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风雷诺靠“电” 取暖

2019-02-20支点李文卉

支点 2019年2期
关键词:雷诺合资东风

《支点》记者 李文卉

想要后来居上,却面临比其他合资品牌更复杂、更困难的外部环境。

东风雷诺办公楼

2018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当支点财经记者来到位于武汉开发区黄金口产业园的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雷诺”)时,天空正飘起雪花。

这是时隔两年多的再次造访。

2016年春天,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合资车企之一,东风雷诺推出首款国产车型科雷嘉,记者曾参观当时刚投产不久的东风雷诺一期工厂——这里的制造工艺和品质排在雷诺全球工厂前列。

让人印象颇深的,是制造车间里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以及产业工人脸上的笑容。这些工人大多从职校毕业,在东风雷诺拿着一份高于当地本科生平均水平的薪水,对未来充满期待。两年多来,中国汽车市场风云变幻。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28年的增长,出现销量同比下滑,有人认为这是汽车业寒冬来临的标志。其中,作为过去10年汽车市场增长引擎的SUV车型,从当年6月起便开始连续负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几十家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过去几年间崛起,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领军企业已经开始交付,希望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作为法国雷诺在华布局的第一家工厂,东风雷诺如何研判中国汽车业的未来走势?目前已国产两款车型均为SUV的东风雷诺,要如何调整产品线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拥有120年历史、欧洲市场排名第二的雷诺品牌,要如何打破在中国市场相对小众的尴尬局面?对此,支点财经记者专访了东风雷诺副总裁洪浩。

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18年1-11月,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2532.52万台和2541.97万台,同比下降2.59%和1.65%。尽管还未披露全年具体数据,但2018年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已成事实,这也是过去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从2018年年中开始,汽车行业的走势开始出现拐点,不管是传统的金九银十,还是年底的反弹冲高景象,都没有出现,每月环比增速还在下滑。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行业发展的周期性,而并非趋势性的变化。”洪浩对支点财经记者说,即便出现了负增长,中国仍然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所以没必要过于悲观。

洪浩于2003年加入东风日产,曾在东风日产销售总部、售后服务部、启辰事业部担任要职,资历颇深,为东风日产初创期的发展贡献了不小力量。如今,东风日产累计产量达1000万台。

“我本人也正好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总量从300万台左右上升到接近2900万台的量级,而且连续十年位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的位置。应该说,过去十年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洪浩于2018年10月由东风日产调入东风雷诺。

洪浩认为,中国汽车市场下滑主要跟外部环境有关,比如宏观经济走势、中美贸易摩擦、关税政策对汽车行业成本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会对中国消费者的消费预期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他们出手的时间节点。”

东风雷诺副总裁洪浩

放眼大洋彼岸,美国车市在2017年便终结了“七连增”,未来一段时间,贸易政策可能会让美国市场雪上加霜;欧洲市场则因排放新规一夜入冬,2018年9月汽车销量甚至同比下滑23%,四季度也未见起色。

最大的三个区域市场告急,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全球车市一起“入冬”。

“中国汽车市场经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汽车消费会更受消费升级、结构性增长的影响。对汽车主机厂来说,在没有太多需求增量的情况下,我们会主要面临保有客户在增购、换购方面的竞争。”洪浩说,从政策上来讲,国家会进一步致力于改善宏观经济,包括如何更好地支持汽车行业发展。

最年轻合资车企在华五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汽车制造业开始尝试中外合资模式。

1984年,德国大众集团与上海市拖拉机汽车工业公司签订合营合同,共同组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各占50%。举国瞩目之下,上汽大众第一辆桑塔纳正式下线,成为那个时代的“汽车娇子”。

大众之后,德系、日系、韩系、美系等汽车巨头纷纷来华,短短几年时间,数十家合资车企诞生。

作为欧洲排名第一的汽车品牌,德国大众通过合资公司在华迅速打开市场,30多年来已累计交付超3000万台汽车,为母公司创造了丰厚利润。而作为欧洲第二大车企的法国雷诺,来华时间晚了整整30年。

2013年12月,雷诺公司与东风汽车集团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双方各持股50%,到2016年2月建成投产,东风雷诺仅历时两年便建成了包括整车、动力总成两大部分组成的综合性工厂。投产以来,东风雷诺已推出科雷嘉、科雷傲两款国产车型。

但汽车业总体形势不景气,东风雷诺的销量也并不太理想。2017年,东风雷诺曾实现年销量7.2万台,同比增长达140%。而根据东风汽车集团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前11个月,东风雷诺销量同比下滑。

分析认为,东风雷诺旗下仅有的两款SUV产品于2016年推出,遗憾错过了国内SUV市场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紧凑型SUV市场从蓝海转变为红海后,车型逐步增多,竞争相当惨烈,制约了东风雷诺的总体销量。

洪浩对此毫不避讳:“坦率来讲,销量并没有达到我们自己的目标,或者说,离外界对我们的期待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丝毫不悲观,并且相当自信。”

