宿的重点在于“民”,民宿主人与游客并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双方应该更像是朋友是家人。

我在台湾花莲旅行时,民宿老板担心我迷路,特地骑着摩托车一路护送。当时正值盛夏,烈日当头,我们沿着海边骑行,一路上老板向我介绍他大学毕业后在台北一家通讯公司上班,厌倦了朝九晚五的白领生活,于是来到花莲开了一家民宿,从选址到设计亲力亲为。经营民宿的这些年,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生很赚”。我回到武汉之后,我们还保持着邮件联系,每年生日都会收到他的问候与祝福。

在丽江住的客栈,主人是来自四川的一家三口。“80后”的小夫妻北漂10年之后租下了独栋小院,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装修、设计。他们的客栈地段不算好,离古城中心较远,爬山都要半小时才能到达。但是由于坐落在古城的最顶端,可以俯瞰万家灯火,于是在露天的平台上搭起了秋千,看云卷云舒,日出日落。每天出游归来,都会看到主人在院子里留一盏小灯,备一些夜宵,就像是家的味道。

都市人消费民宿,更多的是消费民宿传递的生活方式,在繁琐、芜杂、忙乱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释放和休憩,以及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和肯定。民宿经营者经营的也并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引领者和向导,让匆匆过客慕名而来,细细感受晴耕雨读的味道,寻找同自然身心交融的和谐。水乡、古宅、窄巷、青瓦、白墙、板桥、流水,每个地区的民宿业都体现着当地的地域特色。民宿追求的是情怀,情怀的本质是文化,而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

荷尔德林在《远景》中这样描绘远方:“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这美好的景象,高山流水般的情愫,保存在每一个追求诗意生活的人的心中。让我们保护这一份纯真吧。

猜你喜欢

客栈民宿生活
孪生院子民宿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