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培训教育之探讨
2019-02-19索朗曲珍
摘 要:众所周知,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同时,信息化技术高速迅猛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创新,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为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得生活与工作的部分事项一旦脱离计算机信息技术便举步维艰。因此,计算机基础培训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成了各高校重点教学课程。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培训;计算机教学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大学开设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与全国设立计算机二级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关内容。
一、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
(一)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加
在传统的大学生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并不能直接接触到教学的相关资料、文献、或其他重要信息,需要教师提供,这阻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另外,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积极的主动地位,学生扮演着被动的角色,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而且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成熟的网络技术,增加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答案,解决相应的疑问。
(二)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无论是在传统的义务教育教学中,或是大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不强烈,尚未觉醒,主体作用的发挥自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整体处于被网络包围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教师的教学环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除此之外,互联网的普及实现了丰富的资源共享,学生可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或网络课程进行自主的学习。并且可在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后通过网上的试题或实验操作验证计算机基础原理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對于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微课有机结合,打造智慧课堂。
(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教学内容较单一,通常以教材知识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缺乏课外知识的拓展。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较为传统单一,教师依照教材编排讲述基础知识,进行操作示范,而后学生开始模仿教师的操作进行上机操作,最终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笔者认为,上述的教学方式过于程序化,并未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陷入一种难以跳脱的死循环。然而在现代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日益丰富,充满趣味性。
(四)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更加多样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与覆盖应用,教育领域也逐渐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网络媒体设备与技术。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 有效提升网络环境中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 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结构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在初中或高中阶段接触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了解些许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然而,绝大部分的学生人为计算机基础教学十分的枯燥乏味,经过初中、高中的浅薄接触已经对此门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消除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偏见,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基础学习的重要性,利用趣味教学方法诱导学生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教师可综合考虑教学目标、现有的教学条件与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利用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上选择、学习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将网络上的知识与教材中的知识有机结合,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结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
(二) 教师应当采用多元教学法
由于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利用网络技术与学生进行突破空间局限的实时对话,及时为学生解决疑问。这对于初次接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学生有着重要意义,若教师能在学生感到疑惑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使学生茅塞顿开,这无疑是对学生的巨大鼓励,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可通过网络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依据学生基础知识层次的不同进行针对性教学,为不同基础的同学安排不同的任务,从而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消除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偏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要任务,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卿桐.互联网+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与时俱进[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32).
[2]王天顺.面向学生需求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度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51).
[3]张兴竹,钱林红.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研究[J].文山学院学报,2017(06).
作者简介:
索朗曲珍,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佛学院(西藏藏学研究中心)。