洪浩的自信来自东风雷诺的制造能力和产品布局。

“东风雷诺工厂的制造体系排在雷诺全球工厂前列,工艺非常成熟。从2019到2022年的这几年间,我们会陆续导入9款国产车型,其中包括3款新能源产品,涵盖中国车市主流细分市场,产品线会越来越齐全;从销售网络来讲,到2018年11月,东风雷诺的一级经销商数量达到195家,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的地级以上城市。”洪浩表示,雷诺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消费者的心态、观念都变得更加理性,东风雷诺想要后来者居上,势必面临比其他合资品牌更复杂、更困难的外部环境。

毫无疑问,外资品牌的进入,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汽车工业。与此同时,也给中国车企带来了“躺着赚钱”的机会,由于合资企业引进的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车型,很容易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参与合资的本土企业也便失去了技术研发的动力。

甚至有极端观点认为,合资车企在华近40年,中方并没有以市场换来技术,仅获得了生产制造能力。

当记者抛出这个质疑时,洪浩并不认同。

“汽车行业的复杂性,远超外界想象。一部车的零部件接近3万个,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工艺,比大家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包括雷诺在内的国际知名品牌,都经历了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的技术积淀与传承。在汽车这个特殊行业,中国人不能太急功近利,要讲工匠精神,尊重行业规律,更不能认为过去几十年的路走错了。”洪浩说,合资车企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研发团队、设计造型团队,这批人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生力军。

洪浩介绍,目前,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等优秀自主品牌里的中坚力量,绝大部分是从合资车企转型过去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跟合资品牌打下的基础密不可分。没有合资品牌的铺垫,就没有自主品牌的今天。”

决战新能源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19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汽车行业仍有可能是众多行业中的先行者。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发生较大调整。无论是合资公司股比限制取消、进口车关税下调,还是各项环保政策的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都释放着重要信号: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门将进一步被打开,竞争将更加充分与残酷。

从竞争形态上看,伴随能源革命、互联网企业的冲击,传统车企已经或主动、或被动地踏上转型征程。特别是在2018年行业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却一举突破百万大关,此消彼长之间,新能源趋势势不可挡。

在2018年秋天的广州车展上,德日车企已展现了全面拥抱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姿态。比如,大众汽车宣布在两年内投入40亿欧元,导入30款新能源车型,这意味着这个在中国市场影响力最大的外资品牌,已拿出足够的资源和诚意加入新能源大战。

自主品牌的发展更快。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一直以自主品牌为主,合资及进口品牌所占份额有限。2018年1-11月,除了2月、3月,其余月份自主品牌所占份额均超过90%,最高时达到95.6%。

东风雷诺当然不会错过这场“战争”。根据早前发布的“2022愿景”,东风雷诺将在4年之内导入9款国产车型,其中3款纯电动车将以每年一款的速度推出,最早的一款将在2019年下线发售。

不容忽视的是,在欧洲老家,雷诺品牌早就占据了电动车市场23%的份额,雷诺ZOE在2017年卖出了3.1万台,并连续三年成为欧洲最畅销的纯电动车型——雷诺在新能源上的实力可见一斑。

但雷诺作为一家在全球127个国家销量达到376万台的百年车企,在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却沦为“小众品牌”,年销量不超过10万台,这样的强反差足以让东风雷诺心有不甘。

洪浩向支点财经记者透露,2019年,东风雷诺会实施新的品牌战略,进一步探索更接地气的营销策略,重新定义产品定位、品牌主张、品牌口号,讲好雷诺品牌的中国故事。此前,东风雷诺已冠名2016-2021年武汉马拉松,雷诺也是目前唯一还在F1赛事上有车队的汽车主机品牌。

“目前50%的东风雷诺经销商,他们手上拥有的4S店数量不超过两个,实力不是很强。未来我们会通过‘保育箱计划’增强经销商网络能力,也力争把排名前100的经销商集团导入我们的销售网络中来。”洪浩说,到2022年,东风雷诺计划销量40万台。

另一个引发各方关注的点是,继东风雷诺之后,雷诺公司又相继跟华晨汽车、江铃汽车成立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兄弟的“降生”,对东风雷诺又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华晨雷诺还是江铃雷诺,都是东风雷诺的合作外方——雷诺公司在中国寻找的合作伙伴,我们表示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任何一个国际品牌,在中国有一个或者多个合作伙伴都很正常。产品线方面,几家公司应该是有差异的,比如华晨雷诺就更侧重新能源商用车的开发。”洪浩并不认为这几家公司会对东风雷诺有太大冲击。

对于眼下风头正劲的造车新势力,洪浩表示,未来3到5年,通过大浪淘沙,最终能存活少数几家造车新势力,而且他们并不是靠烧钱和资本运作就能活下来的,必须回归行业本质。

洪浩表示,东风雷诺要想在中国市场提升品牌力,必须保证核心技术领先、保持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准确预判,并以中国消费者的诉求作为主要出发点。

“要用打造百年老店的理念来做好产品,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有些事情可能是需要花上一生,甚至是几代人的心血去打造的,你就必须得沉下心来。”洪浩说。

猜你喜欢

雷诺合资东风
东风Honda全新XR-V
合资卖油怎么才不亏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合资股份买卖潮来临
缤越:合资SUV的克星
雷诺EZ-PR0概念车
雷诺EZ-Ultimo概念车
雷诺日产冲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